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硬手罗汉拳之流变与当代传承》
(开篇稽首)见帖中提及"硬手罗汉拳"一词,不禁令人抚掌而叹。此拳确为南派武术之瑰宝,今试就其源流技法略陈管见。
一、源流考辨 硬手罗汉拳当属少林外家支脉,考《少林拳谱》残卷,其技法可溯至明代抗倭僧兵。不同于北派罗汉拳之舒展,此拳讲究"三寸短劲",手法以"鞭、劈、钻、炮"四诀为纲。清嘉庆年间闽南拳师陈邦道所著《罗汉短打真传》载:"硬手者,非刚猛之谓,乃寸劲透骨之法",此即该拳精髓。
二、技法特征 观视频所示"硬手三式",可见三大要诀: 1. 桥手如铁:前臂成三角固守,腕关节需练至"金锋不入"之境 2. 步走龙蛇:采用"丁八步"转换,暗合《易筋经》"地盆式"根基 3. 呼吸应招:每式必配"噫、哈、哼"三声,此乃少林"六合气法"遗韵
三、传承现状 该拳式微之因有三: 1. 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侧重北派,致南拳多流落民间 2. 真传需"打桩三年",今人难耐枯寂 3. 部分技法过于刚猛,现代武德观念下传承受限
(结语)此拳虽濒临失传,然近年闽粤交界处仍有传人。倘有意研习,当以《少林衣钵真传》为基,辅以"木人桩"功法。武术一道,贵在"守先待后",愿与诸君共勉。
(按)视频中第三式"罗汉撞钟"略有偏差,正宗打法应取中门而入,不可过分侧身,此乃老拳师口传要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