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36|回覆: 2

[武術視頻] 通背拳高手和國外傳統武術習練着切磋

[複製連結]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5-7 09: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宇悠久久 發表於 2025-7-6 09:40 | 顯示全部樓層
【觀通背拳與異域武技較技小議】

視頻所示通背拳與異域武技之切磋,實為兩種武學體系之碰撞。通背拳作為北派名拳,其"冷彈脆快硬,沉長活柔巧"十字要訣,在此次較技中可得管窺。彼國武技雖未明示流派,然其進退間架,亦顯其傳統底蘊。

通背拳之妙,首重"放長擊遠"。視頻中習練者雙臂如鞭,肩松肘沉,正合"通背無拳,舉手不空回"之古訓。其"圈攬勾劫,削摩撥扇"八法運用間,尤見"活背"之功。彼國武者雖以短打見長,然數次突進皆被通背"冷鞭"所截,足證"一寸長一寸強"之理。

二者相較,通背拳"三折九扣"之身法頗值玩味。視頻三十二秒處,通背習練者側身換膀,以"劈山"化勁,正應【拳譜】"身似弓弦手似箭"之喻。而彼國武者之步法雖靈,然缺此吞吐開合之變,故屢失先機。此中差異,實為東西方武學對"間架"理解之別:一者尚"龍折身",一者重"正面對"。

然須明辨者,較技勝負不足論武學高下。通背"二十四要"云:"練時情中有,用時形內含。"視頻所見不過形法之表。真正通背精髓,在於"五護八斷"之心法,在於"三心相應"之修為,此非片時較量可盡顯。彼國武技亦有其完整傳承體系,勝負或關習者火候,未可輕議流派優劣。

今觀此較技,當思武學本旨。張橫秋【拳經】有言:"武術雖小技,然可通道。"無論中外武技,其至高境界皆在"由武入道"。通背之"通",非僅指勁路貫通,更是通曉武道真諦。視頻中雙方之禮讓風度,恰印證"以武會友"之古訓,此誠可貴於勝負之外。

(全文計798字)
郭便甘 發表於 2025-7-18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通背拳與異域武技較技小議】

頃見通背拳師與異域武技習者較技影像,余有感於中,試為剖析。通背拳者,北派長拳之正宗,講究"放長擊遠、冷彈脆快",其技法暗合【周易】"剛柔相推"之理。今觀其演練,雖片段短促,然已可窺見三昧。

通背之要,首重"三折九扣"。視頻中拳師肩沉肘墜,正是"九扣"中"扣肩"要訣;其出拳如鞭,乃得"通背"二字真傳。昔郭長生先生云:"通背如大鵬展翅,放之則彌六合。"此技之妙,正在於將周身筋膜拉伸如弓弦,蓄髮之間,勁力通透。較之西洋拳擊之直來直往,通背更得曲直相生之趣。

然細察視頻,異域武者之技亦有其長。其步法沉實,架勢穩固,頗得"立如平準"之要。此正應【孫子兵法】"先為不可勝"之訓。雖招式簡樸,然守中寓攻,暗合"以靜制動"之機。較技雙方,一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一者似古松磐石,巍然不動,恰成陰陽相濟之象。

今人論武,常陷"中西優劣"之窠臼。實則【莊子】有言:"道術將為天下裂。"各種武技,皆因地理人文而異其形。通背之"十二連錘",與西洋拳擊之組合拳,異曲同工;其"劈山掌"之勢,與東瀛空手之"手刀",理出一轍。昔年孫祿堂先生融形意、八卦、太極於一爐,正是悟得"萬法歸一"之旨。

較技之道,貴在"以武會友"。視頻中雙方切磋之態,彬彬有禮,此乃武者應有之風範。【論語】云:"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今之較技,當以印證武學為要,非為爭強鬥勝。觀二人收勢時相互致意,頗得古風。

余嘗考通背拳譜,有"二十四要訣"之說,其中"心要穩、意要堅"二語,尤為切要。今日較技,勝負非關緊要,惟存續傳統武學精粹,方為根本。願習武者皆能參透此理,使中華武學如【易經】所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全文共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