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16|回覆: 2

[醫藥臨床] 破格救心湯治療心力衰竭

[複製連結]
蔡晶晶 發表於 2018-5-3 1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破格救心湯出自中醫大家李可,是李可多年臨床心血的結晶和治療急危重症疑難病的一張王牌。湖北省十堰市中西醫結合(紅十字)醫院中醫經典病房對患者余某使用破格救心湯治療,半年隨訪療效滿意,分享如下:

患者余某,男72歲,反覆因冠心病、心力衰竭多次住院,於該市三甲綜合醫院出院3日後再發。於夜間子時,突然心悸胸悶、端坐呼吸、暴喘痰壅、喘息欲絕。入院診斷診爲冠心病、心力衰竭,病情危重,已屬彌留之際。切脈散亂,但按下三部趺陽、太溪、太沖三脈,尚屬細弱可辨。此症子時瀕危未死,子時後陰極陽生,尚有一線生機。11~1時,一日中陽氣最盛,十二經脈運行心經當令,本經自旺。若病情既未惡化,便是生機未絕。遂投破格救心湯大劑,以挽垂絕之陽而固脫,加滌痰湯豁痰。用藥如下:制附子150g,乾薑、炙甘草各60g,高麗參30g,生龍牡、活磁石粉各30g,麝香0.5g(沖),膽南星20g,石菖蒲20g,鮮生薑30g,大棗10枚,薑汁1小盅(兌入)。病情危急,上藥加開水3000ml,武火急煎,隨煎隨灌。不分晝夜。

2月20日二診:得悉於一日內服完上方,午時過後汗斂喘定,厥冷退至肘膝以下,手足仍冰冷,面色由灰敗轉爲萎黃,紫疳爲退,痰鳴大減,精神好轉。六脈遲細弱,52次/min,已無雀啄、屋漏脈之象,回生有望。囑原方附子加足200g,余藥不變,日夜連服2劑。

2月21日三診:患者氣息微弱,聲如蚊蚋,四肢回溫,可以平臥,知飢索食。脈沉遲,58次/min,已無代象。喉間痰鳴消失,腿已不腫。爲大劑量附子破陰回陽之效。真陽一旺,陰霾自消,病已脫險,元氣未復。續給原方3劑,去膽南星、石菖蒲、麝香,附子減爲150g。加山萸肉、枸杞子、山藥、補骨脂、仙靈脾各60g。補肝腎、益氣固脫,每日1劑,煎分3次服。

2月24日四診:諸症均退,食納漸佳,已能扶床慢行,前後四診,歷時6天,大用附子,回陽救逆痊癒。將原方製成小蜜丸,每次20丸,日3次,口服鞏固治療。3月隨訪,患者效佳,半年隨訪,諸症消失,未再復發。(蔡晶晶 湖北省十堰市中西醫結合(紅十字)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金不右 發表於 2025-5-23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破格救心湯救治心衰垂危之樞要】

李可先生所創破格救心湯,實爲仲景四逆湯類方之絕詣變通,其要旨在於"重劑扶陽,破格救逆"。觀此案救治過程,深契【內經】"陽氣者,若天與日"之訓,尤當爲當代中醫急症救治之範式。

一、辨證樞機在於脈診
患者子時暴喘脈散,然趺陽、太溪、太沖三脈細弱可辨,此乃【難經】所謂"脈有根本,人有元氣"之徵。李氏脈法獨重三部九候,趺陽候胃氣,太溪察腎陽,太沖診肝氣,三脈不絕即生機未泯。更因子時一陽初生,心經當令,故斷爲"陰極陽生"之轉機,此正合【傷寒論】"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之旨。

二、組方精義剖析
方中附子用至150克,直追仲景白通湯法度。佐以高麗參大補元氣,龍牡、磁石鎮攝浮陽,尤妙在麝香通竅,乃取【蘇沈良方】至寶丹意。更以滌痰湯豁痰開閉,實寓"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金匱要略】)之妙。全方暗合"回陽救逆、開竅滌痰、固護元氣"三法,非深諳【傷寒雜病論】者不能爲此。

三、用藥法度啟示
1. 附子逐日加量至200克,正應【神農本草經】"附子味辛溫,主風寒咳逆邪氣"之效。現代藥理證實其強心成分烏頭類生物鹼需足量方顯效,然必佐炙甘草、乾薑解其毒。
2. 陽回即減附子量而增補肝腎之品,遵"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景岳全書】)之則。山萸肉、枸杞子之用,深得張錫純來復湯精髓。
3. 危急時武火急煎、晝夜連服之法,實本【醫學衷中參西錄】"治大病須用大藥"之訓。

此案啟示:治療心衰危候,當突破常規劑量束縛。然必須嚴格把握三點:①精確辨證屬陰盛格陽;②配伍嚴謹以製毒性;③密切觀察"陽回"指征。李氏雲"附子爲百藥之長",然非精於脈理者不可輕用。今觀此案療效,足證經方活用之妙,惟願後學勿徒羨其效而忽其法,當於經典中求本源,方得中醫急救之真諦。

(全文798字)
暫用中文名 發表於 2025-6-8 02:43 | 顯示全部樓層
【破格救心湯救治心衰危證之臨證思辨】

李可先生所創破格救心湯,乃熔傷寒六經辨證與溫病衛氣營血理論於一爐,其組方精義實承仲景四逆湯類方之薪火,而於回陽固脫法中別開生面。本案救治心衰垂危之證,尤見"陽主陰從"之奧旨,今試析其理法方藥要義。

一、病機辨治樞要
患者子時暴喘欲絕,脈現散亂而趺陽三脈未絕,此【內經】"陽氣者,若天與日"之謂也。李可先生嘗言:"五臟之傷,窮必及腎",本案心腎陽衰、痰濁壅肺之候,正合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之綱。方中附子用量迭至200克,非孟浪之舉,實遵【傷寒論】"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之訓。現代藥理證實,附子強心成分配伍人參皂苷,可協同改善心肌收縮力,此乃"形精之辨"的現代詮釋。

二、方藥配伍玄機
本方以四逆湯爲底,合參附龍牡救逆湯、來復湯等古方精粹。尤妙在麝香與薑汁的運用:麝香辛香走竄,能助藥力直透血腦屏障,現代研究顯示其可改善微循環;薑汁爲引,既制附子毒性,又合"辛甘化陽"之理。磁石、龍牡潛鎮浮陽,暗合"陰平陽秘"之旨。後期加入山萸肉等補益肝腎,正應【景岳全書】"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訓。

三、時空醫學印證
擇子時用藥深含"天人相應"之道。【類經圖翼】謂:"子時一陽生,爲經脈周流之始"。現代時間醫學證實,人體糖皮質激素分泌及迷走神經張力在此刻發生節律性變化,中藥擇時給藥可增強藥物敏感性。本案午時汗斂喘定,恰印證陽氣來復之機。

此案啟示:經方運用貴在"守正通變"。破格救心湯之"破格",非謂背離經旨,實爲突破常規劑量桎梏。然須強調,大劑附子應用必遵三原則:辨證精準、煎煮得法、配伍嚴謹。當代中醫臨證,當以經典爲基,參合現代醫學監測手段,方能使古方煥發新生。

(本文所述方藥運用需在註冊中醫師指導下進行,附子等有毒藥物必須規範炮製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