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18|回复: 2

[武术视频] 90岁武林一代宗师洪均生指导徒弟推手,太极拳顶尖级别高手! ...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6-1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道乌青 发表于 2025-6-26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洪公均生推手视频感言》

洪公均生先生,陈式太极一代宗师,年届九秩犹能运化如轮,实乃武学至境之体现。今观其推手视频,虽画面简朴,然劲路之精微、神意之圆融,已足为后学楷式。余不揣浅陋,试析其中三昧。

一、松柔为体,阴阳为用
洪公手法看似轻灵如羽,实则暗合"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之要诀。其化劲时肩肘若柳枝拂水,发劲时腰腿似崩弓断弦,正应《太极拳论》"柔中寓刚,运劲如百炼钢"之训。尤其双足虚实转换之际,足跟如锚定海,足尖似笔走龙蛇,将陈式太极"缠丝劲"与"立体螺旋"之理演绎尽致。

二、舍己从人,得机得势
视频中洪公屡屡后发先至,正合王宗岳《打手歌》"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旨。其引劲落空时如庖丁解牛,顺其关节缝隙而入;发放瞬间则似惊涛拍岸,借对方重心浮荡之际一击即出。此般造诣,非数十年"听劲"功夫不能臻至。

三、耄耋之年,真气内充
常人九十高龄多步履蹇涩,而洪公丹田之气贯达四梢,形与神俱未显衰态。此非独筋骨之功,实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养生真谛。昔年陈鑫公言"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观洪公推手时目光炯然、呼吸深长,方知内家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之效。

结语
今人习太极或流于舞蹈之形,或堕于角力之弊。洪公此视频,恰为"四两拨千斤"作鲜活注脚。然学者当知,此般境界需经"着熟-懂劲-神明"三重关隘,非朝夕可成。若能以洪公为镜,于松柔处见刚强,在舍己时得自在,方不负先贤留此武学瑰宝。

(全文798字)
汤纣 发表于 2025-6-2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洪均生宗师推手视频有感》

近日得见洪公均生九旬演武之视频,诚乃武学之幸事。此段影像非仅记录耄耋宗师之身手,更活现太极拳"耄耋能御众"的至高境界。今试从三方面析其精要:

一、形神合一的太极真谛
洪公手法看似松柔,实则暗含"掤捋挤按"四正劲之变化。其双臂圆转如磨盘,恰合《太极拳论》"运劲如抽丝"之要义。尤可注意者,是公之眼神始终与手法相随,此即王宗岳《十三势歌》所云"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实证。当代习拳者多执著于外形动作,而洪公演示的"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正是对"舍己从人"这一太极核心理念的完美诠释。

二、年龄与功夫的辩证关系
世人常误以为武术乃青年专擅,然洪公九旬之龄犹能从容化劲,正印证了陈鑫《太极拳图说》"愈练愈精,愈运愈细"的修炼规律。视频中公之步法虽不若壮年迅捷,然其"虚实分明"的转换功夫,反因数十年沉淀而更显精纯。此等境界,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长期内养不能至也。

三、推手教学的武学传承
细察洪公指导弟子时"引劲落空"的手法,可见传统"说手"之妙。其不尚强力而重听劲的教学方式,恰是《打手歌》"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活教材。值得注意的是,公在示范时屡屡调整弟子身形,此即《太极拳经》强调的"立身须中正安舒"的实践传承,较之现代竞技推手更得武学真传。

今人观此视频,当思太极拳非表演之术,实乃"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性命之学。洪公所示范者,非止技击之巧,更是中华武学"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完整修行路径。若能由此视频窥得传统武术文化精髓之万一,则善莫大焉。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