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64|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中国的硬笔书法已有两千多年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6-11 10: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现代钢笔源于西方,历史有两百年左右。而中国的硬笔书法历史则已有至少两千余年,其起源可追溯至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即有最古老的硬笔字。

在中国,千年前的书写者以木笔、竹锥笔、苇管笔、骨笔、红柳木笔蘸墨写成硬笔书法。这些笔的笔舌形制及原理与现代钢笔已非常接近。考古学家在各大遗址中接连找到了这些书写工具实物。

苇管笔

苇管笔

苇管笔

红柳木笔

红柳木笔

红柳木笔

双瓣合尖竹管笔

双瓣合尖竹管笔

双瓣合尖竹管笔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经卷中,就发现了古代的硬笔书法写本。

目前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两万多页,有纸本、绢本;包括了汉文、梵文、突厥、吐蕃、回鹘、西夏等多种古民族文字;内容涉及佛经、文学作品、契卷书信和经帖杂文;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草书等。

〖李峤杂咏〗敦煌发现的最早汉文硬笔写本,书写年代在西元766-779年间

〖李峤杂咏〗敦煌发现的最早汉文硬笔写本,书写年代在西元766-779年间

▲〖李峤杂咏〗敦煌发现的最早汉文硬笔写本,书写年代在西元766-779年间

敦煌文书〖『前生修福得闻』诗〗残卷

敦煌文书〖『前生修福得闻』诗〗残卷

▲敦煌文书〖『前生修福得闻』诗〗残卷

上有毛笔楷书(右二行)和硬笔行草(左二行)

推十二月得病法

推十二月得病法

▲推十二月得病法

新菩萨经

新菩萨经

▲新菩萨经

比丘尼真净、真惠祭薛阇黎文

比丘尼真净、真惠祭薛阇黎文

▲比丘尼真净、真惠祭薛阇黎文

敦煌学家李正宇认为,中国书法的诞生可以说是从硬笔书法开始的。汉字硬笔书法起源于殷商,盛行于周、秦代,式微于毛笔出现后的秦汉至民国时期,近现代再度成为汉字书写的主要工具。两千多年来,汉字硬笔书法从未间断,是贯穿中国五千年书法史全过程的通脉。

中国书法的诞生可以说是从硬笔书法开始的

中国书法的诞生可以说是从硬笔书法开始的

汉字硬笔书法起源于殷商,盛行于周、秦代,式微于毛笔出现后的秦汉至民国时期,近现代再度成为汉字书写的主 ...

汉字硬笔书法起源于殷商,盛行于周、秦代,式微于毛笔出现后的秦汉至民国时期,近现代再度成为汉字书写的主 ...

两千多年来,汉字硬笔书法从未间断

两千多年来,汉字硬笔书法从未间断

是贯穿中国五千年书法史全过程的通脉。

是贯穿中国五千年书法史全过程的通脉。

菩萨手持硬笔图

菩萨手持硬笔图

▲菩萨手持硬笔图

jsj9bczf 發表於 2025-4-17 23:2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硬笔书法源流考略——兼论敦煌文献中的硬笔书写遗存

中国硬笔书法之历史渊源,实可上溯至殷商甲骨文时期。考古实物表明,早在公元前14世纪,先民已运用刀笔契刻之法,此实为硬笔书写之雏形。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常见"削""锥"等工具记载,与《庄子·天道》所云"刻之镂之"互为印证,足见硬笔书写传统之悠久。

汉代以前,硬笔形制已趋完备。敦煌马圈湾遗址出土之西汉红柳木笔(编号86014),其笔舌中缝设计精妙,与今世钢笔导墨原理相通;居延汉简所见双瓣合尖竹管笔(编号86015),更展现古人对于硬笔分叉储墨之智慧。此类实物与《论衡·量知》"截竹为筒,破以为牒"的记载可相参证。

敦煌遗珍尤足珍贵。藏经洞所出两万余页硬笔写本,构成完整的技术谱系:从盛唐《李峤杂咏》(编号86016)之硬笔楷书,到《新菩萨经》(编号86020)之行草,可见运笔顿挫之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前生修福得闻》诗残卷(编号86017),其右二行毛笔楷书与左二行硬笔行草并存,为研究笔具转换提供重要标本。

考硬笔发展脉络,实经历三变:殷商至秦为"刀笔时期",以刻写为主;汉唐为"蘸墨时期",苇管、木笔大行;宋元以降转入"潜行时期",虽毛笔主导,然契约、账册仍多用硬笔。敦煌壁画中菩萨持硬笔形象(编号86025),恰是这种书写传统在宗教艺术中的投射。

今人每谓硬笔为"舶来之物",实乃数典忘祖之论。李正宇先生所倡"硬笔书法通脉说",确有金石之据。观《推十二月得病法》(编号86018)之精准线描,《比丘尼祭文》(编号86020)之飞白效果,可知古人硬笔技艺已臻化境。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之复兴,实为文化基因之自然觉醒,非徒工具变革而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