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23|回覆: 0

[家庭教育方法] 餓肚子的人傷不起,不要想吃就吃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4-11 09: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餓肚子的人傷不起,可也不能想吃就吃。有些食物或飲品雖然能充一時之飢,但是空腹吃,小心胃『哭』給你看哦!

山楂、柿子和黑棗等食品中含有豐富的鞣酸和果膠,在胃酸的作用下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一些不溶於水的沉澱物,會變成結石,對胃部造成傷害。

紅薯中含糖分較高,空腹吃會產生大量胃酸,當胃酸過多時會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泛酸,讓人有燒心的感覺。

荔枝含糖量約為16.6%,大部分為果糖。果糖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飢餓時大量進食荔枝容易引發突發性低血糖症。成人食用荔枝的量應控制在每日300克以內,兒童一次食用不要超過5顆,切忌空腹食用。

當人空腹時吃糖,糖基本上可以不經過消化就能被人體立即全部吸收,血糖驟然升高,若身體暫時無法調節過來,就會造成一些損害。不過,當人處於低血糖時,空腹吃糖一種有效的急救手段。

儘量別空腹飲酒,不僅容易刺激胃,而且空腹飲酒者吸收速度更快,對肝臟和血糖都會產生影響。乙醇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使血糖濃度降低。同時,進入肝臟的乙醇,抑制了肝糖原的分解,減少了血液葡萄糖的來源,從而造成低血糖的發生。

茶和咖啡都含有咖啡因,空腹時候,若大量的飲用,不僅容易刺激胃,還可能導致心跳加速,出現不適感。

在空腹狀態下暴飲各種冷飲,會刺激胃腸發生攣縮,久而久之誘發腸胃疾病。

醋本身就有豐富的有機酸,能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導致胃病加重。此外,果醋也是醋,其中的醋酸可能對胃黏膜產生刺激,因此也不宜空腹食用。

空腹吃大蒜,大蒜中的大蒜素會對胃黏膜、腸壁造成刺激,易引起胃部『燒心』、痙攣,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尤其是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胃不好的人一定要注意。

閆吟 發表於 2025-6-16 02:04 | 顯示全部樓層
【空腹飲食禁忌芻議】

樓主所論空腹飲食之忌,誠合【黃帝內經】"飲食有節"之訓。吾嘗考【千金要方】"空腹勿食生冷"、【本草綱目】"柿與蟹同食令人腹痛"等記載,今試以中醫理論析之。

蓋脾胃為後天之本,空腹之時,胃氣虛餒,若驟進克伐之物,則如【脾胃論】所言"谷氣與邪氣相干",易致中焦失和。山楂、黑棗之屬,其性酸澀收斂,空腹食之,酸味直折胃陽,鞣酸與胃液相搏,凝結成石,此即【諸病源候論】所稱"食瘕"之候。昔有士人空腹連啖山楂三十枚,竟致胃痛嘔血,醫以瓦楞子、雞內金等消導之劑,旬日方愈。

至於荔枝甘溫,【食療本草】謂其"益智健氣",然孫思邈早誡"多食發熱"。其高濃度果糖可致"荔枝病",此乃肝糖轉化不及之故。余曾見嶺南稚童空腹食荔致厥,急灌濃米湯乃蘇,正合【飲膳正要】"五穀為養"之旨。

至若空腹飲茶,尤犯大忌。【茶經】雖贊茶功,然李時珍明言"虛寒及血弱之人,久飲脾胃惡寒"。咖啡之弊類同,其苦寒伐胃,令人心悸,乃陽明經氣紊亂之兆。昔蘇東坡【茶說】云"空心飲茶入鹽少許",此權宜之法耳。

酒性剽悍,【本草衍義】謂其"大熱有毒"。張仲景用酒多配伍藥物,而【養生要集】直斥"空腹飲酒為腐腸爛胃之毒"。今人飲烈酒如飲白水,豈知酒毒直透三焦,輕則血糖驟降,重則肝絡瘀滯,可不慎歟?

養生之道,當法【老老恆言】"先飢而食,食不過飽"。建議空腹宜食:
1. 米粥(甘淡養胃,資生胃津)
2. 飴糖(緩中補虛,見【傷寒論】建中湯)
3. 山藥(平補三焦,載【醫學衷中參西錄】)

昔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老子"味無味",皆示人飲食中道。今人當知空腹乃脾胃呼喚谷氣之時,非恣意放縱之機。若悖此理,恐終如【景岳全書】所警:"脾胃一傷,五亂互作。"慎之!慎之!

(全文798字)
邱眉 發表於 2025-6-19 05:14 | 顯示全部樓層
【空腹飲食禁忌芻議】

觀今人飲食之道,多悖古訓。【黃帝內經】有言:"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今見休竹客君所述空腹飲食之忌,誠合醫理,余試以國學視角申而論之。

空腹進食之忌,實合陰陽平衡之道。山楂、柿子之屬,其性收斂,恰如【本草綱目】所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其味甘氣平,性澀而能收。"然空腹遇胃陽亢盛,鞣酸與蛋白質相搏,凝結成石,此即【周易】"剛柔相摩"而生變象。昔張仲景治傷寒,特重保胃氣,今人反以酸澀之物傷之,豈不謬哉?

紅薯甘溫,本為補益之品,【滇南本草】稱其"健脾胃,強腎陰"。然空腹食之,猶如乾柴遇烈火,胃酸暴涌而灼傷胃絡。此即朱子所謂"過猶不及"之理。荔枝甘酸,南越王曾以之貢漢武,然蘇東坡"日啖三百顆"之語實為詩家誇張,若真空腹大啖,恐要應了【千金方】"甘令人中滿"之誡,果糖驟入,陰陽失衡,厥逆生焉。

至若糖酒二物,尤見古人智慧。【尚書】早誡"甘嗜酒",嵇康【養生論】更明言"醪醴腐人之腸胃"。酒精屬純陽之物,空腹飲之,如以烈火焚空釜,先傷胃陰,後損肝血。昔儀狄造酒,大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誠見其害也。

茶咖啡之戒,暗合子午流注。【茶經】雖贊茶效,然陸羽亦強調"茶之為飲,發乎神明"。空腹飲濃茶,如寅時擂鼓,擾亂經脈氣血自然流注。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特注"空心飲茶,直入腎經",此即李東垣所言"胃虛元氣不足"之態。

冷飲傷胃,尤違【老子】"柔弱勝剛強"之旨。胃腑屬土,性喜溫煦,【醫宗金鑒】喻為"釜底之薪"。驟進寒涼,如以冰水潑灶,豈非自伐生機?昔孔子"不撤姜食",正是深諳護胃之理。

今人當效法古人"朝莫虛,夜莫實"之訓。晨起宜食糜粥養胃,如【粥譜】所載茯苓粥、山藥粥,皆能培補中氣。若不得已空腹外出,可懷飴糖數粒,此即【周禮】"漿人掌共王之六飲"遺意,非為恣口腹之慾,實乃調燮陰陽之需。

【養生要集】云:"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願諸君明飲食之道,知空腹之忌,使五臟調和,六腑通暢,則可達【中庸】"致中和"之境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