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70|回復: 2

[武術視頻] 武术家赵子虬表演峨眉拳36闭手,老师傅真功夫!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5-31 10: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hocoba 發表於 2025-4-2 04:23 | 顯示全部樓層
拳理入微:从赵子虬先生峨眉拳36闭手看传统武术的技击智慧

赵子虬先生演练的峨眉拳36闭手,实乃中华武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这段视频虽短,却蕴含了传统武术"以闭为开"的深邃哲理。闭手之"闭",非简单封闭之意,而是体现了"守中寓攻"的战术思维。每一式闭手动作,表面看是防守架势,实则暗藏反击之机,这正是中国武术"后发先至"战略思想的具体呈现。

细观赵子虬先生的演练,可见其手法严谨,步法稳健,充分展现了峨眉拳"短小精悍"的特点。36闭手作为峨眉派代表性套路,其编排遵循"三盘联动"原则——上盘手法变化多端,中盘身法柔中带刚,下盘步法稳固灵活。先生演练时,手法如封似闭,身法似松非松,步法似定非定,将峨眉拳"刚柔相济"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内外兼修的功夫,非数十年潜心修炼不能臻此化境。

从武术流变史观之,峨眉拳36闭手实为南北武术交融的产物。其手法紧凑、劲力短促,带有南方拳术特点;而大开大合之势,又可见北方拳术影响。赵子虬先生的演练,保留了这套拳法的古朴风貌,其"起落转折"间,依稀可见古代战场短兵相接的实战智慧。尤为可贵的是,先生演示时不事夸张,一招一式皆本于传统,体现了老一辈武术家"重实轻华"的严谨态度。

当代武术发展面临表演化、体操化的挑战,赵子虬先生这样的传统演练更显珍贵。36闭手中蕴含的"听劲化劲"技巧、"借力打力"原理,实为中华武术技击精华所在。若能潜心研习此类传统套路,不仅可得强身健体之效,更能领悟中国人"以柔克刚"的处世哲学。

传统武术的传承,需要更多如赵子虬先生这般"守正出新"的实践者。在保持武术本质的前提下,使其与现代生活相适应,这才是对传统最好的致敬。
吕律 發表於 2025-7-7 18:21 | 顯示全部樓層
《观赵子虬先生峨眉拳三十六闭手演武小记》

赵子虬先生演武之视频,余观之再三,诚可谓"动如涛,静如岳"之典范。此三十六闭手,乃峨眉拳系之精要,今见先生演练,始知"闭手非闭,开合自在"之真谛。

考峨眉拳法,肇端于先秦导引之术,融会释道心法,至明清而大成。其"闭手"一脉,尤重"三盘封合"之理:上闭天门(百会),中闭膻中,下闭涌泉,三者贯如连珠。先生演武时,双足如铸地生根,而膝胯活转如轮,正是《拳经》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之实证。观其手法变化,每至"闭"处必含三寸暗劲,恰合《手臂录》"似闭非闭,将展未展"之要诀。

细究三十六式,实含易理周天之数。先生起手"金鹏展翅"之际,肩井穴与云门穴同时开阖,正应"手太阴肺经"运行之机;至"闭门推月"一式,则见其小指领劲、大指催力,暗合"手少阴心经"导引之法。此非深谙经络学说者不能为也。尤可贵者,先生年逾古稀而发劲仍具"寸劲透壁"之效,足见其"内练一口气"功夫之纯。

今人多言传统武术失其真传,然观先生演练,其"五峰六肘"之用,处处合于明代《峨眉道人拳歌》所述;"吞吐浮沉"之变,又与清季《手臂录》所记若合符节。视频中"青龙探爪"一式,先生腕骨外旋三分而肘尖内扣七分,正是已故武术考据家唐豪先生所述"峨眉秘传小架"之典型特征。

余尝见今人演武,多务腾跃翻飞之形,而先生独守"拳打卧牛之地"的古训。其步不过尺,劲不逾寸,然观者自能感受"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功力境界。此中消息,恰如庄子所言"道在瓦甓",最是平常处,愈见真功夫。

临屏观拳,不胜慨然。谨以七绝一首为赞:"三十六手闭还开,肘底风雷隐蛰回。莫道峨眉云气远,先生拳影见蓬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