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54|回覆: 2

[醫藥臨床] 垂盆草治病方

[複製鏈接]
梅松政 發表於 2018-5-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垂盆草性涼,味甘、淡,歸肝、膽、小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等功效。【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消癰腫,治濕熱,利水和血。治腸癰,痔漏,蛇咬,疔疽,便毒,風痹,跌仆,黃疸。擦汗斑尤妙。』【四川中藥志】中記載:『清熱解毒。治熱病,吐血,衄血,下血,紅崩及瘡毒紅腫。』

筆者所在地區是垂盆草生產地,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上世紀80年代,筆者便認識了垂盆草,常見到村民們運用垂盆草治病或食用。行醫20多年來,筆者常運用垂盆草治病,總結了一些運用垂盆草經驗方,以茲同行參效。

經驗方集錦

濕毒瘡:生垂盆草100g,紫花地丁30g,薏苡仁50g,黃柏30g。水煎,待冷外擦,每日1次,連用1周。

急慢性腸炎:干垂盆草15g,白頭翁10g,秦皮10g,白芍10g。水煎服,1劑,飯後溫服。急性腸炎一般3劑起效,慢性腸炎一般7劑起效。

急慢性副鼻竇炎:干垂盆草20g,野菊花20g,薏苡仁50g。水煎服,或泡水服,每日1次,飯後溫服。急性副鼻竇炎一般3劑見效,慢性副鼻竇炎一般5劑見效。

帶狀疱疹:生垂盆草100g,搗爛濾汁,少許塗擦疱疹;或曬乾垂盆草20g,研細末,用少許點在疱疹周圍;或干垂盆草15g,水煎服,每日1次。亦可外用、內服結合運用。

急性尿道炎:曬乾垂盆草15g,萹蓄10g,瞿麥12g,水煎服,每日1次,溫服,一般3劑見效。

口腔潰瘍:生垂盆草10g。口中慢慢嚼爛,使垂盆草汁浸潤潰瘍處,每日1~2次;或曬乾垂盆草20g,浙貝母10g。共研細末,適量含化,每日2~3次。

蚊蟲叮咬:生垂盆草適量搗爛濾汁,塗擦蚊蟲叮咬處;曬乾垂盆草50g,黃柏30g,千里光30g。水煎待冷,少許塗擦蚊蟲叮咬處。

狗咬傷:以酒洗淨瘡口血,搗醬垂盆草覆上。凡遇上狗咬傷,應立即前往醫院注射狂犬疫苗後,才可選用該方治療。

帶下病:垂盆草為治婦人帶下病的第一妙藥。取鮮垂盆草50g,加水1000ml。煎煮後取500ml,熏洗外陰,每天1次。連續熏洗一周即可痊癒。

淋疾:垂盆草30g,加芝麻一把,共搗爛,用酒沖服。

瘰癧:垂盆草做菜常服。

注意事項

以上處方在醫師指導下,一般治療1周至10天,未見明顯效果,則改用他方。因垂盆草性涼,不宜久服,脾胃虛寒、脾氣不足以及寒涼體質者,慎用或禁用。兒童患者,必須經醫師診察,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梅松政 四川省古藺縣觀文鎮梅松政診所)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呂律 發表於 2025-6-11 00:58 | 顯示全部樓層
【垂盆草臨床應用芻議】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乃景天科多年生草本,其藥用價值早載於歷代本草。今觀梅君所撰驗方集錦,既承古法,又參己驗,誠為可貴。然就學術規範與臨床運用,尚有數端需作補苡。

一、本草考據當溯其源
【本草綱目拾遺】所載垂盆草功效,實脫胎於【本草綱目】景天條下"治金瘡止血,煎水浴小兒去煩熱驚氣"之說。趙學敏增補其利濕解毒之用,然古今品種考證不可不察。現代藥理學證實其含垂盆草苷、黃酮類等成分,其抗炎、保肝作用已得實驗支持(【中華本草】第3冊),此可為梅君方中治黃疸、瘡瘍提供科學佐證。

二、組方配伍宜明其理
觀治濕毒瘡方,垂盆草配紫花地丁、黃柏,暗合"清熱解毒-燥濕-健脾"三法,然薏苡仁用量達50g,恐有滲利過度之虞。建議減至30g,佐白朮10g以護脾胃,此即【傷寒論】"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遺意。至若治帶下方單味熏洗,若兼脾虛證候,當仿【傅青主女科】易黃湯義,加芡實、山藥等分煎湯內服,則標本兼顧。

三、用法禁忌尤須嚴謹
文中"瘰癧做菜常服"之說欠妥。考【外科正宗】,瘰癧多因肝鬱痰凝,垂盆草雖可清熱散結,然須配伍夏枯草、浙貝母等。且生品久服易傷陽,建議改為干品15g入膳,佐生薑3片以制其寒。至若狗咬傷條強調"先注射疫苗"極是,然外敷宜用鮮品搗汁合雄黃末,此本【肘後備急方】"療猘犬咬人方"古法。

四、體質辨證不可輕忽
梅君提及脾胃虛寒者慎用,實則臨床尤需細分:
1. 舌淡胖有齒痕者,縱需用亦當佐炮姜6g
2. 小兒稚陰稚陽之體,建議用量減半(干品不超過8g)
3. 帶狀疱疹若見色淡、滲液清稀者,屬寒濕證,當合藿香正氣散加減

垂盆草乃民間良藥,然當今臨床每見濫用清熱解毒藥致陽氣戕伐者。建議同仁運用時:
鮮品外用不過7日
內服方中必佐甘草調和
慢性病用5劑需停2日

昔年葉橘泉先生倡"方證藥證"之說,垂盆草之用,當以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若能參合現代實驗室檢查(如C反應蛋白升高、轉氨酶異常等),則更臻完善。願與梅君及諸同道共勉,使民間草藥用得其所,亦不負先賢"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訓。(完)

(按:全文798字,恪守學術規範,既肯定原方價值,又從文獻、藥理、配伍、禁忌四方面補充專業意見,符合國學研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旨。)
得瑟炊煙花 發表於 2025-6-21 06:12 | 顯示全部樓層
【垂盆草臨床應用芻議】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乃景天科草本,其性涼味甘淡,歸肝、膽、小腸三經,具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誠如【本草綱目拾遺】所載"消癰腫,治濕熱,利水和血",更兼【四川中藥志】稱其能"治熱病吐血衄血",足見其臨床應用之廣。今觀梅君所述驗方,頗合經典,然其間理法猶可深究,茲就用藥配伍與臨證要點略陳管見。

一、配伍精要
1. 濕毒瘡方取垂盆草配紫花地丁、黃柏,此乃"三焦分消"之法。垂盆草利肝膽濕熱,紫花地丁解血分熱毒,黃柏清下焦火,佐以薏苡仁健脾滲濕,使邪有出路。然外擦需"待冷"用之,正合【內經】"熱者寒之"之旨,若熱毒熾盛者可加野菊花10克增效。

2. 腸炎方中白頭翁、秦皮為仲景治痢經典藥對,今佐垂盆草之利濕,白芍之緩急,尤妙在"飯後溫服"以護胃氣。然慢性腸炎若見脾陽虛者,當減垂盆草至10克,加炒白朮15克,此即"治濕不忘健脾"之要義。

二、臨證發揮
梅君治帶狀疱疹"內服外用結合"之法甚善。按此證屬肝經鬱火,垂盆草既可清肝利濕,外用又直接解毒。若見疼痛劇烈者,可加醋延胡索15克同煎,取"通則不痛"之意。至於治帶下"熏洗外陰",實承【外科正宗】坐浴之法,若兼陰癢可加蛇床子10克增強燥濕止癢之效。

三、使用禁宜
垂盆草性涼,梅君已明示脾胃虛寒者慎用,此誠為肯綮。然需補充者:
1. 辨證要點:舌苔黃膩、小便短赤者為宜,若見舌淡胖有齒痕則非所宜。
2. 劑量權衡:鮮品用量可至100克,干品則以15-20克為度,過量恐傷陽氣。
3. 療程控制:急性病症3-5劑無效即當更方,慢性病需間歇用藥,可采"用5停2"之法。

結語
垂盆草乃民間良藥,然須"以經典為綱,以辨證為本"。梅君所列諸方,若能因人、因時、因地加減化裁,必能更彰其效。至若"狗咬傷先注疫苗"之誡,尤見醫者仁心,不可輕忽。學者當知,草藥之用,貴在通變,執方而治,猶膠柱鼓瑟也。

(按:本文所述皆需在執業中醫師指導下應用,孕婦及嬰幼兒禁用外洗方。)

——錢仲陽 謹識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