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4|回復: 1

[医药临床] 补益心脾治脑瘤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6-21 09: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颅内肿瘤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成人脑实质肿瘤大多为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及听神经瘤等。继发性脑瘤多在肿瘤晚期,经血性转移,其原发癌多为肺癌、乳腺癌及肾癌。脑瘤属于中医厥逆、头风、头痛的范畴。当脑瘤膨胀性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占据较大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会引发颅内压升高,临床表现相应的症状,压迫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引起相应局部的定位性病变,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国内外治疗颅内肿瘤的方法虽多,但大多难以达到临床治愈。因此,很多患者在经过西医手术放化疗之后,就诊于中医。朱丹溪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且『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显然是宿痰凝聚于颅内,且高锦庭(江苏无锡人,所著〖疡科心得集〗分上、中、下三卷,102论,另有方汇202首,家用膏丹丸散方58首,为中医外科一代佳作。)说:『癌病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笔者有幸跟师孙桂芝学习,并采用其补益心脾、祛瘀散结的方法治疗脑瘤,疗效较佳,现总结如下:

典型案例

赵某某,男,56岁,工人,于2005年10月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即去当地医院就诊,经CT示左脑胶质瘤,并于2005年11月在某肿瘤医院行γ-刀治疗,病情好转。于2006年3月就诊中医。刻诊见:头痛时作,无呕吐,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纳差便溏,四肢无力,夜寐不宁,面色苍白无华,舌淡胖有齿痕有瘀斑,苔白,脉弱无力。

诊断:脑瘤(心脾两虚,瘀血内阻)。

治则:补益心脾,祛瘀散结。

方药:人参归脾汤加味:生晒参10g,白术10g,黄芪30g,远志10g,茯苓10g,当归10g,炒枣仁15g,龙眼肉10g,柴胡5g,升麻3g,仙鹤草30g,蜈蚣1条,鳖甲10g,土鳖虫10g,桔梗5g,山慈菇15g,生麦芽15g,白英15g,白花蛇舌草15g,升麻3g,柴胡6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5天。

二诊:纳食增加,夜寐安,右侧肢体活动欠利,舌淡有瘀点,苔白,脉细。原方加菖蒲10g,川芎10g。同时给予加味西黄丸0.5g,1日2次。食欲增加。

三诊:给予榄香烯600mg,静点,日1次。配合中药健脾益肾方:太子参15g,白术10g,女贞子15g,土茯苓15g,仙鹤草15g,淡竹茹10g,清半夏10g,穿山甲10g,鳖甲10g,九香虫10g,山慈菇15g,白英15g,白花蛇舌草15g,焦三仙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续用药3周,右侧肢体活动较前好转,胃纳比以前好转,精神佳。带汤药和加味西黄丸回家,在家期间病情稳定不变,体重增加,精神体力明显好转。2006年10月随访,可从事较轻的家务劳动。

按:导师孙桂芝教授根据古人『脑瘤者,痰瘀交阻或气血郁结皆有之』『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的理论论述,又虚心向他人学习变通,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把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根据来诊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治疗用药上,从调补肝肾治起,以平肝祛痰息风,补肾健脑,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之法,取中药升降沉浮,使用对药,调节机体升清降浊之功能,从而使药归经入脑,顺利通过血脑屏障,沿经络直达病灶,使药入有门,病出有路。(王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名老中医诊疗中心孙桂芝工作室)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莫火坐 發表於 2025-7-5 11:50 | 顯示全部樓層
《补益心脾法辨治脑瘤刍议》

脑瘤一证,古医籍虽无专名,然稽考《灵枢·厥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之论,与今之脑瘤证候颇相契合。细究此案,医者深得丹溪"痰瘀互结"之旨,复参高秉钧《疡科心得集》"癌非正气所结"之论,融汇孙桂芝教授临床心法,其辨证用药颇具章法,值得深入探讨。

一、病机阐微
本案患者头痛伴肢体不遂,显系"痰瘀上蒙清窍"之候。然细察其舌淡胖有齿痕、脉弱无力等症,实为心脾两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医宗必读》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患者术后出现纳差便溏、面色无华等症,正是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之明证。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心气不足则血行迟滞,终致痰瘀胶结颅脑。

二、方药解析
首诊以归脾汤为君,妙在三点:其一,参、芪、术、苓重建中州,遵李东垣"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之训;其二,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暗合"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之旨;其三,佐蜈蚣、土鳖虫等虫类药,取叶桂"久病入络"之说,峻药缓攻。尤值称道者,方中柴胡、升麻用量精巧,既升清阳,又防助火,深得"治上焦如羽"之妙。

三、治法次第
医者治疗层次分明:首重补益心脾以固根本,继佐祛瘀散结以消癥积,终用健脾益肾以资化源。此正合《内经》"治病必求于本"之旨。二诊加菖蒲、川芎,取"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之意;三诊转健脾益肾,暗合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思。其配伍西黄丸、榄香烯等现代制剂,体现"衷中参西"之智慧。

四、临证启示
1. 脑瘤辨治当分标本:标实者化痰祛瘀为先,本虚者补益心脾为要
2. 虫类药运用宜慎:本案蜈蚣仅用1条,佐以大枣调和,深谙"峻药缓攻"之道
3. 术后调护关键:当重视"脾为后天之本",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结语:此案示人以"扶正祛邪"之法度,其辨证之精当、用药之层次,堪为中医辨治脑瘤之范式。然需申明,中医治疗当与现代医学协同,患者宜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综合调治,方为上策。
顾查卒 發表於 2025-7-8 09:21 | 顯示全部樓層
《从痰瘀论治脑瘤的理法方药刍议》

脑瘤一症,诚如帖中所论,当属中医"头风""头痛"范畴。然细究其本,实与"痰瘀互结"病机密切相关。朱丹溪"痰块论"与高锦庭"癌病三浊说",恰为脑瘤辨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今就补益心脾法治脑瘤之理法,略陈管见。

一、痰瘀为标,正虚为本
《疡科心得集》所言"五脏瘀血、浊气、痰滞",实点明脑瘤形成为"本虚标实"之候。脾为生痰之源,心主血脉运行,心脾两虚则痰瘀内生,随经上逆,结于髓海。观此例患者舌淡胖有齿痕、脉弱无力,显见心脾阳虚;而瘀斑显露、肢体不利,又示瘀阻经络。孙桂芝先生以归脾汤为底方,正合《内经》"治病必求于本"之旨。

二、组方精要解析
方中参、芪、术、苓健脾益气,佐升麻、柴胡升举清阳,暗合东垣"脾胃论"思想。尤妙在配伍蜈蚣、土鳖虫等虫类药,既取叶天士"久病入络"之意,又承仲景抵当汤法。更佐白英、蛇舌草解毒抗癌,体现"扶正祛邪"的配伍智慧。二诊加菖蒲开窍、川芎行血,三诊转健脾益肾,皆示"随证转方"的辨证精髓。

三、治疗层次启示
此案治疗呈现清晰三阶:
1. 急则治标:首诊侧重化痰瘀、通经络
2. 缓则治本:二诊加强气血运行
3. 固本培元:三诊转向脾肾双补
此等治法,与《医宗金鉴》"初用攻伐,中兼和解,末宜补益"的治瘤原则若合符节。

四、临证要点提示
1. 虫类药用量宜慎,中病即止
2. 升麻、柴胡用量需严格把控(原方升麻重复出现当为笔误)
3. 榄香烯静脉用药需辨证属气滞血瘀型为妥

结语:
脑瘤治疗当遵"衰其大半而止"之训,补益心脾法适用于术后虚损或放化疗后气血两伤者。然若见颅内压急剧升高,又当急则治标,不可拘泥补益。吾辈临证,贵在融会贯通,使古法今用,方不负先贤遗训。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