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72|回覆: 2

[傅山大紅門] 陳皮

  [複製連結]
傅大哥 發表於 2018-5-9 15: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紅門【中醫藥學】341

不要拒絕和你談健康的人,我們的文章一是普及一下中醫知識,二是傳播疾病預防和治療正確方法。

十五年前,我親自經歷過在一家部隊醫院因為錯誤治療害死人的病例,本來患者是腳上化膿打消炎針,打了二天患者開始咳嗽,氣悶,醫生說患者氣管發炎,改打甲硝唑,氨茶鹼,結果早上打上,傍晚人就去世了!多年以後,我才明白患者這樣的症狀是因為打消炎針引發了心衰。所以,看到很多人掛着吊瓶,眼角流着淚離開了這個世界,西醫西藥治療很多病不靠譜,不是治病救人,而是殺人無無形。

醫院裏最悲催的就是對癌症患者開刀,放化療的屠殺性治療,很多人是病盲,醫盲也就稀裏糊塗的這樣越治越厲害。現在醫院是檢查治療,不是辯證治療,一樣的病,萬人一樣的治療方法,你去心腦血管看一下住院掛着的吊瓶,基本都是~~~血塞通。學習一點常識,別讓自己,和自己的親人死的不值!

今天學習一味常見的,很好中藥材~~~陳皮~別名: 廣陳皮、陳橘皮、橘子皮。

  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江湖、湖泊沿岸或平原。在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均有栽培,以廣東新會為佳。

  炮製,採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曬乾或低溫乾燥。

  性味歸經 :味辛、味苦,性溫。歸脾經 、肺經 。

  功效與作用 :理氣開胃,燥濕化痰,治脾胃病。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 ,用量3~9克,煎服。用治胸脘脹滿、食少嘔吐、咳嗽痰多。

  調整消化系統;興奮心臟,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劑量過大可抑制心率,又可使冠脈流量增加;對高脂飲食引起的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平喘祛痰;使腎血管收縮,使尿量減少;抑制離體子宮,高濃度可鬆弛子宮;增強免疫功能;抗炎;縮短出血及凝血時間;能促進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和消除腸內積氣。

  使用禁忌 :陰虛燥咳,咯血、吐血或內有實熱者慎用。

 實際應用 

1.治感冒咳嗽:陳皮20克,榕樹葉30克,枇杷葉 (去毛)2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壯族民間用藥選編】)

  2.治肺積在右脅下如杯,發為癰:陳皮、苦桔梗 、甜葶藶(炒)。上等分為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古今醫統】棗膏丸)

  3.治胸痹,胸中氣塞短氣:陳皮1斤,枳實 90克,生薑 250克。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橘皮枳實生薑湯)


猴子撈月 發表於 2025-4-21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陳皮藥性與中西醫診療之辨】

陳皮一物,誠如帖中所言,乃理氣化痰之良藥。其辛開苦降之性,正合【內經】"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之要義。新會陳皮尤得天地醇和之氣,陳久者良,此正合"六陳"之說。然用藥之道,貴在辨證,陰虛燥咳者忌之,實熱出血者慎之,此即仲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真諦。

至於帖中所言醫療案例,令人扼腕。然醫道之難,難在識證。心衰咳喘與肺系咳喘,確有霄壤之別。【傷寒論】早有"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之辨,若醫者能參合脈象,察其"咳逆倚息不得臥"之狀,或可避免悲劇。然將個案推及全體,謂"西醫盡為屠戮",未免失之偏頗。昔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融貫中西,用阿斯匹林合石膏,退熱如神,此即善用西醫之長也。

今之醫院千人一方,固有流弊。然中醫亦有"異病同治"之妙。血塞通之泛用,與古時"萬病解毒湯"何異?皆失辨證之過。反觀陳皮之用,治咳須分寒熱,療痞當辨虛實。如【金匱】橘皮枳實生薑湯治胸痹,取其"辛以行氣,苦以降逆";【醫統】棗膏丸治肺癰,重在"瀉肺逐飲"。同一陳皮,配伍不同則功效殊途,此正中醫精髓所在。

至若癌症治療,放化療確如雙刃劍。然【外科正宗】治岩症(癌),亦用砒霜、輕粉等峻藥,所謂"藥不瞑眩,厥疾弗瘳"。中西醫各有所長,要在"知其所止"。筆者曾見腫瘤患者輔以陳皮、黃芪扶正,減輕化療反應,此即"標本兼顧"之道。

今人治病,當取"和而不同"之態度。西醫精於病原之析,中醫長於整體之調。若見咳即投陳皮,與見炎即用抗生素,同為膠柱鼓瑟。帖中所述諸方,如陳皮配榕樹葉治咳,乃嶺南經驗,暗合"因地制宜"之旨。然用者當知:榕樹葉性偏涼,適於風熱咳嗽;若風寒咳嗽,反需加紫蘇、杏仁。

吾輩弘揚中醫,當持"理明術精"之要。既不可因噎廢食,全盤否定現代醫學;亦不可泥古不化,忽視個體差異。陳皮之用,可窺中醫整體觀之妙;醫療案例之鑑,更顯辨證論治之要。願諸君能以開放心態兼收並蓄,使岐黃之術真正造福蒼生。
陶外 發表於 2025-7-12 15: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陳皮藥性與中西醫診療之道——兼答"大紅門"帖】

(一)醫理辯證首重本源
觀"大紅門"所述醫案,實為"藥邪致病"之典型。【黃帝內經】早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誡,明代張景岳【類經】更明言:"用藥如用兵,貴在制宜。"所述心衰誤治案,恰印證【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重要性。然以個案否定整個西醫體系,猶似因噎廢食,有違"和而不同"之醫道精髓。

(二)陳皮藥理髮微
陳皮確為理氣要藥,其道地性尤需考究。李時珍【本草綱目】詳載:"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現代研究證實其含橙皮苷、川陳皮素等活性成分,與古籍記載"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之效相合。然需注意:
1. 陳久者良:陶弘景言"陳者良",新會陳皮需陳化三年以上,揮髮油轉化方顯藥效
2. 配伍精要:【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二陳湯以配半夏,治痰濕尤妙
3. 禁忌非虛:【本草經疏】特別警示"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之"

(三)中西醫辨治當持中道
1. 癌症治療:孫思邈【千金要方】云"醫者意也",現代腫瘤治療強調多學科協作,放化療與扶正祛邪中藥配合,恰合"攻補兼施"古訓
2. 靜脈用藥:血塞通等中藥注射劑需嚴格辨證,清代徐靈胎【醫學源流論】早有"用藥如用刑"之警
3. 診療差異:西醫重病理指標,中醫重證候群,二者如車之兩輪,【醫宗金鑒】謂"庶幾合宜,不致偏執"

(四)養生建議
1. 日常可用陳皮6克配蒼朮10克代茶飲,健脾祛濕(【飲膳正要】法)
2. 咳嗽痰多者,可取陳皮蜜炙後配伍杏仁,遵【雷公炮炙論】古法
3. 選購陳皮當辨"豬鬃紋""油室"等道地特徵,偽品柑皮無此效

結語:醫道至精,貴在明理。【漢書·藝文志】云"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非謂拒醫,實倡明理。願諸君既知陳皮之妙,亦曉現代醫學之長,方為健康正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