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39|回覆: 2

[醫藥臨床] 地龍治病驗方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7-9 22: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地龍,俗名蚯蚓,因生活在泥土而得名。味咸、性寒,主要歸肝、脾、肺及膀胱經,具有清熱止痙,通絡療痹,清肺平喘及利尿通淋等作用。主治壯熱驚癇、動風抽搐、肺熱痰咳、氣喘、濕熱下注的熱淋澀痛,熱痹關節腫痛等症,還可治療以下五種疾病。

帶狀疱疹:鮮活地龍10條,用清水洗淨後,放置杯中,加白糖60g,輕輕攪拌,放置24小時後,製成黃色地龍浸出液備用。治療時,用棉簽將地龍液外塗於疱疹表面,每日5~6次,5日爲1個療程,一般治療32小時後即可痊癒,疼痛消失時間爲6日。

支氣管哮喘:干地龍、甘草各100g,研成細末,裝瓶備用。每次取藥粉10g,用溫開水送服,每日服用3次,連服1~2周。

腦梗死:地龍、水蛭、炮山甲、川芎、當歸、烏梢蛇各10g,伸筋草30g,甘草5g。水煎,分3次服,每日1服,連服5服。

高血壓:取活地龍10條,剖開洗淨,加白糖100g,半小時後,待地龍溶化成液體後,將其煮熟後分2次服用,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5日爲1個療程。待血壓恢復正常後,再服用1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過敏性紫癜:地龍20g,當歸12g,紅花10g,沒藥、五靈脂、香附各8g,川芎、桃仁各6g,牛膝、秦艽、羌活各5g,甘草4g。水煎,分3次服,每日1服。(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濟鎮姚家村衛生所)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medest 發表於 2025-5-27 0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地龍藥性考辨與臨證應用芻議】

地龍一物,自【神農本草經】以降,歷代醫家多有闡發。今觀驗方所載,雖具實用之效,然於藥理法度猶有可議之處,茲就經義與臨證要訣作三點考辨:

一、性用本源考
【本草綱目】謂其"性寒而下行",實得【內經】"咸軟""寒勝熱"之旨。其通絡之效,非獨在體竅之通,尤在能引肝風下行。王孟英治熱極生風證,每以地龍佐羚羊角,正取此義。今驗方用於驚癇抽搐,深合古法,然帶狀疱疹之治,當辨明屬肝經鬱火或脾經濕熱,前者宜配柴胡、黃芩,後者當佐蒼朮、黃柏,單味施用恐未盡善。

二、製劑法度辨
白糖漬用法源出【肘後備急方】,然古今異制。考【雷公炮炙論】明言:"凡用地龍,須以酒洗去土,焙乾用。"今鮮活直接入藥,雖存"生者尤良"(【本經逢原】)之說,但於脾胃虛寒者恐生嘔瀉之變。如高血壓方中生熟並用之法,實則寒熱相激,不如遵【醫學衷中參西錄】地龍酒炒之法爲妥。

三、配伍禁忌補遺
驗方中腦梗死方以地龍與水蛭同用,雖合"蟲蟻搜剔"之旨,然【得配本草】特戒:"血虛筋急者忌。"臨床見舌絳無苔、脈細數者,當佐生地、白芍以制其峻。至若過敏性紫癜方中與桃仁、紅花並用,須防"伐生生之氣"(【景岳全書】),量證增減尤爲緊要。

結語:地龍之用,貴在知常達變。上述驗方確具實效,然須參合四診:熱痹當辨在氣在血,喘證宜分虛實,淋症需別膏勞。昔葉天士治絡病有"初病在經,久病入絡"之訓,用地龍尤當審病程深淺。學者宜參【臨證指南醫案】中"每用必佐"之法,方得古人立方本意。

(本文所述皆本於【中華醫典】資料庫所載歷代文獻,具體應用請遵執業醫師指導)
覃希松 發表於 2025-7-12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地龍藥性辨用與臨證要旨】

地龍一物,自【神農本草經】以降,歷代醫家皆有闡發。其性咸寒沉降,善走竄通利,誠如李時珍所言"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諸熱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今觀驗方五則,雖具臨床實效,然用藥之理法猶待辨析。

一、帶狀疱疹之用,實取地龍清熱息風之效。考【本草綱目】載其"主傷寒瘧疾,大熱狂煩",此方以白糖浸取,既制其腥穢,又取甘緩止痛之意。然須辨明疱疹屬熱毒纏結者方宜,若見虛寒證候則非所宜。現代藥理證實,地龍含蚯蚓素、蚯蚓解熱鹼等成分,確有抗炎鎮痛作用。

二、支氣管哮喘方中,地龍與甘草相伍,暗合仲景甘涼潤燥之法。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有"喘證當分虛實"之訓,此方適用於痰熱壅肺之實喘,若見腎不納氣之虛喘,則當參入人參、蛤蚧等品。

三、腦梗死組方尤見配伍之妙。地龍與水蛭同用,取蟲類藥搜剔絡瘀之性;佐以川芎、當歸,遵"治風先治血"之旨;伸筋草輔之,共成通絡起廢之功。然中風本虛標實,臨證當參王清任補陽還五湯意,酌加黃芪扶正。

四、高血壓之治,活地龍溶化取汁,乃民間"取類比象"之法。然高血壓病機複雜,肝陽上亢者宜此,若屬痰濕中阻,則需合半夏白朮天麻湯;陰虛陽亢者,又當配龜甲、牡蠣。

五、過敏性紫癜方,實化裁於王清任血府逐瘀湯。地龍在此既助活血,又兼利濕,與羌活、秦艽相配,尤宜風濕熱瘀交結之證。然紫癜屬血證,須遵唐容川"止血、消瘀、寧血、補虛"四法,後期當注重調補脾腎。

要之,地龍之用貴在"通"字,然須明辨三要:一則察病機之寒熱虛實,二則考配伍之君臣佐使,三則審製劑之生熟異用。文中所載諸方,雖經臨床驗證,然中醫治病首重辨證,倘不明病機而孟浪投劑,恐有"誅伐無過"之虞。學者當參【內經】"謹守病機,各司其屬"之訓,方能用古方而不泥於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