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73|回覆: 2

[文化熱點] 面對『中國製造』,韓媒擔憂日本式『失去的20年』再現

[複製鏈接]
+
李煥宇 發表於 2018-5-14 18: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文金會』、『特金會』、朝鮮棄核......最近,朝鮮半島的重大新聞被外交和安全議題包攬,而朝鮮近期釋放的一系列善意信號也給半島帶來了久違的樂觀氛圍。

不過,韓國【中央日報】在5月14日發表評論指出,儘管韓國在外交和安全領域屢有斬獲,但在經濟上仍處於危機之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製造業的崛起。

隨着『中國製造2025』的推出,如果政府還不能及時作出調整,那麼韓國現有的半導體等主力產業就會被超越,之後面臨的就是和日本一樣『失去的20年』。

3f673f4d0c69d23c576917cc6300fc37.jpg

【中央日報】:朝韓和平氛圍下被掩埋的警告......韓國經濟,明年更危險

『中國製造2025』危機韓國經濟?

文章認為,目前韓國經濟陷入了宏觀經濟和產業危機之中,自2011年8月到今年3月為止,韓國經濟從未擺脫長達95個月的長期停滯局面,但他們自己卻未能找出可以改變這種局面的新動力。

為什麼韓國政府帶不動經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韓國的製造業陷入危機。而讓韓國製造業陷入危機的原因,就是中國同行的趕超。

文章指出,中國製造業的趕超正在令韓國的主力產業陷入停滯。今年三月,韓國製造業的開工率已經跌至70.3%,製造業的年均出貨量也在過去5年裡減少了5.1%,除去半導體和電子產品,韓國製造業的行業數據甚至還不如2012年。

59068ab107dca4cbc2b0f33bb1599166.jpg

半導體占韓國出口的比重每年都在上升

為何現在韓國會被超越?文章稱,在過去60多年裡,韓國一直以每10年為周期進行了產業結構重組。但是,進入21世紀以後,韓國產業結構沒有發生變化,韓國企業第2代、第3代經營者們出現了迴避危險的傾向,從而使企業的風險投資和產業變革進程大幅萎縮。

另一邊,中國的『超越』一直沒有停止。文章特意提到了『中國製造2025』,稱中國將藉此超越韓國的主力產業,在美國額外徵收關稅的中國產品中,大部分也已經跟韓國產品重合,今後韓國製造業的命運將如何?

59f9673905fd648355d2a44fad9221e2.jpg

韓國幾項經濟指標陷入停滯 圖表來源:韓國國際貿易協會

中美芯片大戰,韓國中槍?

對於韓國經濟陷入危機且日益依賴半導體一事,觀察者網此前也有報道,但最近中美間發生的一件大事,反倒讓韓國更擔憂起自己的主力產業來,這就是『中美芯片大戰』。

5月14日,韓國自詡為『正統時事周刊』的【時事雜誌】報道稱,面對美方的制裁,中國政府已提出要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而這裡說的核心技術包括了半導體,在『中國製造2025』中,中國政府計劃到2025年將芯片自給率提高到70%,中國政府也為此投入巨資,投資了70多個項目。

另一方面,中國民間也呼應了政府的說法,像馬雲、馬化騰這樣的中國民間巨頭都在呼籲關注本國半導體。

雖然由於人才和產業基礎的缺失,中國很難在短期內發展出半導體技術,但報道認為,考慮到中國巨大市場帶來的開發基礎,如果上下齊心,就會威脅到韓國。

【時事雜誌】特別指出,事實上,美國去年對華的半導體出口只有53億多美元,但韓國卻有650億美元以上。『中美芯片大戰』若讓中國官民攜手努力開發半導體,最受威脅的實際上是中國半導體進口最大的受益者韓國。

28dc82549643ba0090509011de97897a.jpg

儘管去年有『薩德風波』影響部分貿易,但韓國對華的半導體(左一)出口還是增長了一半以上

面對危機,韓媒看向朝鮮

面對本國製造業被『中國製造2025』趕超的形勢,【中央日報】認為,除了應破除思想牢籠,努力讓韓國趕上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潮流,還對朝鮮表達了期待。

報道稱,希望韓國今後能以朝韓經濟合作為契機,擴大產業結構重組的幅度和範圍,將全半島的產業部署構想具體化,重新繪製朝鮮半島的經濟地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百般唉嘆 發表於 2025-5-10 08:37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產業興替之道與韓媒憂思之辨】
韓國【中央日報】近日所論「中國製造2025」之衝擊,實為全球化競爭下產業迭代常態。然其以日本「失落的二十年」為鏡,未免有未窺全豹之憾。今試以國學視角析之。

一、產業興替本天道,憂患意識誠可貴
【周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韓國產業六十載以十年為周期重組,恰合【易經】「損益盈虛,與時偕行」之道。然今停滯不前,實因二代三代經營者「畏險如虎」,背離【孟子】「生於憂患」之訓。中國製造之崛起,非特人力所為,實乃「天行健,君子自強」之必然。韓媒能見危機而警醒,已得【中庸】「預則立」之要義。

二、中日韓三國之辨,不可執一而論
日本所謂「失落的二十年」,根源在資產泡沫破滅後「守成有餘而創新不足」,如老子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韓國今日之憂,癥結在「半導體一業獨大」,恰似【韓非子】「顧小利則大利之殘」。反觀中國,以【管子】「務本飭末」為策,既固基礎工業,又攻高端製造,此非零和博弈,實為「各得其所欲」的共生之道。

三、破局關鍵在「明德新民」
【大學】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韓國若欲破局,當效法三星初創時「格物致知」精神:
其一,宜循【周禮】「九職任民」之制,培育多元產業;
其二,當取【孫子兵法】「奇正相生」之略,既守半導體優勢,又拓生物科技等新域;
其三,需悟【鹽鐵論】「本末並利」之智,與中國形成「和而不同」的競合關係。

結語
【詩經】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韓媒之憂,恰為東亞產業協同之機。中日韓三國,同受儒家「生生之謂易」薰陶,若能以【易經】「二人同心」之態共謀發展,則「失落的二十年」非但可免,更可共開「東亞製造」新紀元。

(全文798字)
+
非中文名二 發表於 2025-5-30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產業興替之道與韓媒憂思之辨】

韓媒所慮"日本式衰退"之議,實為後發國家產業升級之常態。觀諸經濟史,產業轉移如江河流轉,英倫棉紡讓位美利堅,日本電子折戟韓三星,皆天道循環使然。今中國製造之崛起,非特韓國之困,實為全球產業格局自然演進之象。

韓國產業困局,其本在"三失":一失產業迭代之機。昔日本"失落的二十年",病在金融泡沫破滅後未能培育新質生產力。今韓國半導體占比逾25%,猶似當年日本汽車電子獨大之局,此所謂"支柱產業陷阱"。二失風險投資之魄。三星李氏三代經營,守成有餘而開拓不足,恰如【周易】"亢龍有悔"之戒。三失技術縱深之備。中國製造2025以全產業鏈布局,韓國則偏守終端產品,此乃【孫子兵法】"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之忌。

然中國製造之進,非以取代他國為能事。【考工記】云:"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中國產業升級重在補短板、鍛長板。韓國若執"零和"之念,反失"和實生物"之道。當效法德國"工業4.0"經驗,以"專精特新"重構比較優勢。

破局之策,當循"三變":一變思維,視中國崛起為機遇而非威脅。二變結構,將半導體優勢轉化為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等新增長極。三變機制,激活中小企業創新活力。昔管子曰:"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此正韓國經濟轉型之要義。

至於韓媒所謂"失去的二十年"之憂,實未悟【易經】"窮則變,變則通"之理。產業興替本如四時更迭,唯順勢而變者方能長青。韓國若能以"危機"為"轉機",重塑產業生態,則柳暗花明之境可期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