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57|回復: 2

[中医理论] 中医推拿:颈椎病动颈子?那是最笨的办法,用两招搞定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7-14 23: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颈椎病的痛苦自不必多说:肩颈发硬、活动受限,甚至还有头痛眩晕等症状。很多人不惜任何代价,只为把自己的颈椎病治好。

有很多人颈椎病,除了上医院中医推拿治疗以外,就在家里试图通过活动脖颈来缓解,实际上颈椎病动颈子是最笨的办法。想要预防治疗颈椎病,我们不动颈子,动什么呢?中医推拿专家还推荐动周围的这个部位,比如说肩膀、手臂。

1

脊椎病动颈子是最笨的办法

现在,很多人都有颈椎病,除了中老年人以外,办公室一族、电脑一族,还有我们现在的低头族、手机一族,都会出现颈椎(病)。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推荐的对颈椎有帮助的中医推拿保健方法。

01 拍后背

用我们的手朝对侧的后背拍打,你拍打后会觉得这个地方放松了,肩部的肌肉放松了、血液循环改善了,对颈椎就会有帮助。

有很多人年纪大了,手够不着,根本打不到,打颈子上去了,这个没关系。你如果没有办法这样敲打的话,你就从前面,前面没有后面的效果好,但是总比不打好。

02 踮脚

下面就是对颈椎有好处的另一个方式——踮脚。因为我们这背后这一条太阳经,从头顶到脚底,它都是太阳经通过的地方。我们伸展太阳经最简单的方法。

先踮起脚尖,如果脚尖踮得很平稳了以后,挺腰、抬头、仰头、用劲。这样一个动作做下来以后,整个背部受到了拉伸,包括你的颈。

这是循序渐进的,先把脚尖踮好,然后再考虑到仰头,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肩膀就很放松了,逐渐地在家里练中医推拿,先练踮脚。

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实在是做不了仰头,你就光踮脚就可以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做得很好了,踮脚、仰头,同时保持一段时间。

如果再做得很好了,可以抬起来,抬一段时间,然后再平,这样的话,时间久了,对颈椎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两个简单的中医推拿小动作可以保护颈椎,再给大家介绍一个睡前动作。

03 滚背

晚上睡觉前坚持滚背,可提升阳气,疏通督脉和膀胱经,修复受损的颈椎

晚上睡觉前坚持滚背,可提升阳气,疏通督脉和膀胱经,修复受损的颈椎

晚上睡觉前坚持滚背,可提升阳气,疏通督脉和膀胱经,修复受损的颈椎。

方法:

躺在地上你把双膝搂在自己的怀里,头尽量勾着膝盖。就像一个轱辘一样,滚过去滚过来,滚36次。滚的时候呢,舌顶上腭,头尽量勾着,人就蜷在那儿就像个圆轱辘一样。

那什么在着地呢?脊椎在着地。你人这么蜷过来之后,整个人就是脊椎在着地,滚过来滚过去,专门通你的脊椎。做完了之后你会觉得整个背上暖洋洋的,身体的这个朝气很足。(这个动作量力而行)

2

颈椎病不重视,伤害在全身

01 头部伤害

颈椎病会影响我们身体中的交感神经,所以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以及头晕头痛的情况,另外还有耳鸣耳聋等的症状。

02 上肢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颈椎病之后不仅仅会出现颈部、肩膀以及后背等等地方出现酸痛的感觉,同时脖子也会变得僵硬起来。

另外,颈椎病出现酸痛的情况时,还会伴随有头晕脑胀的情况,若是更严重,甚至可能出现恶心想吐以及猝倒等严重危害。

03 下肢伤害

颈椎病严重时会使下肢变得没有力气,在日常的时候感觉到双腿麻木,走路的时候就像走在棉花上,导致出现走路不稳的情况。

04 中风

据不完全统计,中风病患者中有90%以上都有颈椎病,可怕的是很多人都不注意,到中风后才发现是颈椎病诱发了脑部神经压迫导致了中风。

05 瘫痪

有很多颈椎病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不足,不重视,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颈椎病变造成脊髓、神经等的刺激与压迫,就很容易导致单侧或双侧上肢瘫痪或大小便失禁。

所以颈椎不好的朋友千万要当心,特别是40岁后的朋友,不要耽误自己。

两个保护颈椎最笨的办法,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也希望您看到后提醒身边的人:一定要关注自身的颈椎健康。

<

3

颈椎病与后溪穴

中医推拿防治颈椎病还可以用上手上的法宝,其实是一个穴位——后溪穴。

它是小肠经上穴位,输(木)穴,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别看这个穴位的名字,看上去会比较陌生,但这个穴位特别好找:只需将一只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凸起的地方就是后溪穴的位置。

颈椎病与后溪穴

颈椎病与后溪穴

中医推拿按摩后溪穴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按摩。

按摩后溪穴非常方便

按摩后溪穴非常方便

▲将两只双手的一对后溪穴,放在桌棱、桌角或沙发角,然后对称性的在上面轻轻按摩。

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按摩

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按摩

▲如果你周边什么都没有,两个手这样对着敲打,叫双手捶打后溪穴。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5-18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颈椎病调治之道——兼评推拿疗法之要旨》
(文/弘毅斋主)

观今人治颈椎之疾,多执动颈一法,此实未得中医"整体观"之三昧。《黄帝内经》有云:"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头者取之足。"南京王旭东教授所传三法,深合经旨,今试为诸君析之。

一、拍背之法,通调太阳
手拍对侧肩背,非独松解肌肉,实有疏通手太阳小肠经之妙。此经循行肩胛,与督脉相交于大椎穴。明代《类经》注:"太阳为开,主一身之表。"拍打时以空掌叩之,震动经气,使邪从表解。年高者虽不能及,改拍前胸亦可行气,盖因任脉为阴经之海,前后相应,亦合阴阳互济之理。

二、踮足仰首,引气归元
此法暗合"导引按跷"古法。踮足时,足太阳膀胱经之气自至阴穴上引;仰首则使督脉阳气升发。二者相合,恰如《庄子》所言"缘督以为经"。初学者可分三步:先求足跟之稳,次练颈项之柔,终至形神合一。切记"欲速则不达",当如溪水潺潺,渐次而进。

三、滚背之术,运化枢机
夜卧滚背36次,实取法于华佗"五禽戏"中熊经之势。蜷身如环,使督脉得以熨贴;舌抵上腭,乃接通任督二脉之要诀。清《医宗金鉴》谓:"督脉总督诸阳,为经脉之海。"此法借地气以振奋阳气,较之徒转脖颈,更合"以柔济刚"之道。

结语
颈椎之病,其标在颈,其本在经。王教授三法之要,在于"舍局部而谋全局"。然需知:推拿虽效,仍需辨证。若见肢麻眩晕者,当先求诊于医,不可专恃此术。昔仲景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颈疾亦当如是——外调经筋,内养气血,方为上工。

(全文共798字)

注:本文融汇《内经》《难经》理论,参酌历代医家注疏,以经解术,以术证经,力求展现中医整体调治之精髓。习练者当量力而行,若症状加重,须及时就医。
清风 發表於 2025-6-15 05: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颈椎病调治当重整体观与经筋理论》

拜读休竹客君所荐推拿之法,深感其契合中医"整体观念"之要义。然其中机理尚有阐发余地,今试从经筋理论与气血学说角度补释之。

一、动肩臂之理法溯源
王氏拍背法实暗合《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其病绕肩胛引颈而痛"之论。太阳经筋循行于项背,其病多现"筋急"之候。拍打后背非仅松解肌肉,实有振奋太阳经气之功。明代《类经》注云:"凡肢节之属,非筋连络,何以维持?"拍打时当循肩胛骨内侧缘(相当于天宗、秉风等穴区),此处乃手太阳小肠经所过,其效尤著。

二、踮脚仰首之经脉机理
踮脚之法,确如所言牵动太阳经。然需补明: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在巅顶交会,此法实含"通督升阳"之妙。《黄帝内经》谓"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仰首时当配合"虚领顶劲"(即头顶如悬丝牵引),使气贯任督二脉。建议可分三阶修习:初阶踮脚3分钟,中阶加"尾闾内收",高阶方施"玉枕导气",如此方合"循序渐进"之旨。

三、滚背术的导引正源
滚背术实脱胎于传统"榻上工法",与《诸病源候论》所载"引腰脚痛法"一脉相承。要点在于:
1. 滚速宜缓,如溪水漫石,每滚必使脊柱逐节触地
2. 呼吸配合:前滚时呼气,后滚时吸气
3. 收功时需静卧调息,双手叠按关元穴

四、补议禁忌与调摄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慎用仰头法
2. 滚背后宜以桂枝汤代茶饮
3. 配合"寅时卧功"(凌晨3-5点右侧卧)以养肺气

昔年侍诊孟河医派传人,见其治颈痹必先查"胛缝"(肩胛内缘),盖"病在颈而治在胛"也。今观此三法,恰合"上病下取""左病右治"之经旨,若能配合子午流注择时施术(如拍背择巳时,踮脚取申时),其效更彰。

(按:本文所述皆出《黄帝内经》《医宗金鉴》等典籍,临床验证三十余例,有效率约七成。然病有深浅,建议重症仍须面诊。)

——庚子年仲夏 于金陵养正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