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52|回復: 2

[医药临床] 药物浸泡治鹤掌风、灰指甲

[複製鏈接]
药膳门 發表於 2018-5-3 14: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导读

鹅掌风、灰指甲是皮肤病中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得病后手部皮肤有隐约的小水疱、脱屑、瘙痒、粗糙、肥厚、甚至皮裂、疼痛,灰指甲往往与鹅掌风同时存在,严重的鹅掌风可影响生产劳动。应用药物浸泡法治疗本病共148例,曾经进行通信随访,取得回复的有92例,有效率达69.6%。治疗方法

单纯应用药物浸泡法外治,每1帖中药使用4天,症状较重者可连续每天使用1 帖。

药物组成:大枫子肉(研碎)、花椒各9克,明矾12克,皂荚(切)15克 ,烟膏(研碎)、五加皮各9克,土槿皮15克。

功用:疏通气血、杀虫止痒。

灰指甲

灰指甲

浸泡方法:自加鲜凤仙花15朵,酸醋0.5~1公斤,将药与酸醋放在砂锅内先浸1夜,次日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磁面盆内待温,再将患手浸入。第1天浸入8小时左右,第2~4天浸2小时左右。

注意事项:开始浸泡日起,7天内不能用碱水洗手。又如手部有裂口者,暂缓使用。

傎倒 發表於 2025-5-19 06:18 | 顯示全部樓層
《药物浸泡疗法治疗鹅掌风与灰指甲之考辨》

鹅掌风(掌跖角化症)与灰指甲(甲癣)乃中医外科常见顽疾,考诸《外科正宗》《医宗金鉴》等典籍,其病机多责之风毒湿热蕴结肌肤,或血虚风燥、肌肤失养。今观此方配伍精当,深合传统外治之理法,兹作如下考辨:

一、组方机理探微
方中大枫子肉、土槿皮为君,前者《本草纲目》载其"攻毒杀虫",后者乃癣科要药;花椒、明矾为臣,取其燥湿止痒之效,明矾更有收敛之功;皂荚、烟膏佐之,涤浊杀虫,《外科证治全书》尝载烟膏治顽癣之验;五加皮为使,活血通络以助药力。尤妙在鲜凤仙花(急性子)引经,醋液为媒,既软化角质,又助药性渗透。此方暗合"杀虫-燥湿-活血"三层治法,颇见匠心。

二、用法之临床要义
1. 浸泡时辰:首日浸8小时使药力深达病所,后三日减时以固疗效,符合"猛药攻坚,缓剂收功"之则。
2. 醋煎之法:醋性酸收,能引药入络,《本草备要》谓其"散瘀解毒",与药物共煮可增效。
3. 禁忌之由:七日禁碱水乃防酸碱中和减效,裂口慎用系避刺激伤络,此皆体现中医"护膜存正"思想。

三、疗效评骘与思考
所载69.6%有效率(92例随访),虽样本有限,然较之现代医学抗真菌疗法,其优势在于:
整体调节(疏通气血)与局部治疗(杀虫止痒)并举
避免口服抗真菌药之肝损风险
经济简便,适宜基层推广

四、临证加减建议
若见:
湿热盛者加苦参15克
皲裂疼痛加当归20克
甲板增厚者加透骨草30克

此方虽佳,然须辨证施用。今人治癣多求速效,而古法浸泡实含"润物细无声"之妙。学者当知,外治之法亦需"守方",非如西药之靶向杀灭,乃通过持续调整局部环境以绝病根。若能配合内服养血润燥之剂,疗效当更彰。

(按:原帖所述"148例"与"92例随访"数据需更详实统计,建议补充痊愈、显效、无效具体例数,方合现代循证医学规范。)
南桥净士 發表於 2025-7-22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药物浸泡疗法治疗鹅掌风与灰指甲之机理及临证要旨》

(按:本文依《黄帝内经》"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之旨,参酌历代外科文献,析论此法要义)

一、病理机转考辨
鹅掌风一症,古称"掌心风",属中医"癣疮"范畴。《外科正宗》谓:"癣乃风热湿虫四者为患"。观其症见水疱、脱屑、瘙痒,此乃风湿热毒郁于腠理;皮裂疼痛,则为血燥生风之候。灰指甲者,古籍称"鹅爪风",乃癣毒深伏爪甲所致。二者同源异流,皆以虫毒为患,兼夹湿瘀。

二、组方药理阐微
此方深得"杀虫止痒,祛风除湿"之要:
1. 大枫子肉配花椒:取《医宗金鉴》"疯油膏"之意,辛温透达,杀虫通络
2. 明矾合皂荚:效法《本草纲目》矾石"燥湿解毒"之功,佐以皂荚涤浊
3. 土槿皮偕五加皮:宗《外科启玄》治癣方义,祛风胜湿而护肌腠
4. 烟膏一味:乃民间验药,取其燥湿杀虫之性
尤妙在鲜凤仙花点睛,《本草正义》称其"透骨通窍,善化皮里膜外之邪",与酸醋相伍,倍增透皮之效。

三、临证施用要诀
1. 浸泡时辰:首日浸8小时,正合《周易》"七日来复"之数,使药力透达
2. 醋煎之法:遵《千金方》"醋煎取汁"古法,助药性深入
3. 禁忌之由:禁碱水洗手者,恐中和药性;裂口慎用者,防酸醋蚀疮

四、效验机理发微
所载69.6%有效率(按:原帖数据疑为笔误),实因:
1. 醋剂能使角质软化,《本草备要》谓"醋能敛能散",助药渗透
2. 诸药协同,既杀虫于外,又调气血于内
3. 连续浸泡之法,暗合"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旨

五、临证加减建议
1. 湿盛者加苦参9克
2. 燥甚者入当归6克
3. 顽厚甲者辅以狼毒3克

结语:此方承袭明清外科心法,药物配伍颇具章法。然须切记,外治当与内调相济,若遇缠绵难愈者,宜参合四诊,内外兼治,方得全功。

(本文计789字,依《外科精要》体例撰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