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34|回復: 2

[中医理论] 舒肝化癥汤

[複製鏈接]
杜娟 發表於 2018-3-29 11: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周信有(1921—2018年)男,汉族,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5克,茯苓9克。

功效:舒肝解郁,活血化癥,清解祛邪,培补脾肾。

主治: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3丸。

方解:湿热夹毒,邪毒留连,是各种病毒性肝炎致病的重要病因,正气虚损,免疫功能紊乱、低下,是发病的重要病机,肝失调达,气滞血瘀,又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因此,本方组成采取解毒化湿、补虚、祛瘀三法合用的治疗原则,通治各种病毒性肝炎。方中以柴胡调达肝气;茵陈、板蓝根、茯苓等清热利湿,抑制病毒;当归丹参、莪术等养血调肝,和血祛瘀,以扩张肝脏血管,增强肝内血液循环和增加肝脏血流量,从而起到改善肝脏营养及氧气供应,防止肝脏细胞损害、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以防肝病的发生发展,并促使肝病恢复;党参、白术、黄芪、女贞子、五味子等为扶正补虚之品,人参、白术、黄芪健脾益气,而有利于血浆蛋白的提高,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其中五味子酸收入肝,使转氨酶不致释放出来,从而起到降酶作用。上药配伍,全面兼顾,起到中药处方综合作用和整体调节作用,这是运用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大优势。

加减:有湿热证候或瘀胆现象的,方中茵陈可重用40~60克,以利于清利湿热,再加赤芍、栀子,是出于祛瘀利胆的目的;虚羸不足严重的,偏于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肉桂以温补肾阳;偏于阴虚酌加生地、枸杞等以滋补肾阴。对于肝硬化代偿失调,血脉瘀滞、阳虚不化所出现的腹水,根据去菀陈莝、温阳利水的治则,在重用补益脾肾和活血祛瘀之品的基础上,尚须酌加理气利水之品,如大腹皮、茯苓皮、泽泻、白茅根等,如此标本兼治,有利于腹水消除,恢复肝脏代偿功能。

按语:舒肝化癥汤,系撷取茵陈蒿汤、四逆散、逍遥散、枳术丸、保元汤、当归补血汤等诸方之长,并结合临床经验加减化裁而成。(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 杜娟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杨懿轩 發表於 2025-6-8 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舒肝化癥汤》方义阐微与临证思辨
周信有先生乃当代中医肝病大家,其创制之舒肝化癥汤熔解毒、补虚、祛瘀三法于一炉,深契《内经》“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旨,今试析其精妙。

一、组方机理与法度
此方以“肝主疏泄”“肝体阴用阳”为理论根基,针对肝炎“毒、瘀、虚”交织之病机特点,构建三维调治体系:
1. 解毒祛邪:取茵陈、板蓝根为君,茵陈禀少阳春生之气,《神农本草经》谓其“主风湿寒热邪气”,板蓝根清热解毒,二者相须为用,直折湿热疫毒。现代研究证实,此二药可显著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契合“伏邪”治法。
2. 活血消癥:当归、丹参、莪术构成“活血铁三角”,当归养血和血,丹参“功同四物”而兼凉血,莪术破血行气,《本草备要》载其“消瘀通经”,三药协同改善肝微循环,逆转肝纤维化,暗合“通补兼施”之妙。
3. 扶正固本:参、术、芪健运中州,女贞子、五味子补益肝肾,尤以五味子之酸收,既合“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辅行诀》)之经义,又能调节免疫,降低转氨酶,体现“治肝实脾”的预防医学思想。

二、临证化裁要点
周氏强调“证变法亦变”,其加减法尤见功力:
湿热瘀胆:茵陈加量至40-60克,佐赤芍、栀子,此乃取法《伤寒论》茵陈蒿汤与栀子柏皮汤之义。赤芍“专泻肝火”(《药品化义》),能改善胆汁淤积,现代用于瘀胆型肝炎效佳。
阴阳虚损:阳虚加淫羊藿、仙茅,此二味乃“二仙汤”主药,温而不燥;阴虚投生地、枸杞,仿一贯煎滋阴柔肝。
水鼓重症:加用大腹皮、茯苓皮等,然必以“补脾肾、活血脉”为本,谨守“见水不治水”之训,避免西药利尿剂样伤正之弊。

三、学术特色管窥
此方集中体现周氏“复方多法”的学术思想:
1. 病证结合:既承袭传统辨证论治,又吸纳现代病理认识,如用丹参改善肝血流、五味子降酶,展现“衷中参西”智慧。
2. 动态平衡:解毒不伤正,补虚不恋邪,祛瘀不耗血,三法比例随证调整,深得“和法”精髓。
3. 三级预防:对肝炎-纤维化-肝硬化进程进行全程干预,体现“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

周信有先生此方,非唯治肝之良剂,更为示人以“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之活法,学者当于加减变化中体味其圆机活法。
感到四四 發表於 2025-6-14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舒肝化癥汤方义阐微与临证思辨》

周信有先生所创舒肝化癥汤,深契《内经》"肝主疏泄"之旨,融贯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训,乃集六十年临证心法而成。此方构建于"毒、虚、瘀"三元病机体系,其组方之妙,实得中医"和合"思想真髓。

一、君臣佐使章法森严
方中柴胡为君,取"木郁达之"义,《本草纲目》谓其"引清气而行阳道",现代药理证实其柴胡皂苷能调节肝细胞膜稳定性。茵陈、板蓝根为臣,既合《神农本草经》"主风湿寒热邪气"之论,又具抗病毒之效,尤妙在茵陈剂量可随证增至60克,暗合"药随证转"之活法。当归、丹参、莪术构成活血铁三角,当归养血和血,丹参"功同四物",莪术破血消癥,三药合用,恰如《血证论》"旧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要义。

二、补泻同施标本兼顾
党参、白术、黄芪建中州之气,深得东垣脾胃学说精要。女贞子、五味子滋水涵木,五味子酸收之性,非独降酶,实有"敛肝熄风"之妙。此方尤重"三因制宜":湿热盛则重用茵陈加赤芍、栀子,取茵陈蒿汤意;阳虚加淫羊藿、仙茅,宗景岳"阳中求阴";阴虚添生地、枸杞,法丹溪"滋阴降火"。至若腹水已成,更佐大腹皮、茯苓皮等,既承《金匮》"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之训,又合现代利尿保钾之理。

三、现代应用启示
临证运用时需注意:①转氨酶升高者,宜保持五味子15克基础量;②肝纤维化指标异常,可增莪术至12克;③HBsAg阳性者,板蓝根可酌加至30克。然须切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莪术等破血药需慎用,可改泽兰活血不伤正。

此方之精妙,在于构建了"解毒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化瘀不损络"的治疗框架,较之单纯抗病毒或保肝疗法,更显中医整体调节之优势。周老曾言:"治肝如抚琴,弦紧则缓之,弦松则紧之。"舒肝化癥汤正是这般调弦妙手,其组方智慧,足为后学津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