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81|回覆: 2

[武術視頻] 八卦掌為什麼不能實戰,老前輩說出真正的原因!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6-23 13: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董所 發表於 2025-5-13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八卦掌實戰效能之古今辨正】

觀今人質疑八卦掌之實戰性,余不禁喟然。此問非獨關武技,實涉傳統武術承續之根本。八卦掌自董海川公傳世以來,以"走轉換掌"為綱,其技擊理念本與戰場搏殺、江湖防身同源,何言不能實戰?然今之現象,確有緣由,試析如下:

一、傳承體系之嬗變
八卦掌原為"游身連環"之術,其核心在"三盤九節"的整勁運用與"七十二暗腿"的隱蔽發力。老輩習武者必經"三年轉掌"築基,以"趟泥步"練就下盤如犁,復以"八大掌"化勁於無形。今之教學多求速成,學者未得"龍形猴相"之身法,先習繁複套路,猶如未固根基而築危樓。程廷華公曾言:"掌法不在多,一式精熟可勝百招虛。"今人恰恰失此精要。

二、訓練方法之異化
傳統八卦掌講究"打樁必見響,走圈必帶風",其"單換掌"一式便含劈、鑽、崩、炮四勁。當代演練者多囿於表演性"轉掌",忽視"鷹翻熊膀"的貼身靠打訓練。李存義【拳術教範】載,八卦實戰需"以步奪位,以掌為槍",今人卻多將"走圈"誤解為避戰,殊不知此乃"以圓破直"的戰術位移。昔年孫祿堂與韓慕俠較技,八卦步法配合"挑掌如刀",三招即分勝負,此即明證。

三、競技環境之局限
現代搏擊規則強調"有效打擊點數",而八卦掌殺招如"葉底藏花""青龍探爪",皆屬反關節與短勁透打,在競技中反成"違規動作"。尹福公曾示:"八卦之妙,在於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此即"避正打斜"的戰術思維,與擂台直線攻防體系確有齟齬。然觀民國時期天津國術館記載,八卦高手在無規則較技中,其"冷脆勁"常令西洋力士折腕,足證非技法之弊,實應用場景之異。

結語
八卦掌之實戰效能,非在技法本身,而在傳承者能否"守經達變"。昔年郭雲深"半步崩拳打天下",馬貴"單掌開碑",皆印證傳統武術"一式精絕"的實戰哲學。今人若欲重振八卦雄風,當回歸"走轉如磨刀,出手似閃電"的古訓,兼融現代體能訓練,方能在當代格鬥語境中再現"游身八卦"之真義。

(全文798字)
q985065752 發表於 2025-7-8 18:4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八卦掌實戰效能之辨正】

近見坊間熱議"八卦掌不能實戰"之說,竊以為此論有失偏頗,未得武學三昧。八卦掌作為內家拳三大宗派之一,其技擊體系本自【周易】"剛柔相摩,八卦相盪"之理,豈可以一時表象輕斷其用?今試從拳理傳承、訓練體系、實戰條件三端析之。

一、拳理傳承之真諦
八卦掌祖師董海川公融【易】理於拳法,其【轉掌歌訣】云:"混元一氣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此拳以趟泥步為基,講究"走轉換掌如龍游",其技擊核心在於"以動制靜,以圓破直"。今人常見表演套路之圓轉,便誤以為此拳僅重身形,殊不知"單換掌"一式中即含七種攻防變化,老輩所謂"一掌生八手"正是此意。民國時期"眼鏡程"程廷華於北京力戰數十名持械匪徒,足證其技擊之效。

二、訓練體系之斷層
今之詬病八卦掌者,多因未見其完整訓練次第。傳統訓練必經"定架子-活架子-變架子"三階,而當代教學多止於定架。昔年李存義傳人需在八根竹竿間穿行三年,練就"步如趟泥,掌似刀鐮"之功。今人既無"轉掌三千遍"的苦功,又缺"九宮樁"的應變訓練,如同學書未破"永字八法"而妄議書法,豈非本末倒置?

三、實戰條件之異變
八卦掌本為清代侍衛所創,其"脫身換影"之法專克長兵,在巷道環境中尤見其妙。現代擂台規則限制纏鬥時間、禁用反關節技,恰如令書法家以硬筆競毛筆之神韻。觀日本武者松田隆智記載,上世紀三十年代八卦掌傳人吳峻山猶能以"青龍探爪"一式連敗日本劍道高手,此等實戰記錄豈容忽視?

結語
【周易·繫辭】言:"變通者,趣時者也。"八卦掌之實戰效能,非在拳種本身,而在傳習者能否"因敵變化示神奇"。今人若只學其形不研其理,如買櫝還珠;若以現代體育標準苛責傳統武學,更是緣木求魚。所謂"不能實戰"之論,實為訓練不徹、傳承不全之果,非拳法之過也。學者當以"守經達權"之心,參詳三盤功法,方得遊刃有餘之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