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59|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如果您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火爆教育圈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4-3 11: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

『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try ignorance!』——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4925555c819c7bbc29a4b2bed49d13bc.jpg

是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整个社会都在给人们讲述这样一个奋斗努力的故事,告诉所有人你不努力就一定不行,事实上,谁都清楚,当下不努力有多爽!

干嘛非要熬夜写那些永远写不完的作业,早早躺下多好!

干嘛非要成千上万砸钱进辅导班,用来旅游多好!

干嘛非要逼孩子努力搞得关系紧张,安逸呆着多好!

任何年龄的人都会在放纵中找到欢愉,哪怕是病危严重的病人,也会因为偷偷的抽支烟而窃喜。他甚至在拿生命放纵,可这种放纵就是很爽!

好的,不努力,不逼孩子学习,快快乐乐傻玩,把学习的时间用来打游戏,用来旅游,这么一对比,那些整天陪孩子学习上课,在学习上跟孩子死磕的家长相比,简直是天堂一样的人生。

可是,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每个家长要付出总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前期过得越省心、约偷懒,后期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投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本文值得老师和家长们深思!

孩子的幸福来自于什么?

提到幸福这么哲学的东西,事实上有些难辨,但我们不得不提一提,毕竟这是所有父母的终极目标。

什么高学历、好工作、高收入等等,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是父母希望孩子幸福的心意,那什么真正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呢?

很多作家都有过诠释和解释,如果你阅读的足够多,你会发现,幸福一定跟两个指标密切相关——尊严和自由。

尊严不用讲了,与一个人的德行和社会地位密不可分,光是德行好并没用,你所处的阶级会深深影响到你得到的尊严,这是阶级的定律。

自由呢?人都有自由意志,但是这个社会给你的自由是有限的,财富和地位决定了很大程度的自由,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

你去网上看看,年轻人面对那些『二十岁就看到死的职业和人生』、『面对社会中的冷眼』、『面对我们口中的平凡人生的时候』,是有多么的不满和无助。

当一个年轻人因为一纸简历就遭遇了别人几十倍的失败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

76bbd64067476a7690ce001441f9d8d8.jpg

越无知的人,越会为自己找借口

还记得那个道出社会真相的文科状元吗?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而像我这种父母都是外交官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句句扎心,多少人开始对现实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感慨出身,却也被它们蒙蔽住眼睛,看不见现实的另外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就拿这个当借口,说认命吧,反正努力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总有另外一部分人,在这个还看不清未来的现实里,还在抛头颅,还在洒热血,还在上演热血屠龙的故事。

那一部分坚持的人,从这段看不见未来的现实里脱颖而出,到了现实的另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面,命运有很多漏网之鱼,有很多机遇之门敞开,有无数的希望精灵追随。

就像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的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只要你还在努力,人生就有无穷的可能。和时间竞争,在概率中突围,做上帝手中的漏网之鱼。

无知,让人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世界

之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不知道被人说了多少年,很多人觉得,『北大毕业又怎么样,还不是去卖猪肉?我小学毕业,也一样卖。』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叫陆步轩,而有一个叫陈生的人,最先发现了他的厉害之处:

『一个档口,自己一天卖1.2头猪,这已经算相当了不起了;而这小子居然一天能卖12头猪,太厉害了。』

陈生后来和陆步轩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再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陆步轩和陈生双双身家过亿。

无独有偶,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去衡山县当了一名村官,很多人嗤之以鼻:

『一定是在耶鲁混不下去了,不然怎么可能去当一个村官呢?我大字不识一个,我也能去当一个村官。』

后来,秦玥飞利用自己在耶鲁的人脉资源,启动『黑土麦田』项目。利用在耶鲁学到的金融知识,引入资本和营销团队,发展村里的商务产业。于是,他成了中国最美的村官。

有一篇文章写:读了985/211,你才知道读书无用论是骗人的,985/211这些人,不仅有能力有实力进入更好的企业、平台,即使是在毫无门槛的卖猪肉、卖花生瓜子这个行业,他们也有很大概率能做的更加出色。

所谓读书无用论,所谓名校毕业生素质不行,都是考试机器,其实都是非常极端的例子。

而无知的人,最喜欢扯虎皮当大旗,用极小概率的事件,去为自己辩护,并以恶意揣测他人。

不要把学习看得过于功利

那么,教育和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为了拿高分?考大学?不,绝对不是这样。至少,不只是这样。

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大学文凭,开启顺风顺水的世界。

读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混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和你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再精致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颜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读过的书、写过的字,都会逐渐积累在你的身体里,变成你的财富。

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鲜活,手机屏幕之外,自有一番万水千山;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在无涯的知识海洋面前,再大的烦恼,也只是沧海一粟。

就算最终你跌入繁琐,洗尽铅华,面对同样的工作,你会有不一样的心境;面对同样的家庭琐事,你会有不一样的情调;培养同样的后代,你会有不一样的素养。

这,就是世界对努力学习、重视教育的人最大的奖励。

努力很累,教育孩子很累,陪伴孩子成长很累。但这一切一定是值得的。别怕累,别怕时间多,别怕贵,也别怕麻烦。

每一种选择都有代价,千万别尝试无知的代价,会很惨。

591425752 發表於 2025-6-5 03: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教育投资与无知代价之辩证关系》
(文/国学堂主)

德里克·博克之言,实乃深谙《周易》"蒙以养正"之要义。今人常叹教育成本高昂,却鲜思无知代价之巨,此犹《孟子》所讥"缘木求鱼"者也。

一、教育者,立身之基也
《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喻教育之功,非谓其费,实言其要。今有家长以"放纵即快乐"为教,此乃《韩非子》所诫"慈母败子"之象。观历代家训,颜之推《颜氏家训》特重幼教,言"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盖因教育之效,必待岁月而后见。

二、无知之代价,非止物质
《论语》载孔子"困于陈蔡"犹弦歌不辍,正因圣贤深知"君子忧道不忧贫"。今之青年若因简历受挫而怨怼,恰如《盐铁论》所言"不患贫而患不安"。无知所损,非惟稻粱之谋,更在精神之困顿:
1. 认知之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的进取心丧失
2. 处世之艰:难悟《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的智慧
3. 生命之隘:不解《庄子》"井蛙不可语海"的局限

三、教育投资之本质
王阳明《传习录》云:"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真正的教育投资,当如《朱子家训》所言"读书志在圣贤",其回报有三重境界:
短期:得"格物致知"之能(《大学》)
中期:具"穷则独善,达则兼济"之度(《孟子》)
长期:臻"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论语》)

四、幸福之真谛在明明德
《尚书》言"克明峻德",此即尊严之本源。而自由之真义,非放纵之乐,实为《易经》"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修为。文科状元所谓"寒门难出贵子",恰证《吕氏春秋》"流水不腐"之理——教育正是打破阶层固化的活水。

结语:
《三字经》开篇即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之费,实为保此本性不堕于物欲之海。昔范仲淹"划粥断齑"而勤学,终成"先忧后乐"之志。今人若只计教育成本之重,何异《战国策》所言"惜寸阴而弃尺璧"?须知《增广贤文》有训:"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此中三昧,愿天下父母深思。

(全文798字)

[注]本文以经史子集为据,贯通四书五蒙,揭示教育乃"明明德于天下"之根本。无知之代价,非止物质匮乏,更是精神境界的永世沉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