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51|回復: 2

老年人最怕什么?阿尔茨海默病

[複製鏈接]
药膳门 發表於 2018-7-9 22: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慢慢地忘记了很多事、很多人,甚至连最牵挂的儿女、最熟悉的回家路都不记得了,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要问老年人最怕什么?大多数人可能会告诉你同一个答案,那就是——阿尔茨海默病。也有人管这种病叫老年痴呆症。

要问老年人最怕什么?

要问老年人最怕什么?

因为这种疾病可能会让你认不出一生中至亲至爱的人,甚至是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

电视剧〖嘿,老头!〗里李雪健饰演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

『宁得癌症也不要老年痴呆症!』2015年奥斯卡获奖电影〖依然爱丽丝〗主角甚至发出了这样的哀鸣!

也有人管这种病叫老年痴呆症

也有人管这种病叫老年痴呆症

奥斯卡金像奖电影〖依然爱丽丝〗女主患上老年痴呆症

其实,不止影视作品里,现实生活中患上该病的也不少。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患者500万人之多,占世界总病例数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中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随着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11.4%。我国每年有50万名走失老人,其中多数患有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

精打细算的婆婆最近买菜忘记找钱

家住湖北武汉的陈婆婆(化姓)今年66岁,一向过日子精打细算,去菜场买菜总要和小贩讨价还价。三个月前,她觉得自己反应『慢半拍』,有时买了菜忘记找钱,更有几次连菜也不拿,给完钱就走了。老伴和子女觉得陈婆婆年纪大了,忘记事情很正常,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陈婆婆做了几十年饭,烧得一手好菜,但半个月前开始,家人觉得陈婆婆的菜越做越难吃,不是太咸就是太酸,陈婆婆自己也很纳闷:做菜的方法步骤和过去一样,怎么就不好吃了。

上周,老伴趁陈婆婆做午饭时偷偷在一旁观察,发现她在锅里加了一勺盐后转身去做其他的事情,两分钟后竟然又向锅里加了一勺盐。老伴立刻问:『你怎么又加了一勺盐?刚才不是加过了吗?』陈婆婆缓过神来说:『我不记得刚才加过盐了。我刚才有加过吗?』

前日,陈婆婆在老伴的陪同下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记忆门诊』,经过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的检查,被诊断患有老年痴呆,且发展到中期。

患者往往一查出就到中晚期

这位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介绍,专业的『记忆门诊』能明确诊断并治疗这类疾病,最大限度『抢救』老人的生活质量。武汉市中心医院2015年开设『记忆门诊』以来,来就诊的老年患者有多达三成的人被查出有认知功能障碍,而且一查就是中晚期。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记得我爱你:及早诊断,生命延展』。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记忆力减退是人体衰老的信号,这常常被老人自己和家人误认为是人老了的『正常』表现。很多老人往往是出现明显的老年痴呆症状,且一些行为举止让家人感到担忧,甚至无法忍受后才来就医,而此时早已错过了早期治疗期。

专家强调:并非每个患者在早期都表现出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症状,关注老年人生活细节,了解该病早期十大症状,有助于家属识别病情,并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并非每个患者在早期都表现出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症状

并非每个患者在早期都表现出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症状

老年痴呆早期的十大症状

老年痴呆早期的十大症状

老年痴呆早期的十大症状

1、记忆丧失: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症状,常逐步丧失记忆,因此很难发现。

2、家务障碍:倾向于简单重复,或突然忘记为什么要做手头正在做的事。

3、定时和定位障碍:不清楚当前的时间和位置。

4、人格改变:没有明确原因地沮丧、烦恼、恐惧或急躁。

5、问题解决障碍:过去很容易回答的问题现在却难以回答。

6、图像和空间障碍:失去空间立体感,对镜中的镜像很迷惑。

7、语言障碍:很多患者只是偶然出现语言错误,所以不易被察觉。

8、判断力障碍:缺乏自主判断。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如轻易给很多钱。

9、社交障碍:对于和他人打交道缺乏兴趣,拒绝群体活动。

10、放错东西:不记得东西放哪里,常以为丢了或被偷了。

当家中65岁以上老人出现一个或多个上述症状,请引起重视,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老年痴呆与正常衰老的区别

正常人的大脑也会衰老,但患者的脑细胞死亡得更多,超出了正常范围。除此之外,正常衰老的健忘,可以通过提示、暗示回想起来,而痴呆症患者在记忆丧失的同时,大脑『信息库』再也储存不进新的信息,因此即使经过提示、暗示,忘记的东西都是记不起来。

另外,正常衰老很少出现语言、空间、情感障碍,而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空间能力很差,有的时候买菜会迷路,病情初期会缄默、淡漠,不愿意说话,晚期则往往变得兴奋暴躁。

正常人的大脑也会衰老

正常人的大脑也会衰老

[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1、减少糖、盐、油的摄入量。

2、少饮或不饮烈性酒。

3、常吃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

4、常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比如海带、红腐乳、大白菜和萝卜等。

5、吃饭要吃七分饱,这样不但能预防老年痴呆,还能很好地保护消化系统。

6、勤动脑,经常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

7、不要吸烟。

8、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9、吃东西时要多咀嚼。

10、尽量不使用铝制的炊具和餐具,以减少铝的摄入量。

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最后,再送给大家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做的养身方法:手指小体操,坚持锻炼能预防老年痴呆,健康伴随你!

手指小体操

手指小体操

动作二

动作二

动作三

动作三

动作四

动作四

动作五

动作五

动作六

动作六

动作七

动作七

动作八

动作八

动作九

动作九

这么简单实用的锻炼方法赶紧伸出手动起来吧

叶住秒 發表於 2025-7-15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阿尔茨海默病之防患与养心之道》

休竹客君所论老年畏惮阿尔茨海默病之状,诚为当今老龄化社会之切要议题。此疾古称"健忘""呆病",《黄帝内经》已有"上虚下实,其人善忘"之载,然今世医学昌明,吾辈当以传统医道结合现代科学,明其理而治其本。

一、病机探微:神失所养之由
此病非独脑髓空虚使然,实与五脏失和相关。《千金要方》云:"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心力渐退。"今观患者500万之众,恰印证"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素问》)之训。其病初现如陈婆婆买菜忘找、重复加盐,正是肾精亏耗、心脾两虚之候。盖肾主髓通脑,脾统气血,心主神明,三脏失调则灵机失用。

二、防患未然:三才养生之法
1. 养身:当效法孙思邈"常欲小劳"之诫,习五禽戏、八段锦以通经脉。饮食宜遵《饮膳正要》"五谷为养"之道,多食核桃、黑芝麻等益肾之物。
2. 养心:苏轼《养老篇》言"安心是药更无方",老人当习书画、琴棋以怡情。临床常见勤于翰墨者,脑络通畅,少有呆病之患。
3. 养德:《论语》载"仁者寿",保持社会交往,教导子孙,可使心神得养。武汉记忆门诊案例显示,独居寡老者发病率倍于和睦之家。

三、既病防变:医养结合之策
1. 早诊早治:如陈婆婆重复加盐即当就医,莫如帖中所述"不觉得是问题"。现代医学结合中医辨证,早期干预可延缓病程。
2. 传统药石:酌情选用孔圣枕中丹、还少丹等古方,配合现代疗法。然须遵医嘱,切忌偏信偏方。
3. 情志疗法:《养老奉亲书》强调"顺其志意",家人当如《嘿,老头!》剧中子女,以耐心陪伴唤醒记忆。

结语:
阿尔茨海默病虽可畏,然非不可御。《周易》云:"君子以恐惧修省。"吾辈当秉"治未病"之智,既重现代医学筛查,复修传统养生之道,使老者得享"形与神俱"(《素问》)之天年。休竹客君此帖,实为暮鼓晨钟,唤醒世人重视此疾,功德无量。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7-22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阿尔茨海默病之防患与养心之道》

拜读休竹客君论老年痴呆之帖,深感此疾实为暮年大患。今不揣浅陋,谨就传统医学与养生之道略陈管见。

一、正名溯源
此疾西医谓之"阿尔茨海默病",而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早有"健忘""呆病"之载。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详述:"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渐至健忘。"古人将认知衰退归因于"髓海不足"(《灵枢·海论》),与今之脑神经退行说暗合。

二、防患未然
《千金要方》强调"上医治未病",预防之道有三:
1. 养心调神:当效法《庄子》"坐忘"之境,保持心境澄明。宋代邵雍《击壤集》云:"心安身自安",老人尤需戒除忧思过度。
2. 饮食有节:《养老奉亲书》载"食治方"三十余种,推荐核桃、黑芝麻等益智食材,与现代研究不谋而合。
3. 导引养生:华佗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导引术,能通经活络,促进气血上荣于脑。

三、既病调摄
若已现征兆,当遵《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
1. 记忆训练:可习《千字文》《百家姓》等蒙学典籍,既温故知新,又得文化滋养。
2. 音乐疗法:《乐记》言"乐行而伦清",琴瑟之音能调和阴阳。临床证明,传统五音疗法确有安神之效。
3. 亲情疗法:《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家人陪伴实为良药。剧中李雪健所饰角色,正示现亲情疗愈之力。

四、文化反思
此疾之所以可畏,不仅在于生理病痛,更因其消解人之为人的文化属性。《论语》载"父母唯其疾之忧",今当反求诸己:现代生活节奏是否加速了"髓海"枯竭?电子媒介是否替代了本真的记忆传承?

结语:
《周易》有言"君子以恐惧修省"。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既需现代医学之精准,更当汲取传统养生智慧。老子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晚年若能恬淡自守,或可远此痼疾。愿天下长者皆得颐养天年,神智清明如初。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