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59|回覆: 0

[中醫入門] 危險!當你的腿部出現這種現象,不要輕視1

[複製鏈接]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5-19 15: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下肢疼痛、腿腳麻木,一定要警惕下肢血管病!長期的血管堵塞很可能導致下肢靜脈血栓、肢體潰爛,甚至將會危及生命。據統計,在美國,每年有10~3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相關住院人數超過50萬。在歐洲,每年有50萬人死於靜脈血栓,超過艾滋病、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之和。

下肢疼痛、腿腳麻木,一定要警惕下肢血管病

下肢疼痛、腿腳麻木,一定要警惕下肢血管病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隴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計委血栓與止血重點實驗室主任阮長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王辰三位院士共同呼籲:

血栓是隱蔽殺手,所有人都應具備防栓意識。

血栓是隱蔽殺手,所有人都應具備防栓意識。

血栓是隱蔽殺手,所有人都應具備防栓意識。

▲ 從左至右依次為王隴德院士、阮長耿院士、王辰院士靜脈血栓最兇險長在腿上很常見,堵在肺部很致命!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秦永林介紹,血栓栓塞是一種由於動脈或靜脈中形成了血凝塊而導致的潛在的致死性疾病。

血栓一旦形成,將會減緩或者阻斷正常的血流,甚至脫落移行到其它器官。據介紹,下肢的深靜脈血栓最常見,而顱內靜脈竇血栓最少見。

一般來說,靜脈血栓主要發生在腿部和肺部,其中腿部血栓最常見,肺栓塞最兇險,具有潛在致死性。血流緩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外傷是靜脈血栓的主要成因。

靜脈血栓主要發生在腿部和肺部

靜脈血栓主要發生在腿部和肺部

學會一招:自測血管是否堵塞

靜脈血栓被稱為『隱形殺手』,最可怕之處就在於絕大部分的靜脈血栓沒有任何症狀,這就需要平時多注意觀察身體。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王辰表示,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狀是下肢腫。深靜脈堵住後回流不暢,患側的腿就會腫起。

如果對側沒血栓,或血栓不像另一側那麼嚴重,則會形成不對稱的下肢腫脹。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招,自測血管是否堵塞:

平躺在床上,把雙腳抬高至45度左右,時間30秒左右

平躺在床上,把雙腳抬高至45度左右,時間30秒左右

方法:平躺在床上,把雙腳抬高至45度左右,時間30秒左右,然後觀察自己的兩條腿。

如果有一條腿蒼白,甚至有點蠟白,感覺腿的皮膚有點透明狀,等腳拿下去,恢復正常坐姿,這條腿會發生潮紅,就說明這條腿已經出現了血管的堵塞。

下腳靜脈血栓太可怕了

下腳靜脈血栓太可怕了

能救命的小動作,一定要知道!

下腳靜脈血栓太可怕了,輕者腿腫腳麻,重者肢體潰爛,甚至危及生命。怎麼辦呢?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李志剛教授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自己在家裡就可以做,讓自己血管里的血液流動起來,通過肢體的運動,來達到自身血液的流動。

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做三個小動作,別看這三個小動作不起眼,長期堅持卻是能夠防治下肢靜脈血栓、關鍵時刻能夠救命的小動作,一定要知道!

防治下肢靜脈血栓

防治下肢靜脈血栓

▲李志剛,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針灸學會現代針灸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

1原地跑步或踏步:持續1分鐘

原地跑步或踏步:持續1分鐘

原地跑步或踏步:持續1分鐘

原地跑步能增加小腿肌肉收縮,促進靜脈血液回流,預防靜脈血栓。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原地跑步還有益增強體質和心臟活力,有助於控制血壓,每天跑步5分鐘就可以使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近一半。

2蹬腳:持續1分鐘

蹬腳:持續1分鐘

蹬腳:持續1分鐘

方法:坐着的時候,兩腳腳尖輪流抬起、放下,做這個動作持續1分鐘。

3空蹬自行車:持續1分鐘

空蹬自行車:持續1分鐘

空蹬自行車:持續1分鐘

方法:躺下或者坐着,兩隻腳做空蹬自行車的動作,持續1分鐘。

常做這種腿部的屈伸動作,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液淤積而形成血栓。

每天堅持做這三個小動作,就可以讓自身的血液流動地起來,養護我們的血管,防止血栓形成,健健康康地過好每一天。

血栓是隱蔽殺手,所有人都應具備防栓意識。而靜脈血栓最兇險,長在腿上很常見,堵在肺部很致命!專家推薦的能救命的三個小動作,一定要讓更多的人知道!

無天無 發表於 2025-6-24 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下肢血痹之防微杜漸與自診要訣】

按:今觀西學所論"靜脈血栓"之症,實與【內經】"血痹"、【諸病源候論】"惡脈"相類。其症初起若毫末,終可致潰爛危殆,誠不可不察也。

一、溯本求源論病機
【素問·痹論】云:"痹在於脈則血凝不流",正合今之靜脈血栓形成機理。王清任【醫林改錯】更明言:"血受寒則凝結成塊"。今人久坐少動,膏粱厚味,致使三焦氣化失司,營衛失調,血行遲滯,恰如【金匱要略】所謂"尊榮人骨弱肌膚盛"之體,最易罹患此疾。

二、四診合參辨徵兆
1. 望診:當察下肢色澤變化。抬腿試驗所見蒼白-潮紅之變,即【外科正宗】描述"脈痹"時"其色紫黑"的前兆。
2. 問診:持續腿麻、夜間攣急(【黃帝內經】稱為"轉筋"),皆為經脈不暢之兆。
3. 切診:趺陽脈(足背動脈)搏動減弱,可與健側對比,此即【脈經】"澀脈主血少"之象。

三、防患未然五要訣
1. 導引按蹺:效法華佗五禽戲,每坐一個時辰(2小時),必起立行"鳥伸"之勢,以利氣血周流。
2. 食療養生:取【飲膳正要】之法,用山楂、紅曲煮粥,佐以醋泡黑豆,取其酸甘化陰、活血消滯之效。
3. 子午流註:亥時(21-23點)三焦經當令時,以艾條溫灸足三里、三陰交,遵【針灸大成】"溫通經脈"之法。
4. 情志調攝:避免【素問·舉痛論】所言"憂恐忿怒傷氣",氣傷則血運失常。
5. 衣履適宜:勿效時人緊衣束帶,當從【老老恆言】"衣欲其常暖"之訓,尤需護住三陰交穴區。

四、應急自診古法新用
抬腿驗血之法,實暗合【景岳全書】"望色察形"之旨。若見:
抬腿後足跗蒼白如宣紙(【外科心法】稱為"脫疽"先兆)
放落後轉現絳紅色(【醫宗金鑒】謂"瘀熱互結"之象)
當速就醫,不可拘泥"忍痛"舊習。

結語:昔張仲景云:"上工治未病"。今觀院士警示,正與【千金要方】"凡欲治療,先以食療"之論相呼應。吾輩當遵"動靜有常,飲食有節"之古訓,方可使氣血"如環無端",遠離血痹之患。

(全文共789字,依【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二十餘部典籍要義撰成)
穆光之臣 發表於 2025-7-11 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下肢血絡瘀阻之防治要義】
(按:今觀坊間所傳下肢血痹之警訓,其言甚善而未盡古法之妙。余不揣固陋,謹依【內經】【金匱】之旨,參以歷代醫家心法,為諸君剖陳其要。)

一、血瘀為患,其來有漸
【素問·痹論】云:"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下肢麻木疼痛者,乃營衛失調、氣血瘀滯之兆。今人久坐少動,飲食厚味,更兼七情內傷,致使三焦氣化失司,血行遲滯。孫思邈【千金要方】早有"久坐傷肉,久臥傷氣"之誡,與今所謂血流緩慢致血栓之理暗合。

二、辨證施防,當分標本
1\. 急標之治
若見下肢突發腫脹、色紫而冷,此【諸病源候論】所稱"惡脈",急當就醫。然平日可察未病之先兆:
晨起足脛沉重如裹濕絮(濕濁下注)
夜間小腿轉筋頻作(肝血不足,筋脈失養)
足背動脈搏動減弱(【傷寒論】"趺陽脈微"之象)

2\. 固本之道
王清任【醫林改錯】創血府逐瘀湯等方,實開活血化瘀法門。今人防栓,當師其意:
導引之術:效法華佗五禽戲,每日晨起踮足百次(促進陽明經氣血流通)
食療之法:取山楂、紅曲各三錢煮水代茶(【本草綱目】載其"化血塊,活血脈")
外治之方:睡前以艾葉、紅花煎湯濯足(溫通足三陰經)

三、自測古法新詮
文中抬腿驗栓之法,實暗合【靈樞·經脈】"足得血而能步"之理。然須知:
若見抬腿後足趾色青紫,乃氣滯血瘀重證(【金匱】"手足厥寒"之象)
恢復坐姿後潮紅過緩(超三息),提示絡脈已傷(葉天士"久病入絡"之說)

四、院士警示發微
三位院士所言"血栓為隱蔽殺手",正應【丹溪心法】"血之為病,有形無聲"之論。昔張仲景治血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今人防栓亦當重"治未病":
伏案每辰時必起立運肢(應天地陽氣升發之機)
長夏季節多飲茯苓薏米粥(防濕濁阻滯脈道)

結語
【醫學入門】云:"善治血者,必調其氣。"防栓非獨活血,要在燮理陰陽。倘能遵【黃帝內經】"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之訓,配合文中諸法,自可遠血痹之害。然若已現重症,切不可拘泥自測,當速尋明醫診治。

(按:本文所述皆出經典,然病症萬變,臨證仍需詳辨。醫道精微,豈可盡述於尺幅之間?讀者當以審慎為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