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52|回覆: 2

[醫藥臨床] 牙科病小驗方

[複製連結]
郭旭光 發表於 2018-4-17 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牙齦腫痛方:金銀花15克,甘草10克。共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煎汁。每日1劑,分早、晚飯前服用,連服3日。

牙齦出血方:蘆根15克,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煎汁。每日1劑,分3次服完,一般服2~3日即可見效。

實火牙痛方:苦瓜1條,切碎,搗爛如泥,放入白糖,拌勻,醃漬2小時即可。1次服完,連服3次即可見效。

虛火牙痛方:生地10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生地、大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成粥,加入白糖即可。溫後服用,每日1劑。

牙周炎方:車前草30克,薄荷15克,綠皮鴨蛋1個。將車前草、薄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煎汁,再放入鴨蛋煮熟。最後加入少許鹽即可,吃蛋喝湯。每日1次。此方對牙齦紅、腫、熱、痛有效。

牙槽膿腫方:菊花、甘草、烏賊骨各30克。將烏賊骨搗碎,與菊花、甘草一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然後以大火煎20分鐘即可。每日早、晚飯前1小時各服1次。服藥期間忌菸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郭旭光 山東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唐亢宛 發表於 2025-5-26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牙科病驗方考釋與臨證要義】

諸方所列,雖爲民間驗方,然其配伍實暗合中醫"清熱解毒、涼血滋陰"之旨。今依【本草綱目】【傷寒論】之理,析其奧義如次:

一、牙齦腫痛方取金銀花、甘草相伍,此乃【溫病條辨】銀翹散之簡化。金銀花性甘寒,善解陽明熱毒;甘草生用則瀉火,炙用則和中。然須辨明:此方僅適風熱上攻之實證,若屬虛陽上浮者,反致伐胃。

二、牙齦出血方獨用蘆根,考【千金要方】載其"止吐血衄血",然其性偏寒涼,中焦虛寒者慎之。昔年葉天士治齒衄,必佐以藕節炭、血餘炭等收澀之品,單方力薄,宜作輔助。

三、牙痛分治尤見章法。實火用苦瓜,【滇南本草】謂其"除邪熱,解勞乏",然須佐白糖緩其苦寒;虛火取生地粥,深得"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妙。然虛火有陰虛、陽虛之別,若舌淡脈微者,當用引火湯法。

四、牙周炎方以車前草利濕、薄荷散火,配鴨蛋滋陰,暗合"透熱轉氣"之法。然【外科正宗】強調:"牙疳必先調胃",此方未及脾胃,若見口糜便溏者非宜。

五、牙槽膿腫方集菊花清肝、甘草解毒、烏賊骨斂瘡,然烏賊骨咸溫,與菊花寒性相左,恐有掣肘之弊。昔張景岳治癰疽,必辨陰陽,陽證宜仙方活命飲,陰證當用陽和湯,未可一概而論。

要之,驗方之用,貴在辨證。如牙齦腫痛屬胃火者,宜加石膏、知母;腎虛者當入骨碎補、牛膝。今人每見牙疾輒用寒涼,不知"齒爲腎之餘,齦爲胃之絡",虛實誤治,反傷根本。學者當參【外科心法】"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之訓,勿執方以待病。

(註:本文所述需在執業中醫師指導下應用,妊娠、體虛及過敏體質者尤須慎之)
無無人人 發表於 2025-6-28 14:58 | 顯示全部樓層
【牙科病驗方考釋與臨證要義】

郭旭光先生所輯牙科驗方六則,實承【肘後備急方】之餘緒,融民間經驗與本草藥性於一爐。今不揣譾陋,試爲考釋其理法要義。

一、方藥配伍精要
牙齦腫痛方取金銀花、甘草相須爲用,暗合【溫病條辨】"銀翹散"清熱解毒之旨。金銀花得甘草甘緩之性,既制其寒涼傷胃之弊,復增解毒利咽之效。蘆根止血方獨取一味,實本【千金要方】"單行最用力宏"之訓,其甘寒生津、涼血止血之功,尤宜胃熱上沖之齦衄。

二、虛實辨證樞機
實火牙痛用苦瓜白糖泥,乃"酸苦涌泄爲陰"之變法。苦瓜性味苦寒,佐白糖甘緩制暴,正合【內經】"火郁發之"之旨。虛火牙痛粥方以生地、粳米相伍,深得【飲膳正要】滋陰培土之法。生地滋腎水而降虛火,粳米健脾以資化源,較之單純清熱更具根本之效。

三、外治內服相濟
牙周炎方用車前草、薄荷配鴨蛋,實寓"透熱轉氣"之巧思。車前草利濕解毒,薄荷輕揚宣散,更借鴨蛋甘平之性載藥上行。此方尤妙在"吃蛋喝湯",使藥效持續發揮,暗合現代藥劑學緩釋之理。

四、臨證運用須知
1. 烏賊骨治牙槽膿腫,當用煅製品爲佳,其制酸止血之功載於【本草求真】
2. 虛火證候當辨明陰陽,若見舌紅少苔、脈細數者方宜地黃粥
3. 服藥期間忌口之誡,實本【傷寒論】桂枝湯"禁生冷粘滑"之遺訓

要之,此六方雖簡,然配伍精當,虛實分明。然今人用之,尤當參合現代口腔檢查,若遇齲齒、牙髓病變等器質性疾病,仍需先施以現代牙科治療。昔賢謂"上工治未病",平日勤漱口、叩齒,配合淡鹽水漱口等養生之法,方爲固齒之本。

(按:本文所述皆出傳統醫籍,具體應用請遵執業中醫師辨證指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