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6|回覆: 1

[醫藥臨床] 癰病伴糖尿病及腎性高血壓治驗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7-9 21: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王某,男,66歲。患者因『雙膝關節及右小腿疼痛腫脹1周』於2017年11月14日在我科室住院治療。訴1周前因糖尿病、高血壓在當地診所行針刺療法,治療後出現雙膝關節及右小腿疼痛症狀,伴有紅腫,不能下床活動。症狀進行性加重,故來我院就診。入院時症見雙膝關節及右小腿疼痛,呈脹、灼痛感,自覺發熱、無汗,口乾,乏力,燒心、反酸、腹脹,納眠差,小便正常,大便2~3日1行。心肺腹查體未見明顯陽性體徵,雙膝關節腫脹,壓痛,浮髕征陽性,右小腿中段內側可見紅腫區,右小腿腫脹明顯,皮溫高,右下肢末梢血運及皮膚感覺正常。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診斷:1.癰病火毒(雙下肢感染、雙膝骨關節炎)。2.消渴病。3.慢性腎功能不全性高血壓病。加強抗感染、營養支持療法,改善患者體質,積極治療相關併發症;病情平穩後,於2017年11月23日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右小腿膿腫切開引流、雙膝關節置管沖洗手術』,右小腿分別行4處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筋膜層,直達病灶,流出約500ml爛壞肉樣膿液,深筋膜大片壞死,小腿三頭肌部分壞死,以雙氧水、生理鹽水、甲硝唑等反覆沖洗,碘伏液浸泡並清理壞死組織後,切口內填塞紗布條引流。雙膝關節行甲硝唑、慶大黴素生理鹽水反覆沖洗引流。術後膿液細菌培養顯示為金葡菌。給以利奈唑胺、苯唑西林納、左氧氟沙星三聯抗生素治療,控制血糖,同時積極治療相關併發症如發熱等。

2017年11月24日診:根據患者舌淡紅,苔白,脈弦細,考慮為術後正氣虧虛、邪氣稍弱,給以扶正托毒法,口服托裏消毒散:炙黃芪15g,黨參10g,茯苓10g,麩炒白朮10g,當歸10g,炒白芍10g,川芎10g,金銀花30g,桔梗10g,白芷5g,皂角刺5g,蒲公英30g,甘草5g。水煎服,日1劑。術後積極換藥,更換小腿切口內引流紗布條,雙膝關節沖洗引流1周後拔除沖洗管,引流管再置放1日後拔除;患者經治療,仍偶有夜間低熱。

2017年12月5日診:在上方基礎上,增加黃芪量至30g,黨參15g,炒白芍15g,增加連翹15g,黃芩10g。繼續服用。

2017年12月18日診:患者雙膝關節腫脹明顯減輕,右小腿切口內肉芽生長良好,未見明顯膿液排出,但患者時有雙小腿腓腸肌抽搐。舌淡,苔白,左脈弦實,右脈虛細。考慮病在半表半裏,癰疽切開後氣陰虧虛、筋脈收引導致抽搐疼痛,給以小柴胡合芍藥甘草湯加減法:白芍60g,甘草30g,黨參30g,北柴胡9g,黃芩12g,桂枝6g,大棗15g,生薑9g。水煎服,日1劑。服用2劑,效果欠佳,再次詳考舌脈:舌淡胖,苔黃,左脈弦,右寸脈細,關脈弱,以黃芪代黨參,增加黃精、玉竹滋養肺胃之陰,增加蒲公英以清熱解毒:白芍30g,甘草10g,黃芪60g,北柴胡9g,黃芩12g,桂枝10g,大棗15g,生薑6g,酒黃精12g,玉竹10g,蒲公英15g。水煎服,日1劑。經用藥,患者抽搐症狀明顯減輕。

2017年12月25日診:患者諸症減輕,雙下肢康復鍛煉仍乏力,活動痛,給以益氣養血藥:黨參10g,麩炒白朮10g,茯苓10g,當歸10g,熟地10g,炒白芍10g,炒棗仁15g,茵陳10g,升麻5g,醋五味子5g,砂仁5g,黃芪30g,炙甘草5g。水煎服,日1劑。

2017年12月28日診:在腰麻下再次行右小腿壞死組織清理,並閉合切口。經換藥並積極治療,2018年1月12日行切口拆線,癒合良好,感染控制。在我院繼續康復鍛煉並治療膝骨性關節炎,雙膝關節屈伸活動仍有功能限制,1月30日辦理出院手續。術後隨訪3個月,感染未再復發。

按:外源性雙膝化膿性感染、小腿肌間感染、蜂窩織炎在當今臨床上較為罕見,但患者在當地診所因針刺治療導致金葡菌嚴重感染,考慮是與針具不潔、消毒措施不嚴格有很大關係。該患者既往多種內科疾病纏身,入院後積極治療,在能耐受手術的前提下,儘早給以手術治療,排盡膿液,毒去新生,這是治療的關鍵。中醫藥的積極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體質,通過整體觀辨證處方,能積極治療相關併發症,收到良好的效果。(馮宇 山東省菏澤市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黃果冶 發表於 2025-5-24 19:43 | 顯示全部樓層
【癰疽並發消渴、腎風治驗析微】

王某案乃本虛標實之典型,其病機可溯至【靈樞·癰疽】"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不行"之論。患者年逾六旬,消渴日久,腎氣已衰,復因外治失當,致火毒壅滯成癰。今就診療關鍵析之如次:

一、病機三層析
1. 標急在火毒:金葡菌感染致筋膜潰爛,正合【醫宗金鑒】"癰疽原是火毒生"之訓。其灼痛、皮溫高乃陽明經熱外發,然無汗、口乾又示邪熱內郁,此即劉完素"玄府閉塞"之變。
2. 本虛在氣陰:脈弦細而舌淡紅,顯見李東垣所謂"脾胃氣虛,陰火上行"之候。消渴日久耗氣,腎風(高血壓腎損)暗損真陰,遂成"至虛有盛候"之局。
3. 樞機不利:術後寒熱往來、腓腸肌攣急,恰應【傷寒論】"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之少陽病機。

二、治法次第觀
首診以托裏消毒散為基,深得陳實功"補益氣血以助其潰"之要。方中:
芪、參、術、苓建中州以資化源,取"養正積自除"義
歸、芍、芎調肝血,合皂角刺"透膿托毒"
銀、蒲、桔梗乃"火郁發之"之妙用

二診增芪至30g,更入連翹、黃芩,暗合王洪緒【外科證治全生集】"陽和通腠,解毒為務"之法。至三診見筋攣,轉投芍甘湯合小柴胡:
白芍60g配甘草30g,效法仲景"腳攣急者,作芍藥甘草湯與之"
柴胡樞轉少陽,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傷寒論】230條)

三、臨證啟微
1. 托補時機:膿腫切開後三日即投補托,較【外科正宗】"膿成方補"更為積極,此現代抗感染技術支持下的變法。
2. 量效關係:芍藥用至60g解痙,實承【本草正義】"芍藥專治攣急"之說,然需佐甘草防酸寒傷胃。
3. 整體調攝:始終以控制血糖、血壓為基,體現張錫純"消渴兼證,當以治本為急"之訓。

此案啟示:癰疽重症須辨"毒-虛-樞"三維病機,現代清創術與經方運用可相得益彰。患者終得顯效,實乃中西治法各展所長之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