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08|回覆: 1

[醫藥臨床] B肝伴肝硬化治驗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6-12 10: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B肝伴肝硬化是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發展而成。早期由於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無明顯症狀,後期則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爲主要表現,並有多系統受累,晚期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併發症。

丁某,男,43歲。2018年03月06日初診。訴:患B肝10餘年,發現肝硬化一個月,效果不佳。後請江蘇省揚州市名老中醫張恩樹主任醫師診治。刻診:面色萎黃、眼睛稍黃。門靜脈曲張明顯,脾腫大,納谷不香,苔薄膩,脈細弦。

診斷:臌脹(濕熱久積、肝鬱血瘀)。

治則: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方藥:鱉甲煎丸合柴胡疏肝散加減:炙鱉甲15g(先煎),醋三棱10g,莪朮10g,茵陳15g,石打穿15g,虎杖10g,茯苓10g,豬苓10g,澤瀉10g,半枝蓮10g,垂盆草15g,靈芝15g,白朮10g,陳皮10g,白茅根15g,雞內金10g。7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上、下午溫服。

2018年3月14日二診:藥後面色萎黃、目黃漸好轉,上方加牡蠣30g(先煎),軟堅散結,以希接效爲佳。7劑。

2018年3月22日三診:右脅下隱痛不適,上方加炒柴胡10g,川鬱金10g。15劑。

2018年4月10日四診:藥後右脅痛減,納谷不馨,上方加焦三仙(各)10g,香谷芽15g。15劑。藥後右脅痛蠲除、納谷尚可,繼用原方15劑。

2018年5月14日五診:藥後諸症好轉,自述無不適。續服原方藥鞏固療效。15劑。

2018年5月29日六診:諸症漸愈,面色萎黃、目黃已消退,複查肝功能未見明顯異常,精神、食慾俱佳,原方繼續,以鞏固療效。15劑。

正氣虛虧,復感邪毒,內外合因,導致B肝發生。B肝遷延不愈,肝失疏泄,肝氣鬱結,肝絡阻塞,因致血瘀肝硬化。而正氣虛損,脾腎虛弱,肝臟抗病能力低下,又是招致血瘀肝硬化的內在因素。B肝邪毒感染,是致本病外因;濕熱久機,肝失條達,肝氣鬱滯,而致氣滯血瘀,亦爲本病的主要病機。故本病以軟堅散結、健脾利濕、佐以抗毒爲治療原則,同時標本兼顧,扶正以祛邪。

初診方中炙鱉甲軟堅消症、行氣活血、護肝抗癌;醋三棱、莪朮二藥相須爲用,破血行氣、祛瘀止痛;石打穿活血化瘀、散結消腫;茵陳、虎杖、垂盆草清利濕熱、利膽退黃;茯苓、豬苓、澤瀉、白茅根、白朮,利水滲濕、滲利小便,以導濕熱下行;半枝蓮活血祛瘀、抗癌解毒;靈芝保肝解毒、扶助正氣;陳皮、雞內金和胃健脾、消食化積。二診時患者訴藥後恙情好轉,故方中加牡蠣以增強軟堅散結之功。至三診時患者訴右脅下隱痛不適,故方中加炒柴胡、鬱金以疏肝理氣、活血止痛。四診時患者訴納谷不馨,故方中加焦三仙、香谷芽以消食和中、健脾開胃。五診可見藥後諸症好轉,自述無不適,故原方藥繼續,以鞏固療效。六診時,藥後諸症漸愈,面色萎黃、目黃已消退,複查肝功能未見明顯異常,精神、食慾俱佳,藥後效如桴鼓,故續服湯藥以鞏固療效。

張恩樹主任醫師還叮囑患者要調攝情志,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應忌酒、辛辣、甘肥、醃製及生冷之食物;平時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鍛鍊,提高機體免疫力,並定期隨診、複查。(楊愛國 楊曉明 張松 江蘇省儀徵市中醫院張恩樹名中醫工作室)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西門土豆 發表於 2025-7-3 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B肝肝硬化辨治心法芻議】

案中所述B肝肝硬化之證,屬中醫"臌脹""積聚"範疇。細究其病機,乃濕熱疫毒內伏、肝絡瘀阻爲本,脾虛氣滯爲標,呈現虛實夾雜之複雜態勢。張師遣方用藥之妙,正合【金匱要略】"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訓,又暗合葉天士"久病入絡"之論,值得深入剖析。

一、病機闡微
患者B肝病史十載,濕熱疫毒久羈,肝失疏泄則氣滯,氣滯則血瘀;木郁克土則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觀其面色萎黃、目黃、苔膩,顯系濕熱未清;門脈高壓、脾腫大乃絡瘀明證;納呆脈弦,正是肝鬱脾虛之象。此證濕熱、血瘀、氣滯、正虛四端交織,與【醫宗金鑒】所述"腹脹身熱,陽盛脹也。若吐、衄、泄血則亡陰矣"之危候僅一步之遙。

二、方藥析義
張師以鱉甲煎丸合柴胡疏肝散化裁,深得"養正積自除"之三昧:
1. 軟堅消症:炙鱉甲爲君,【本草述】謂其"主心腹症瘕堅積",合牡蠣咸寒軟堅,三棱、莪朮破血行氣,共解肝絡之結。現代藥理證實,鱉甲多糖可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此即"消症"科學內涵。
2. 疏肝健脾:柴胡、鬱金疏肝解郁,白朮、茯苓健脾滲濕,暗合"治肝實脾"之旨。尤妙在雞內金、焦三仙之佐,既防攻伐傷胃,又助脾運化濕。
3. 清解餘毒:茵陳、虎杖、垂盆草三藥相配,取法【傷寒論】茵陳蒿湯意,清利濕熱兼降酶退黃。半枝蓮、石打穿解毒散結,針對B肝病毒伏邪。

三、治法鉤玄
本案診療呈現"三焦分消"之巧:
上焦:柴胡、鬱金宣暢氣機
中焦:白朮、陳皮健運脾土
下焦:豬苓、澤瀉通利水道

更值稱道者,乃其"攻補節奏"把握:初診側重攻邪,待黃退症減,漸增靈芝等扶正之品,終收"邪去正安"之效。此正合【醫學心悟】"當攻則攻,當補則補"的辨證觀。

四、臨證啟悟
1. 絡病理論的應用:肝硬化乃典型絡病,治療當遵"初病在經,久病入絡"之訓,蟲類藥如地鱉蟲、穿山甲可增強破瘀通絡之效。
2. 微觀辨證的融合:現代檢測指標如門靜脈寬度、脾臟厚度,可作中醫辨證量化參考,使"軟堅散結"療效評估更具客觀性。

此案啟示:B肝肝硬化治療須把握"清餘毒、化瘀滯、扶脾腎"三大法度,尤需注意攻伐之劑當"衰其大半而止",後期調養可參【慎齋遺書】"調理肝脾,此治症瘕之大要"之說,以膏方緩圖。學者當於此等驗案中細品"疏泄不宜太過,補脾不宜太壅,祛瘀不宜太破"的用藥火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