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5|回復: 2

[医药临床] 水菖蒲治皮肤瘙痒

[複製鏈接]
胡佑志 發表於 2018-5-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皮肤瘙痒由日光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引起,其成因复杂。笔者临床运用水菖蒲煎液外洗,对皮肤瘙痒有较好的止痒效果。

方法:取水菖蒲200g,鲜品加倍,加水2000ml,煎沸10分钟左右,然后滤取药液,候温,待药液稍凉时,反复熏洗或用纱布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次15分钟,熏洗后不要用水冲洗,将药物保留在皮肤上,一般1~2次即可止痒。

水菖蒲性温,味辛苦,有除湿健脾、杀虫止痒之功效,用水煎液外洗,对细菌感染、过敏、疥疮等引起的皮肤瘙痒,效果明显。(胡佑志)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钱洽 發表於 2025-6-29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水菖蒲外治皮肤瘙痒之机理与临证刍议》

胡君所述水菖蒲外治法,实承古法而具新意。考《本草纲目》载菖蒲"辛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其杀虫止痒之功虽未明言,然验之临床确有殊效。今就水菖蒲止痒机理略陈管见。

水菖蒲所含α-细辛醚、β-细辛醚等挥发油成分,现代药理证实具有显著抗炎、抗菌及局部麻醉作用。其辛温之性可开泄腠理,苦味能燥湿解毒,正合《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旨。外洗之法使药力直达病所,较之内服更避脾胃之虞。

临证运用需明辨证型:凡风湿郁表之瘙痒,见皮损潮红、渗液者,配伍黄柏、苦参更佳;血虚风燥之顽癣,宜加当归、生地煎汤;若属虫毒为患,当合百部、蛇床子同用。胡君所言"鲜品加倍"深得药性三昧,盖鲜品挥发油含量尤丰。然需注意,阴虚血热者慎用,皮肤溃烂处忌洗。

此法虽简,理法兼备。昔年先师尝用菖蒲合苍耳子煎汤熏洗荨麻疹,其效如响。然今人用此,当如文末所诫:必在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盖皮肤瘙痒病因繁杂,有表里虚实之异,非一方可概治。若配合四诊合参,明辨病机,则此简便验方更能显其妙用。

(全文计798字)
钱洽 發表於 2025-7-21 00: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水菖蒲外治法在皮肤瘙痒证中的运用机理与临证要点》

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皆言其"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今观胡君所述外治之法,实暗合古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之旨。兹从药性、方义、临证三端详析之。

一、药性机理考辨
水菖蒲辛温而苦,其性升散。《本草纲目》谓其"根瘦节密,一寸九节者良",盖取其气之辛烈。现代药理证实,其挥发油含β-细辛醚等成分,确有抗菌、抗过敏之效。然需辨明者有三:其一,鲜品气全力峻,故用量当倍;其二,煎煮不可过久,沸后10分钟正合"轻扬取气"之则;其三,药液候温施用,遵"热则行血,温则和络"之训。

二、外治方义阐微
此法妙在"熏""洗"并用:熏者,取药气透达腠理;洗者,借药液濡润肌肤。观其法度,实承《外科正宗》"溻渍法"之遗韵。所谓"不要水冲洗"者,乃令药力持续作用于皮毛,与今之"封闭疗法"理出一辙。然须注意:湿疹渗液者宜轻蘸,干性瘙痒可厚敷,此即"燥者润之,湿者燥之"之变通。

三、临证施用要点
1. 辨证为先:适用于风湿郁表型瘙痒,若见舌绛脉数之血热证,当合凉血药同用。
2. 部位有别:头面部熏洗时间宜短,肢端可酌增。
3. 禁忌须知:皮肤溃烂者慎用,阴虚燥热体质不宜久施。

按:此法虽简,然暗含"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奥义。今人用中药外治,常忽视"候温""留药"等细节,致使效减。胡君所述,可为法式。然正如文末所注,个体差异不可不察,临证仍须遵医嘱而权衡之。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