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62|回復: 1

[医药临床] 治疗脚气验方

[複製鏈接]
韦良渠 發表於 2018-5-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1.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9g。水煎服,每日1剂。

2. 白芷、防风各10克,川芎、细辛各5g,共研细末,用芝麻油调匀涂患处,每日1次。

3. 脚上患有脚气即脚癣,连续用生大蒜切面擦摩患处,每日2~3次便可治愈。

4. 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5. 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

6. 夏天脚气犯了,可将患脚洗干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涂搽患处,每日1~2次,一般数次即可见效。

7. 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脚癣有特效。

8. 取麦饭石1000g,加开水2000ml浸泡,每日用此水擦洗脚癣、痤疮、湿疹、痱子等部位及患处,有显著疗效。 (韦良渠)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马食木甸呈 發表於 2025-4-9 17:53 | 顯示全部樓層
《脚气证治验方刍议》
(按:本文所述诸方皆需辨证施治,患者当遵医嘱,勿妄自投剂)

脚气一症,古称"脚弱",属湿热下注、风毒外侵所致。《医宗金鉴》有云:"脚气原由受湿凉,滞于经络痛难当。"今观韦君所集验方八则,皆暗合医理,然须明辨寒热虚实,方能奏效。

内服方解
首方猪苓汤化裁(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实脱胎于仲景猪苓汤法。此方以淡渗利湿为主,佐阿胶滋阴润燥,最宜湿热伤阴之证。然滑石性滑利,脾虚者当慎;阿胶滋腻,湿盛者宜去之。《本草备要》谓:"泽泻走气分,猪苓走血分",二药相须,可通利三焦水道。

外治要诀
白芷防风散(白芷、防风、川芎、细辛)乃取"风能胜湿"之理。白芷《本经》谓其"主风邪",合防风共奏祛风燥湿之效;川芎为血中气药,佐细辛通窍,使药力透达腠理。然细辛辛烈,皮肤破损者忌用。

大蒜疗法看似简朴,实含深意。《名医别录》载大蒜"散痈肿蠿疮,除风邪,杀毒气",其辛温之性正克湿毒。然现代医学证实其刺激性强,糜烂型脚气慎用。

食疗外洗
茄子根煮水法,民间谓之"茄科植物多含龙葵碱,能抑菌止痒";麦饭石浸泡法则取《本草图经》"麦饭石甘温无毒,主皮肤顽疾"之说。二法性平,尤宜老弱不耐峻药者。

临证要点
1. 风油精、绿茶等法适用于湿热初起,若见渗液糜烂,反易刺激伤络
2. 醋调雪花膏乃现代变通之法,取醋酸收敛之功,然对真菌性脚气仅能暂缓症状
3. 诸方中滑石、细辛等药,《中国药典》明载有毒,用量需严控

昔叶天士治脚气,必先察其"自下上冲为厥"与否。今人用方,亦当辨其是否合并丹毒、淋巴管炎等变证。所列诸法虽验,终属治标之术,若欲除根,尚需配合勤换袜履、保持足部干燥等养生之道,方合"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