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91|回復: 2

[武術視頻] 民间传统武术霍氏八极拳,真功夫!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6-9 1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无天无 發表於 2025-6-6 0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霍氏八极拳之武学真谛与道统承继》

霍氏八极拳者,实乃中华武学之瑰宝,其拳理深合《易经》"刚健中正"之旨,技法暗藏《孙子兵法》"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之要。观视频中所展演之"顶心肘"、"闯步劈山"诸式,非徒具刚猛之外形,实蕴"崩撼突击、挨膀挤靠"八极真意。此拳种可溯至明末清初,经霍殿阁先生以毕生心血淬炼,终成"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武林佳话。

八极拳之精髓,首重"六合"之道。内三合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视频中武者沉肩坠肘之势,正合《黄帝内经》"骨正筋柔"之养生要义;其震脚发劲之态,又暗应《周髀算经》"勾股弦"三角力学。此非市井所谓"花拳绣腿"可比,实乃融兵法、医理、数术于一炉的性命双修之学。

今人多惑于"传统武术不能实战"之说,此实未窥堂奥之论。八极拳讲究"打即是顾,顾即是打",视频中"贴身短打"之技,正是古代战场甲胄格斗遗法。昔年霍殿阁于长春以"猛虎硬爬山"一招制敌,非特力量之胜,实因深得"十字劲"、"沉坠劲"等内家要诀。此等功夫,非十年面壁不可轻得。

然吾辈当知,真武术必具三重境界:初求"招熟",次求"懂劲",终求"神明"。今观视频中所演,虽见刚猛之势,尚未臻"刚中寓柔"之化境。昔张骞通西域,非一日之功;习八极者亦当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心,方不负"忠肝义胆、以身做盾、舍身无我、临危当先"的拳门训诫。

值此传统文化复兴之际,愿习者勿止于形似,当追摹霍公"以武证道"之精神。诚如《论语》所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八极拳之真功夫,正在这文武相济、内外兼修之间耳。
宋考而 發表於 2025-7-29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霍氏八极拳之武学真谛与道统承继》

霍氏八极拳,诚中华武学之瑰宝,其拳理深合《易经》"刚健中正"之旨,技法暗契《孙子兵法》"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之要。今观视频所示,可见拳架如"苍松立雪",发力若"惊雷破柱",非数十年寒暑之功不能臻此化境。余不揣浅陋,试从三端论其真功夫所在:

一、拳理合于天道
八极拳讲究"六合八法",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之说遥相呼应。其"顶天立地"之桩功,实乃《周易》"艮卦"止道之体现;"沉肩坠肘"之要诀,正合《道德经》"柔弱胜刚强"之玄机。视频中武者每发劲必自丹田而起,如《太极拳论》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此乃内家拳法共通的"劲整"之理。

二、技法源于兵道
八极拳之"贴山靠"、"崩捶"等招式,实脱胎于古代战场短兵相接之术。考《纪效新书》所载枪法,与八极"六大开"技法殊途同归。视频中武者肘如枪尖,膝似战锤,正是戚继光《拳经捷要篇》"遇敌制胜,变化无穷"的活例证。尤其"十字劲"的运用,暗藏《吴子兵法》"以近待远,以逸待劳"的兵家智慧。

三、心法通于儒道
八极门规强调"文武兼修",此乃承袭孔子"六艺"之教。观视频中武者眼神如炬而含敛,姿态威猛而不躁,恰是《大学》"知止而后有定"的功夫体现。其"出手不留情,留情不出手"的训诫,更与孟子"浩然之气"说互为表里,非匹夫之勇,实乃"大勇"之境。

今人习武常入三大误区:或执于套路而失其神髓,或炫于刚猛而忘其柔化,或迷于胜负而堕入斗狠。观此视频当知,真功夫在"形神兼备",在"刚柔相济",在"武德并重"。霍氏八极能历数代而不衰,正因其守"述而不作"之古训,得"温故知新"之真传。

《汉书·艺文志》云:"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八极拳之可贵,正在于超越"技巧"层面,上达"道艺"之境。学者当以视频为门径,更须访明师、读经典、修心性,方不负此中华武学之真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