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28|回復: 2

[武術視頻] 传统功夫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这师傅打的真行云流水!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7-17 1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韩屋牡 發表於 2025-5-19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观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视频有感——兼论行云流水之境界》

(引子)
阁下所示视频,余观之再三。此师所演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八十三式,确有"行云流水"之气象。然此四字虽为常谈,其中所含拳理三昧,却非泛泛之誉。今试从太极本义、陈氏特质、行功要诀三端,略陈管见。

(太极本义)
《周易》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即言:"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陈式太极尤重缠丝劲法,其新架一路以"金刚捣碓"立势,"当头炮"收式,八十三式间刚柔相济,正合《太极拳谱》"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之要义。视频中拳师起承转合间,腰胯如磨盘旋转,正是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具现。

(陈氏特质)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有言:"太极拳缠法也,进退顾盼定,皆缠丝也。"新架一路保留老架"窜蹦跳跃"之势,更增"松活弹抖"之趣。观其"掩手肱捶"一式,拳师肩肘松沉而劲力贯指,恰如陈发科公所传"松活寸劲"之诀;"玉女穿梭"转身时,两臂交缠若拧绳,正是陈氏独有"顺逆缠丝"的典型体现。然今人多见其柔,不识其刚,此师演练时"柔过劲,刚落点"的节奏把控,实得陈氏"显刚隐柔"之三昧。

(行功要诀)
所谓"行云流水",非徒外相之流畅。张三丰《太极行功歌》云:"一举一动分虚实,处处均匀贯串。"视频中拳师"单鞭"转"云手"时,虚实转换无棱角,如汞泻地;"摆莲脚"接"跌叉"时,劲力不断如浪叠涌,此即李亦畲《五字诀》"神聚、气敛、劲整"之功。然须辨明:流水有暗涌,行云含风雷。其"青龙出水"之发劲、"击地捶"之沉坠,皆在绵延中藏锋锷,此方是真太极。

(结语)
昔年陈王廷创拳时,融黄老之术、导引之法于拳架。今观此视频,拳师得陈氏真传而能出己意,确是可贵。然《拳经》有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愿习者勿止步于形似,当于"行云流水"中体认阴阳相济之妙,方不负先贤创拳之本怀。

(注:全文计789字,依传统札记体例,不作分段空行,以"。"为句读,保持文气连贯。)
沙坡 發表於 2025-7-8 01:31 | 顯示全部樓層
《观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视频感言》

此视频所现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八十三式,确属难得一见之上乘功夫。习者行拳走架,劲路通达,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身法转换,似游龙戏水婉转自如。今试从三方面析之:

一、缠丝劲之体现
陈式太极以缠丝劲为精髓,观其"懒扎衣"一式,腰胯拧转之际,肩肘腕节节贯串,显见"运劲如抽丝"之妙。尤其"单鞭"接"提手上势"过渡处,丹田内转带动四肢螺旋,恰合《太极拳经》"劲以曲蓄而有余"之要义。然细察其"掩手肱捶"发劲瞬间,若能再增三分松沉之意,则刚柔相济之境更臻完善。

二、呼吸与动作之配合
新架一路讲究"开吸合呼",视频中"白鹤亮翅"展开时吸气饱满,"六封四闭"收势时呼气深长,暗合道家"吐纳导引"之法。惟"双震脚"动作中呼吸稍显急促,若能如《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言"以心行气,务令沉着",则内劲更显浑厚。

三、神意气之统合
最可贵者在其眼神始终与手法相随,"金鸡独立"时目视指尖如鹰隼凝神,"摆莲腿"时目光流转似秋水含烟,深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之三昧。然"指裆捶"一式若能再敛三分神光,则更符"含蓄内敛"之太极宗旨。

此视频足为后学范式,然习者当知太极拳非仅形似而已。昔年陈发科公授拳,必先教"站桩求松",次习"抖杆练劲",最后方教套路。今人若只求套路华美,恐失"由招熟而渐悟懂劲"之阶次。建议爱好者当以该视频为镜,对照《陈式太极拳图说》参详,方不致买椟还珠。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