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0|回复: 2

[医药临床] 治中耳炎验方

[复制链接]
中医药报5版 发表于 2018-6-1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内服方:柴胡、葛根、丝瓜络、石菖蒲、丹参各15g,醋制香附、川芎、通草、全蝎、白芷各12g,茯苓3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五倍子适量,焙存性,研细末,贮存密封瓷瓶内。用时取药少许吹耳,每日2次,连用1周后可获显效。(韦良渠)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古筝 发表于 2025-4-12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外合治中耳炎方药浅析》

韦良渠先生所载治中耳炎验方,深合中医"内外兼治"之旨,其组方思路颇具章法,今试析其理路如次:

内服方以"通窍化瘀、疏肝利湿"为纲。方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契合《内经》"少阳主枢"之论,耳窍属少阳经所过,肝郁化火常为耳疾诱因。葛根升阳通窍,白芷芳香上达,合石菖蒲"通九窍"之功,共成开闭之效。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暗合"久病入络"之训;茯苓、通草淡渗利湿,针对耳窍湿浊停滞病机。尤妙在全蝎一味,既善通络,又能解毒,为风药中之峻剂。全方配伍疏泄而不伤正,升散中佐以降浊,深得"和法"三昧。

外用五倍子方尤见巧思。此药酸涩收敛,《本草纲目》谓其"治聤耳出脓",焙存性后更增收湿敛疮之效。其用法承袭传统"吹耳"古法,使药力直达病所。现代研究证实其所含鞣酸确有抑菌消炎作用,与内服方形成"标本兼顾"之势。

此验方之妙,在于三方面契合:
一者,内外治法形成立体攻势,外治局部炎症,内调气血失衡;
二者,药物归经精准,多选入少阳、厥阴经之品;
三者,攻补比例得当,疏泄药与茯苓、甘草相伍,无克伐太过之弊。

然需申明者三:
其一,中医辨治首重分型,此方适用于肝胆郁热挟湿证,若见肾虚耳鸣或气血两亏者非宜;
其二,全蝎有小毒,需严格掌握剂量;
其三,吹耳法须确保鼓膜完整,否则反致流弊。

今人用此方,当参《医宗金鉴》"外治之法,即内治之理"的训示,内外兼施之际,尤须辨证精确。韦氏此方可为临床提供有益思路,然具体运用仍需如注文所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方不致误。
iceyue 发表于 2025-5-23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耳炎内外合治之方理与临证要义》

韦良渠先生所载治中耳炎验方,实寓深意于寻常药味之中,今试析其理法如次:

内服方以"和解少阳、通络开窍"为纲。柴胡、葛根为君,一升少阳清气,一解阳明郁热,《伤寒论》柴胡桂枝汤法度隐现其中。丝瓜络、通草为臣,取象比类以通耳窍经络,暗合"以络通络"之旨。石菖蒲芳香开窍,丹参、川芎活血通络,三者共司佐使之职。尤妙在用醋制香附,既疏肝理气,又借酸敛之性防诸药升散太过;全蝎搜风通络,针对耳窍深部之瘀阻;白芷引药上行,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暗合"六经辨证"与"气血水同治"之理,于疏泄中寓收敛,升散中含沉降,非深谙药性者不能为此配伍。

外用五倍子方尤见巧思。五倍子焙存性用,既存其收敛之性,又减其涩滞之弊。《本草衍义》谓其"治聤耳出脓",今人研究证实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耳部常见致病菌确有抑制作用。吹耳之法遵《外科正宗》"使药力直达病所"之训,与现代耳局部给药理论不谋而合。

临证运用须明三要:一辨病机,此方适用于肝胆郁热挟痰瘀型中耳炎,若见阴虚火旺或脾虚湿盛者当加减化裁;二察传变,少阳之邪易传阳明,若见口渴、便秘,可加知母、石膏;三权药量,全蝎有毒,宜从小剂量(3g)始,渐加至耐受为度。

今人用此方,当参合现代诊断:急性期可配合抗生素,慢性者宜加黄芪、白术扶正。外用前须彻底清洁耳道,吹药时忌用力过猛伤及鼓膜。孕妇慎用全蝎,儿童用量减半。

此方之价值,不在药味之奇,而在配伍之精。示人以"通补兼施、内外同治"之法度,实得中医"标本兼顾"之三昧。然岐黄之道,重在辨证,读者切勿拘泥成方,当求明医指导而后用。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