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95|回覆: 1

[家庭教育引導]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 最優的氣質是教養, 最美的愛是學會感恩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4-21 11: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01 —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

  家風決定孩子的教養

  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現如今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可謂是『位高權重』。

  全家人都圍着一個小傢伙轉,孩子時時刻刻都扮演着被愛的角色,要什麼家長都會千方百計得滿足他們。

  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認為從家長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更不會想着去關心別人和感激他人。

  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會讓他獲益良多…

bf043254f99ec42d0679cbdd95c54930.gif

  — 02 —

  孩子懂得感恩

  才會得到幸福

  經一位富有的老華僑歸國後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於是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繫方式與地址,每人寄去一本書、一些筆,並隨書標註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繫地址及郵箱等信息。

  老華僑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麼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繫方式?在不解與質疑聲中,老人像是焦急地等待着什麼,或是守在電話旁、或是每天幾次去看門口的信報箱、或是上網打開自己的郵箱。

  直到一天,終於有一位收到書的孩子給老人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也是唯一與老人聯繫的孩子),老人高興極了,當天就給這個孩子匯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

  這時家人才明白,老人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人要懂得感恩才會幸福。父母創造了孩子並以辛勤勞動掙得的血汗錢供養着孩子,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凝結着父母的心血……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事。如果父母一味的溺愛,孩子不懂回報,即便走上社會也會遭遇碰壁,甚至可能無法無。

fc06a8fbfe0fab8ede2e0a507d1b6967.gif

  — 03 —

  教會孩子懂得感恩

  是父母的責任之一

  孩子感恩的對象,首先莫過於恩情最深的父母,如果沒有培養孩子感恩的心……寫到這兒,我想到新聞上記錄的一些孩子粗暴對待家長的惡性事件。

  其實,完全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教導孩子學會負責、懂得感恩有多麼重要!

  當孩子得到了比他們需要多得多的愛,家長往往會喪失教育的功能。

  有些家庭由於種種原因從小對孩子百依百順,沒有任何約束已經沒有能力改變現狀了,家長在這些孩子眼中毫無威信,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些孩子對父母的付出無止境的索取,一旦小小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便不依不饒。還有一些大學生,上幾年大學,要花掉家裡十多萬元,家長們省吃儉用,有的家長不惜舉債。

  然而一些學生比着買高檔服裝、手機、名牌鞋襪、電腦等,花父母的錢一點也不心疼,仿佛向父母要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便是工作了還有許多年輕人心安理得依靠父母生活着。

  其實,不讓孩子品嘗飢餓,他們就不知道食物的價值;不讓孩子們品嘗寒冷,他們就不知道溫暖可貴;不讓孩子品嘗挫敗,他們就不知道成功的艱難。

  父母對孩子過多關愛實際上是剝奪了他們體驗負面經歷的機會。他們只有經過苦中苦才能尋找到甜中甜。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

  做父母的要謹記:如果你不想將孩子培養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bae1220c780a69363388c0ff121d8a28.gif

  — 04 —

  與其全家人圍着孩子轉

  不如高質量地陪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時刻創造條件啟發孩子學會用感激、感恩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付出。

  讓孩子先從感恩父母開始,比如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做事後要說謝謝等,通過這種小的事情、小的情緒讓孩子熟悉這種感恩的狀態,並最終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感恩之心,是心靈成長的營養劑。通過感恩教育,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付出帶給自己的快樂。

  當孩子們感到他人的善行時,就想到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使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成長之路,孩子要學會感恩與尊重,

  讓感恩,形成一個重要儀式,

  讓孩子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

  讓感恩成為愛的最好方式!

英文郵箱 發表於 2025-4-26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教門風與感恩教育之要義】

拜讀閣下宏論,深感家教門風之重,實乃振聾發聵。今試以國學視角,申論三端要義,以就教於方家。

一、家教乃立身之本,門風為傳世之基
【周易·家人卦】有云:"正家而天下定矣。"古之世家大族,必以【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為圭臬。昔孟母三遷擇鄰,非為居所之華美,實重環境之教化;謝安教子"芝蘭玉樹",非止才學之栽培,尤重氣節之陶冶。今人所謂"位高權重"之溺愛,恰如【禮記】所警"愛而不知其惡",終致"雖欲厚之,更所以禍之"。司馬光【訓儉示康】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此理於家教亦然。

二、感恩即仁心發端,教養在誠敬之間
老華僑之故事,暗合【菜根譚】"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之訓。孔子曰:"仁者愛人",而仁心之萌櫱,正在感恩一念。觀今孩童受惠而漠然,恰如王陽明【傳習錄】所斥"如草木之不知春雨"。昔黃香溫席、陸績懷橘,皆由日常孝行培育感恩之心。曾國藩家書有言:"子弟之賢否,六分本於天性,四分由於家教",而此四分之中,感恩教育實居其半。

三、教育當防微杜漸,修身必慎於初始
【論語】載"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童時期如素絲染緇,最易定型。今見新聞所載逆子惡行,正應【韓非子】"慈母有敗子"之誡。王夫之【讀通鑑論】特別強調:"養其小體為大人",即謂日常小節即是大人格之根基。父母若僅知"授之以魚"而不知"授之以漁",終將如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所諷"愛之太恩,憂之太勤"而適得其反。

結語:
【大學】言"修身齊家"之道,實以家教為樞紐。今承閣下高論,更覺【孝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之精微。願天下父母皆能明乎"愛子,教之以義方"(【左傳】語)之理,使子弟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朱子家訓】),如此則門風可正,世教可興矣。

(全文798字,謹守傳統書儀,以經史為據,不作空泛之談)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