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25|回復: 0

[执法維權] 瞭望智库:太巧了!中美居然发生了一模一样的案件,而结果...

[複製鏈接]
瞭望智库 發表於 2018-4-27 12: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瞭望智库:太巧了!中美居然发生了一模一样的案件,而结果...

近日,河北唐山的一位官太太野蛮掌掴一位依法办案民警的视频引爆了网络。据媒体确认,这位官太太是唐山海港区地税分局副局长赵学立的妻子,而且当时身为官员的赵学立也在场,可他不仅纵容妻子袭警,甚至还跟着妻子一起辱骂正常办案的民警。警察则一直没有还手。

之后,这一幕随着民警执法视频的流出而迅速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关注。而当地交警队撰写的一份称赞被打民警是『忍辱负重、心系百姓』,却并没有对袭警者给出任何处罚的通报,更是激怒了全国民警。结果在重重舆论压力下,那对打骂警察的官员夫妇才被刑拘。

但巧合的是,就在这起案件发生的同时,美国也曝出了一起情节很相似的案件。但不同的是,美国这起案件中的受害者,显然比中国的有『尊严』些……

左图为唐山官太太袭警案,右图为我们今天要说的美国一起相似的案件

左图为唐山官太太袭警案,右图为我们今天要说的美国一起相似的案件

▲左图为唐山官太太袭警案,右图为我们今天要说的美国一起相似的案件

咱先说说美国这起案件的案情吧:在今年3月31日的时候,美国新泽西州的警察在高速路边拦下了一辆违章的轿车。根据警方通报,这辆轿车被扣下的原因系其车牌和车窗存在违规遮挡的情况。

办案警察并不知道有一人是美国纽约和新泽西州港口管理局一位官员的女儿

办案警察并不知道有一人是美国纽约和新泽西州港口管理局一位官员的女儿

然而,办案警察并不知道是,这辆轿车上坐着的几名乘客中,有一人是美国纽约和新泽西州港口管理局(掌管当地的铁路、机场、桥梁、隧道设施以及纽约的世贸中心)一位官员的女儿。

结果,在得知自己女儿乘坐的汽车被扣下后,这位名叫【卡伦·特纳】的港口管理局官员立刻开车赶到了现场,并开始责难起办案警察来,而这一幕则被警方的执法记录仪完全拍摄了下来(如下)。

根据上面这段近日才刚刚流出、但已引爆美国网络的视频显示:原本与这起交通违章并无关联的特纳,为了给自己假期受影响的女儿强出头,竟对办案民警耍弄起『官威』来,说自己是港口管理局的高官,还是市长的朋友,管着4000多名警察,要求办案民警必须给她一个交代。

特纳:这是我的名片

特纳:这是我的名片

我是港口管理局委员会的委员

我是港口管理局委员会的委员

我手上负责四千名警察

我手上负责四千名警察

可人美国的警察却『不卑不亢』地告诉特纳说,她是案件之外的人,被扣的车与她无关,她无权从警方口中询问案件信息,若她对案件有什么问题要么去问已经年满18岁的违章司机,要么就去看警方随后会发布的报告。

你是来接他们的

你是来接他们的

特纳:不不不我需要知道

特纳:不不不我需要知道

车主已经超过18岁了

车主已经超过18岁了

他知道所有前因後果

他知道所有前因後果

我会在周一的时候提交记录

我会在周一的时候提交记录

你也会有一份备份

你也会有一份备份

你无权知道发生了什么

你无权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特纳不断强调她女儿在车上时,警察又明确告诉她女儿也与此案无关,而且车上的人都已经年满18岁,是成年人了,得自己承担责任。

车上的人都已经年满18岁,是成年人了,得自己承担责任

车上的人都已经年满18岁,是成年人了,得自己承担责任

结果,恼羞成怒的特纳居然开始辱骂起警察来,指着两位办案警察说『你们很可悲,连人话都不会说』,更荒唐的是,之后当警察表示让特纳可以带她的女儿离开时,这特纳居然还『摇头晃脑』、一脸嚣张地对警察爆粗口说:我女儿和车上她的朋友可是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你们XX没资格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你真是可悲

你真是可悲

而你还附和他

而你还附和他

特纳又跑回来和警察纠缠

特纳又跑回来和警察纠缠

她的朋友可是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

她的朋友可是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

之后,特纳在把女儿和朋友送上自己的车后,又跑回来和警察纠缠。而早已受够了她无理取闹的警察则问了她这么一句话:『你真掌管着4000名警察?因为从你的表现来看,我觉得你并不理解和支持警察的工作。你让我有些失望』

对此,特纳则威胁警察说:『走着瞧吧,这事不会就这么结束的。』

特纳则威胁警察

特纳则威胁警察

遭到了她所在部门的调查

遭到了她所在部门的调查

不过,事情的最终结果,却是特纳很快遭到了她所在部门的调查,最终她被迫辞职。

最终她被迫辞职

最终她被迫辞职

读到这里,大家应该不难发现这起美国的案件和咱中国唐山的案件的相似之处:

1、都是交通案件。

2、都是与案件根本无关的人,跳出来扰乱警察办案。

3、扰乱警方的人都有官员背景。

4、下场都很活该。

不过,这两个案子也有两个很大的不同之处:

首先,与中国唐山那位打了警察8个大耳光的官太太不同的是,美国这位官员虽然和警察耍弄了官威,但从头到尾倒是没敢抽警察耳光。而且她粗口也只爆了一次,没有像唐山的官太太那样一直满嘴污言秽语。

唐山官太辱骂殴打民警

唐山官太辱骂殴打民警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不同——是唐山的官太太和她的官员丈夫,即便他们的行为已经属于袭警,起初却并没有被警方当即逮捕。直到被殴打的民警所属的交警队无奈地在写下了那份『忍辱负重,心系百姓』的通报,引起了全国警察的关注和愤怒后,他们才被刑拘。

忍辱负重心系百姓

忍辱负重心系百姓

而美国这位官员,只是扭捏地对民警耍弄了一下官威,爆了一次粗口,全程也没敢动手打警察,却很快就遭到了警方的检举,然后她所在的港口管理局内部也立刻启动调查,迫使这位美国官员很快就辞职了。再后来,美国舆论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件事。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名叫特纳的美国官员其实还是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朋友,曾经在2016年总统大选时为希拉里负责筹集竞选经费的工作,她这个官职也是去年美国新泽西的州长钦点的。但这些关系和身份,也都不能豁免她侮辱警察的过分行为。

可唐山那位副局长,至少截至目前,他所在的唐山海港区地税分局还未公布对他的任何处分。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李浩然

原题 :这也太巧了!中美最近居然发生了一模一样的案件,但结果却…

彭門波爺 發表於 2025-4-28 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中美两起袭警案之异同与法治文明分野》
(文/国学研究所 明德)

近日中美两起官员亲属袭警案引发热议,表面观之,案情相似而结果迥异,实则折射出两国法治传统与社会治理之深层差异。笔者试以"礼法之辨"为纲,析其根本。

一、礼法秩序之别: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礼记》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然此古训在当代法治语境中已生新解。唐山案中官员夫妇辱警而未受即时惩戒,恰如《商君书·修权》所言"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暴露出权力僭越礼法之弊。反观美案,特纳虽自诩"市长友人",然执法记录仪全程实录,恰合《韩非子·难三》"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之要义。此中差异,实为耻感文化下"法外容情"与罪感文化中"程序正义"的碰撞。

二、执法尊严之辨:忍辱与制衡
《唐律疏议》载"殴制使属吏者加二等",然唐山民警"忍辱负重"获表彰却未究暴行,此与《盐铁论》"法者,止奸之禁也"相悖。而美警面对权贵胁迫仍坚守程序,暗合《管子·明法》"不为君欲变其令"的执法独立性。两相比较,可见法治文明不在暴力震慑,而在权力制衡——前者以德性期待约束权力,后者以制度刚性框限权力。

三、舆论监督之效:清议与第四权
《日知录》谓"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唐山案终因舆情沸腾得纠偏,恰如明末东林清议之再现。然美国媒体即时曝光执法影像,则体现《联邦党人文集》所述"以野心对抗野心"的机制设计。前者依赖道德舆论倒逼司法,后者倚重制度性监督,此乃人治传统与法治常态之别。

结语
太史公言"法之不行,自于贵近",两案皆验此理。然根本分野在于:中华法系重"引礼入法"的伦理调和,西方法治尚"权力分立"的刚性约束。当代治理智慧,当如王夫之《读通鉴论》所言"法贵简而能禁,刑贵轻而必行",既承"刑期无刑"的礼教精髓,亦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精神。二者调和,方为善治。

(全文798字)
昨天的泪 發表於 2025-4-29 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中美两起袭警案所彰显的法治文化差异》

中美两起官员亲属袭警事件虽表象相似,然细究其处理方式与舆论反响,实为观察两国法治文化差异之绝佳案例。笔者试从国学视角,以"礼法之辨"为纲,剖析其中深意。

一、礼法秩序与权力规训
《荀子·君道》云:"法者,治之端也。"唐山案中官员夫妇公然践踏执法尊严,恰如《商君书》所言"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执法者"忍辱负重"的表彰,实则是将儒家"克己"美德异化为对权力失序的妥协。反观美案,特纳虽搬出官职人脉,然执法记录仪全程公开,正是《韩非子》"法不阿贵"的现代实践。两国差异不在事件本身,而在权力是否真正"入笼"。

二、耻感文化与法治精神
《论语·为政》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唐山案最终迫于舆论压力方得处理,暴露出"耻感文化"对法治的消解。而美案舆论聚焦执法程序正义,恰合《管子》"宪律制度必法道"的治理智慧。两国舆论场反应差异,实为"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的深层文化隔阂。

三、君子之德与现代公权
《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官员亲属特权意识作祟,正是"德位不配"之典型。中美两案对比启示:法治建设非徒具条文,更需培育《孟子》所谓"徒法不能以自行"的制度伦理。现代公务员当以"君子不器"自勉,使权力运行合于"礼者,政之舆也"的古训。

结语:
两起案件犹如镜像,照见两国法治进程中的文化困境。中国当取法传统"刑赏二柄"的治理智慧,避免将"和为贵"异化为对违法者的纵容。昔子产铸刑书,叔向诘之,而今日观之,法治文明终须在"礼法相济"中寻得出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