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59|回复: 0

[中医入门] 关于癌症,医生说出了大实话!

[复制链接]
仰望岐黄 发表于 2018-5-14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timg.jpg

不抽烟的人为什么得了肺癌?

不喝酒的人为什么会得肝癌?

不幸得了癌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是我?为什么癌症偏偏找上我?

肺癌:我不抽烟,爱健身,为什么会得肺癌?

30岁的Vicky Veness是一位私人健身教练,前不久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自己被诊断患有第4期肺癌的照片,引起了网络上一片震惊。她爱跑步,饮食十分健康,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健康”的年轻人却患上肺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

事实上,肺癌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抽烟虽然是造成肺癌的“头号杀手”,但是一些次要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比如这些致癌因素: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的环境之中;熬夜、加班导致身体过劳,抵抗力变差,免疫力变弱,也会加大患上肺癌的几率。

建议:40岁以上有主动或被动吸烟史或者生活在雾霾严重地区的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扫描检查。年轻人如果有预防意识,也可以到医院征求医生建议,主动做一些肺部检查。

肝癌:我不喝酒,为什么得肝癌?

黄女士今年24岁,平时不抽烟也不喝酒,却被查出患有肝癌,而且已到晚期。

开始时呕吐、没食欲以为是胃病。在出现右腹疼痛几天后,到医院被医生确诊为肝癌晚期。小黄的妈妈想不通,“女儿这么年轻怎么会得癌症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 吴凡:

大家都知道,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明显增加患肝癌的风险。但不喝酒也不一定就能完全不患肝癌,因为还有很多导致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如食用过期的茶叶或米、平时工作压力过大、经常吸烟等等。

如此案例中,黄女士得癌并不是意外,原因是小黄的妈妈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婴儿出生时没做病毒阻断,所以婴儿一出生就携带乙肝病毒。通过二十多年长期的乙肝感染,小黄的肝脏已经经历了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肝癌三部曲”。

肝癌并不是遗传病,但由于母亲将乙肝传播给小黄,就明显增加了患肝癌的风险。乙肝病毒不断破坏正常的肝细胞,日积月累就可能出现一些特别区域基因的突变,从而导致肝癌的发生。

建议:肝癌预防最理想的还是早诊早治。筛查项目有B超、肿瘤标记物等,如果患有由于乙肝、丙肝、脂肪肝等因素造成的肝硬化,尤其要注意这两项的筛查。

恶性肿瘤:几岁的孩子,为什么也会得肿瘤?

春晚福娃邓鸣贺因在春节晚会表演《剪花花》而被大家熟知。2013年2月,邓鸣贺因患上白血病而去医院接受化疗,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属于初期。2015年4月28日晚,邓鸣贺因白血病复发,抢救无效逝世,年仅8岁。

不少人为小癌症患者惋惜,不是都说癌症是老年病吗,为什么小孩也会得癌症?

天津市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医师 赵强:

近几年儿童肿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儿童肿瘤和内、外环境有关。

内部环境:

首先就是基因遗传因素,很多病例都可以在患儿的家族中找到相关遗传信息;

第二,母亲是否有良好的孕期环境也有很大关系。怀孕期间接触到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时,比如电磁、离子辐射等,很可能通过母体作用于胎儿而导致肿瘤。

第三,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孕期“感冒”不能乱用药,尤其是口服抗生素或是激素类药物都可能使胎儿发育异常。

外部环境:

第一,过度装修。发病率第一的白血病,不少病患都有过住刚装修新房的经历,而过度装修用到的不少材料中都含有苯、甲醛等化学毒物,可能诱发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第二,二手烟环境。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父母的关系,长期被二手烟危害,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很可能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较成年人更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第三,饮食上,常吃高脂、高糖的食物,吃洋快餐、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等都会使体内热量过剩,脂肪堆积,进而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建议:怎样早期发现?三次B超体检计划。第一次是在“准妈妈”时期,一定要进行一次胎儿B超检查;第二次是孩子出生后1年内检查一次B超;第三次是孩子3岁左右做一次B超。

孩子如果出现长期低热、消瘦、无力、面色苍白、食欲下降、便血,局部痛疼或是在腹部能摸到包块等,应尽早带孩子到儿童专科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胃癌:我年轻、身体好,为什么会得胃癌?

23岁的小丽,平时身体倍儿棒,突然吃什么都吐,肚子越来越胀,持续好几周,体重急速下降。

结果去医院检查发现肚子存在大量血性腹水,本应松软的胃壁变得格外坚硬,犹如皮革一般。最终,小丽被确诊为胃部低分化腺癌晚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小田:

胃癌发病人群总体来说是中老年人,但并不是年轻人就不会得,门诊中接触的最年轻的胃癌患者只有13岁。

近年来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升高,发病年龄年轻化,和一些年轻人爱在街边小摊吃快餐、麻辣烫,营养不均衡有关系。

而且很多人直到出现胃部严重不适才去医院,这时查出胃癌就已经到晚期。黑便、呕血、黄疸症状,这往往就是处于胃癌晚期的症状。

所以,对于胃癌的早期症状一定要警觉:不明原因贫血、消瘦或有胃部症状,不论年龄,都要及时就诊,接受胃镜检查。

健脾八珍粉,调理脾胃效果好:

建议:胃癌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史人群,要更加积极筛查,40岁以后定期做胃镜,一般1~2年做一次较好。还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拒绝霉变、过于辛辣的食物。

乳腺癌:喂了一年母乳,为什么我还会得乳腺癌?

“第一,我没有遗传,我体质很好;第二,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第三,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人群,而我只有31岁,为啥是我得了癌症?”

因患乳腺癌去世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在其博客《活着就是王道》中写道。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医师卫燕:

乳腺癌的确有一些高危因素:有家族史、未婚/未育、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触过较高剂量的放射线或雌激素的长期刺激等。

但是,准确来说,高危因素是促发因素而不是根本原因,降低这些因素影响,可能会使发病年龄推迟一些,发病程度相对轻一点,但绝不是避免危险因素就一定不得乳腺癌。

建议:预防乳腺癌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建议40岁以下女性进行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则需要钼靶X检查,必要时还需要做乳腺核磁共振。

癌症到底是怎么来的?

五大罪魁祸首一定要知道!

一、癌症是省出来的!

1. 食物发霉不舍得扔,省出肝癌。

2. 不舍得吃新鲜蔬果,使患癌风险增加。

不要觉得水果可有可无,也不要嫌价格高不舍得吃,每天要吃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罐头、果干等也不能代替。

二、癌症是懒出来的!

1. 懒得运动:13种癌症风险上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现,与运动最少的一成人相比,运动最多的一成人平均患癌几率降低7%。

2. 懒得体检:错过癌症最早发现期

很多癌症患者拖到晚期症状出现才去医院,这时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医生也没有办法。

记住:健康人群每年定期体检,有癌症家族史、有危险因素人群还要每年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如

肺癌高危人群可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

25岁以上女性定期做乳腺彩超等。

三、癌症是吃出来的!

1. 常吃太烫食物:增加食道癌风险

不要吃比自己体温高的食物,刚出锅的饭菜先放置一段时间,感觉不烫嘴时再吃。

2. 常吃肉类、烧烤油炸:增加肠癌风险

肉类适量吃,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粗粮最好占主食的1/3,如黑米、高粱、燕麦、红豆、黄豆、红薯、山药等。

3. 吃糖过多:增加胰腺癌风险

吃糖过多,摄入过量甜食会增加胰腺癌发病几率。吃糖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功能受到损伤,而这是引起胰腺癌的潜在因素之一。

除了胰腺癌,较高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还可以明显增加人类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黑色素瘤的风险。

四、癌症是熬出来的!

长期熬夜是肿瘤高发的一个诱因。因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早已认定,夜班是强烈的致癌因素,与朝九晚五的人群相比,

夜班族晚期肿瘤风险增加24%

早期肿瘤风险增加49%。

别再熬夜、熬生命了!晚上11点前睡,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让熬出来的癌症离你远一点。

五、癌症是气出来的!

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也会影响到肿瘤发病。

有种性格叫作癌症性格,这种性格的人,一般比较内向、不擅长与人交流,常常爱生闷气,长时间如此,会影响免疫功能,使癌症有可乘之机。

1. 生气,可能气出食道癌。

2. 生气,可能气出肺癌。

3. 生气,可能气出乳腺癌

这是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有个好心情,少生气。

宋考而 发表于 2025-4-28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病探源与养生防微论》
(按:医易同源,今以《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本,参酌现代医学,论癌病之由)

一、癌非外寇,实为内乱
《素问·评热病论》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今人但见癌病骤发,辄问"何以是我",殊不知癌变实非外敌入侵,乃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乖戾所致。肺金失肃、肝木不疏,皆可致局部气滞血瘀,久则成积。抽烟饮酒虽为显因,然《诸病源候论》早明"积聚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之理,今之二手烟、雾霾(浊邪)、乙肝病毒(伏邪)、过劳(内伤七情),皆暗合古医"五劳七伤"之诫。

二、先天伏邪与后天失养
肝癌案例尤显《温病条辨》"伏邪"之智。乙肝病毒母婴相传,恰如吴又可所言"邪伏膜原",其潜藏肝经数十载,暗耗阴血,终致"肝之积,曰肥气"(《难经》)。此非天降之灾,实乃先天防护未备(出生未行病毒阻断),后天调摄失当(未定期筛查)所致。至若健身而罹肺癌者,恰如《景岳全书》"劳倦内伤"之辨——过劳耗气,卫外不固,纵无烟毒,然雾霾浊气(燥金伤肺)、熬夜伤阴(水不制火),皆可成"肺积息贲"之基。

三、防癌当法上工治未病
1. 查伏邪:乙肝丙肝携带者,当效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思,定期验甲胎蛋白、行肝脏超声,此即《丹溪心法》"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断术之现代化用。
2. 避毒邪:雾霾天当佩"气交"(口罩),居处宜置绿植以"通天气"(净化空气),此合《遵生八笺》"择地而居"之旨。
3. 调七情:《千金方》言"忧恚嗔怒伤肝",今人压力过甚,当习古琴、书法以疏泄情志,使肝木条达。
4. 节劳逸:健身教练之例警示"过犹不及",《抱朴子》云"养生以不伤为本",运动当遵"形劳而不倦"(《内经》)之度。

四、结语
癌病非命数使然,实乃先天禀赋、后天养护、环境毒邪交织之果。医家所谓"早筛早治",正合《鹖冠子》"圣人防微而杜渐"之智。今人若知"上医治未病"真谛,勤查体以知变,顺四时以养正,则何惧癌毒肆虐?

(全文798字)

注:本文融汇《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论,以传统医学整体观解析现代癌病案例,强调"防重于治"的养生智慧,符合专业国学论述规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