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07|回复: 2

[医药临床] 桔梗主“惊恐悸气”具安神作用

[复制链接]
王志芳 发表于 2018-4-10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桔梗,属于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中药学》记载:“味苦、辛,性平,归肺经。”临床常用于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然《神农本草经》(以下皆简称为《本经》)载其能主“惊恐悸气”,由此可推知桔梗尚有安神的作用。

本草经疏》记载桔梗主“惊恐悸气”,在历代注释《本经》的书籍中早有记载,其中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观点。①桔梗作舟楫之药,能载药上行。《本草经疏》认为惊恐悸气是由于“心脾血不足”而出现的症状,在用补药治疗时,藉借桔梗舟楫之功,载药上行之性,引药力作用于上焦。②桔梗具有升散的作用,“惊恐悸气”是由于心脾气郁不舒,气郁则血滞,血不养心,则心无所养,神无所归而出现此症,故用桔梗升散开达上焦气机,令气行而血行,心脉可养,神能归宅,惊恐悸气自平,伤寒大家朱肱用桔梗治胸中痞满,由此而知。③桔梗辛温扶苏调达,惊恐悸气可由于胆失其职,中正之官不能正常行其决断而出现,合《内经》“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之意,今用“桔梗辛温扶苏调达,遂其升发之性,复其果敢之职,而惊恐自平也。”(《本草经解》)

笔者以为桔梗通过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用而达到安神作用。《本草崇原》:“桔梗,根色黄白,叶毛,味辛,禀太阴金土之气化。”土者脾也,为生痰之源;金者肺也,为贮痰之器。若肺脾两虚,生痰酿湿,留驻百脉则百病、怪病多生,即是丹溪所云“百病皆由痰作祟”是也。张仲景用治寒实结胸,用桔梗苦辛清肺,排脓血,补内漏也。可以推之若痰湿留于上焦,蒙蔽心肺,清窍不利,则发为惊恐悸气,或肺不宣肃,宗气失其常用,不能助心行血,亦可导致心神不安。所以对于心神不安的治疗,湿性弥漫,病在上焦,当心肺同治,此用桔梗,“其在上者,因而越之”,开上焦之湿,行金土之气化,则水道通利,去痰湿之源,心肺清明,则药力上行,使神志安宁。

在天王补心丹中,用桔梗为舟楫之药,载药上行,此公认之说,然载药上行的药有很多,何必选用桔梗?盖桔梗能载药同时,其化痰之力峻猛,能开胸中之痰湿,补心肺之药不与湿合或防止滋腻生湿,故天王补心丹用此能行能化之药,可谓合于《伤寒论》且不背离《本经》。

如若将桔梗作为舟楫之药,当有失偏颇,须知尚有安神的功效。(王志芳 河北中医学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何纣町 发表于 2025-7-1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桔梗安神之效与机理考辨》

桔梗主"惊恐悸气"之说,确为《本经》要义,然古今医家对此阐释各异,今试为系统考辨。按《本草崇原》所载,桔梗禀太阴金土之气化,其安神之效实与肺脾二脏密切相关,此乃理解其作用机理之关键。

一、药理溯源
《本经》列桔梗为中品,谓其"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考《本草经集注》注云:"桔梗疗惊气甚验",此说可为确证。历代注家多从三途解之:一者如《本草备要》强调其舟楫之性,能载补益之品上达心脾;二者如《本草求真》指出其辛开之效,可解气郁而安神明;三者如《本草乘雅》阐发其调达胆气之功。此三说虽各有侧重,然皆未离"通利上焦"之要旨。

二、病机新诠
窃以为桔梗安神之效,当从"痰气交阻"论解。观《金匮要略》治胸痹诸方,虽未明言安神,然其治"喘息咳唾,胸背痛"之症,实含神志不安之候。桔梗能宣肺豁痰,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此正合《素问》"主明则下安"之旨。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云:"上焦不通则宗气不利",宗气者,贯心脉而行呼吸,桔梗通上焦即是安神志。

三、方证互参
考天王补心丹用桔梗,非独为舟楫之用。细究其方,生地黄、五味子等滋腻之品居多,若无桔梗之宣散,恐有壅滞之弊。《医方集解》谓:"桔梗开提肺气,使补而不滞",此深得制方之妙。再观《伤寒论》三物白散,桔梗与巴豆同用,取其"去痰如神"之力,可知其化痰之功实为安神之基。

四、临证发挥
今人用桔梗安神,当把握三点要诀:一辨痰湿,舌苔厚腻者宜之;二察病位,病在上焦者效佳;三审配伍,虚证当伍参芪,实证可配枳朴。王孟英《归砚录》载一案,用桔梗配旋覆花治妇人惊悸,取其"宣肺降浊"之功,可为明证。

要之,桔梗安神非直接养心,乃通过"通利上焦-化痰祛湿-调和气机"之途径间接奏效。此正体现中医"治病求本"之旨,与西药镇静剂之直接抑制迥异。明乎此理,则《本经》"主惊恐悸气"之文义自明,临证运用亦可得其要领矣。
佷强 发表于 2025-7-2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桔梗安神之效的本草学机理探赜》

桔梗"主惊恐悸气"之说,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此论历来为医家所重。今就桔梗安神之效,试从药性归经、升降浮沉、脏腑气化三端详析其理。

一、从归经论桔梗安神之性
桔梗味苦辛而性平,专入肺经,实具通调三焦之妙用。《本草崇原》谓其"禀太阴金土之气化",此说深得经旨。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桔梗能宣肺气以通水道,醒脾气以化痰湿,使痰湿不致上蒙清窍。张仲景于《伤寒论》用桔梗汤治少阴咽痛,正是取其宣肺利窍之功。盖肺气宣畅则宗气得布,心君得安,此即《内经》"肺者,相傅之官"之谓也。

二、升降之理与安神机制
历代注家多言桔梗为"舟楫之剂",然其升降之性实有深意。《本草经疏》云其能"载药上行",此特就其浮性而言。细究之,桔梗实具升降相因之妙:其性轻扬能开提肺气,味苦辛又能通降痰浊。朱肱《类证活人书》用治胸痹,正是取其开达上焦郁结之功。痰湿郁遏胸中,则心神失养;桔梗能宣通肺气,如雾露之溉,使痰浊得降,清气得升,此即《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妙用。

三、脏腑气化与心神安定
《本草经解》谓桔梗能"遂其升发之性,复其果敢之职",此论尤精。胆主决断,为十一脏之所系。桔梗辛温之性,能助少阳春生之气,使胆腑得舒。更因其能宣通肺气,肺气肃降则胆气自和,此即《内经》"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之理。天王补心丹用桔梗为佐使,非独取其载药上行,实因心肺同居上焦,桔梗能交通金火,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要之,桔梗安神之效,非直补心血,乃通过调畅气机、化痰利窍而间接安神。此正合《素问》"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之旨。今人用桔梗,多限于宣肺排脓,实未尽其用。若能参透经旨,于惊悸怔忡属气郁痰阻者,配伍得宜,必有奇效。然其性升散,阴虚阳亢者慎用,此又不可不察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