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96|回复: 1

[医药临床] 松叶外用治常见病

[复制链接]
中医药报5版 发表于 2018-6-2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松叶又叫松针、松毛,为松科植物马尾松、云南松、红松、华山松等的松叶。中医认为松叶可作药用,主要有祛风活血、除湿止痛、解毒止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松叶有镇痛、解热、抗炎、抗病毒等功效。临床发现,松叶内服外用皆可,治病广泛。下面主要介绍几个松叶外治方治疗常见疾病。

风寒痹证:新鲜松叶适量,用清水洗净,拌入米醋(用量以拌后不滴水为宜),用纱布包好放入瓷盆或盘中,上锅蒸热,取出趁热熏蒸患处,待凉,至皮肤能耐受时熨帖患处,上覆一小棉絮保温,使微出汗。每日1~2次,7天1个疗程。

痛风:鲜松针200g,加水煎煮后捞出叶子,将痛风发病部位浸泡在40℃左右的汤液中。每次2~3次。

风湿腰痛:松叶适量,水煎,熏洗患处,连洗数次,可治风湿腰痛、风湿萎痹、风湿疮等。

盆腔炎:松针500g,煎水取液倒入浴盆,将小腹、腰部用松针水熏洗和浸泡,每日数次。

带状疱疹:鲜松叶200g,放在蒜臼内捣烂,用生鸡蛋清调为糊状,抹在患处,干后揭掉,复抹。一般1小时后可止痛,12小时后症状消失。可连用3天,愈后多不会留下瘢痕。

顽癣:松毛(炒黑)30g,轻粉、樟脑各9g,研末。皮肤湿则直接干掺,干燥则用油调搽。如极痒者,可用米醋调敷。本方也治冻疮。

阴囊湿痒:鲜松叶250g,煎汤。温水频频浸洗患部,1日2次,连用3天。

冻疮:鲜松针1大把,煎水洗患处,每日2次,可治未溃之冻疮。

湿疹、瘙痒等:鲜松叶煎汤熏洗,连洗数次,可治湿疹、皮肤瘙痒等。

钩虫病:松针适量,水煎成浓汁,在赤足下田前,擦足及小腿处。可预防钩虫病。

牙龈肿痛:松针50g,精盐5g,酒100ml,水500ml。共煎取液,频频含嗽。

牙周病:松针30g,加500ml,水煎煮剩一半,待其温,以消毒脱脂棉蘸取汁液,擦洗患部。对口腔溃疡也有效。(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郝岢 发表于 2025-4-9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松叶外治法临床应用刍议》

松叶入药,源远流长。《本草纲目》载其"苦温无毒,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诚为祛风除湿之良品。今观蒲君所述外治诸法,深合传统医理,且与现代药理研究相印证,兹就临床应用要点略陈管见。

一、辨证施治乃根本
松叶性温味苦,尤擅祛风除湿。然外治之法,尤当审证求因。如治风寒痹证,辅以米醋蒸熨,盖取醋性酸收,能引药入络;治带状疱疹配蛋清调敷,乃借其清凉润泽之性制火毒。若湿热蕴结之证,则需配伍黄柏等苦寒之品,不可执一而论。

二、制剂讲究见真章
鲜品捣敷宜现制现用,保留挥发成分;煎汤熏洗需武火急煎,文火久熬则芳香尽失。观顽癣方中松毛炒黑存性,轻粉、樟脑相佐,正合"湿者燥之,痒者止之"之旨。冻疮未溃用鲜松针煎洗,取其温通之性,若已溃破则当易为收敛之剂。

三、用法精微关疗效
熏蒸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痛风浸泡保持40℃恒温,此《外台秘要》"汤熨之法,热不得过四十三度"之遗意。湿疹熏洗后当以软巾蘸干,不可用力擦拭;牙龈肿痛含漱需"食顷三吐",使药力持续作用。至若预防钩虫,擦药后须保持药膜完整,方显"治未病"之妙。

四、禁忌不可轻忽
松叶虽平和,然血虚风燥者慎用,皮肤溃烂处忌敷。带状疱疹初起毒盛时,单用恐力有不逮;盆腔炎急性发作期,当配合内治。昔贤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用药亦当遵循君臣佐使,必要时可配艾叶、苍术等增强疗效。

今人研究证实,松叶含挥发油、黄酮等成分,确有抗炎镇痛之效。然传统用法之妙,在于"外治必如内治",明阴阳、识脏腑、辨经络,方能奏效。诸方虽验,仍当遵循"三因制宜"原则,辨证而施,方不负先贤遗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