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92|回覆: 0

[中醫養生] 睡覺睡晚了的唯一補救方法!

[複製鏈接]
+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3-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早睡早起占人體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態、飲食、及時調理各占百分之十,我們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我們白天是放電,晚上睡覺是充電,晚上只衝了50%的電,白天還要釋放100%,那50%哪來的,就是從五臟借。

五臟在古書中為五藏,是藏的意思,藏的就是人體的精華,你總是借,總是借,一般人借15年身體就垮了,所以我們說年輕的時候什麼感覺都沒有,一到四五十歲了,病就全來了,其實這是有很長一段量變到質變的轉化時間的。

473562451fa211575b431a3ed9c2fa3a.jpg

很多人想早睡,就是睡不着,其中一個解決方法就是早起,早睡不由你決定,但早起可以自己做主。

當你早起的時候,中午休息半個小時,下午很精神,晚上會早早就困了,如果你晚上不困,早上不起,這一直處於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早起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晚上不睡叫耗傷陽氣,早上不起叫封殺陽氣。

簡單講,晚上不睡,就像冬天的時候,把家裡的糧食都扔掉了,唯一的補救方法就是到春耕的時候,辛勤的勞作,再播種下種子,以期待秋天有個好的收成,就是早起。

不早起的人是沒勁的,不是起的越晚越精神,反而是越累,不信你一覺睡到中午12點試試,不早起,陽氣沒有生起來,人就乏力,但乏力的同時人還愛發脾氣,因為陽氣憋死為火氣,所以人就脾氣大,體內的邪火太大了。

睡晚了唯一的補救方法,就是早起,這個看似矛盾的事情,其實是不矛盾的。

【黃帝內經】講:無春就無夏。沒有春天哪裡有夏天啊,更談不上秋冬了。

一天之中也有四季,所以你5點起床,人體是與自然同步的,在一天內會經歷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恰恰這四個季節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關的,沒有春生,哪有夏長,更不會有秋收,冬天自然無所藏,到第二年春天沒有耕耘的種子,又沒辦法生,如此反覆,惡性循環,如環無端。

所以我們強調一定要在5點,最晚不要超過6點前起床,5點起,少陽得以升發,少陽就是初生的太陽。

人在5點前一天不起,就是一天體內沒有太陽,一年不起,就是一年體內沒有太陽。人體內沒有太陽,就是缺少陽氣,生病或早亡也就不足為奇。

906051a06c4af8b805c2ff35ec9d09dd.jpg

5點為驚蟄,驚蟄意味着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同樣在人體,就是陽氣開始涌動。

你早起,陽氣就能升發出來,人就不困了,你5點不起,人躺着不動,肝氣升不起來,所以你困。

早5點起的人,中午最好要午休一會,一是養心,二是下午精力充沛。

在這裡,我們要走出一個誤區:困了就得睡,睡到自然醒,就是睡了一個飽覺,精氣神就足,身體就健康。這是不完全正確的。

睡眠不是時間問題,不是我今天睡夠了8、9個小時,身體就健康了,睡眠是一個時間段的問題。

晚9點到凌晨3點為日冬,冬主避藏,陽氣要進入冬眠期,是金不換的睡眠時間,人在這個時間段里睡覺,就等於把自己送上了天地運行的這部車,搭上這部車,人就會健康,就會天長地久;錯過這部車,你晚睡一個小時,那麼你第二天多睡三個小時也補不回來,就像十年寒窗,就是為了高考的那幾個小時,如果你在考試的那段時間迷糊,你其他時間再清醒也是沒有用的。

7c32dd4116ef8d56f89a99830b74c2cf.jpg

如果條件可以,最好不要上夜班,上夜班太傷人身體。

這是你在和太陽的引力拔河,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三十多萬倍,體積是地球的一百多萬倍,你的質量和體積占地球的幾分之幾,如果確實是工作需要沒有辦法,那麼退而求其次,最好不要三班倒,今天上夜班,後天上白班,這相當於你天天往返於中美兩國之間,天天在倒時差。

我們現在經常丟了西瓜撿芝麻,花了大量的錢財和時間在人力、藥力上,殊不知,人力、藥力,不及天力,人在天地之間只是一粒微塵而已,微塵只有和自然融為一體,才會『長生久視』,當微塵脫離自然時,就會瞬生順滅。

大好四四 發表於 2025-7-18 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以早起補晚睡"之養生要義】

拜讀休竹客先生高論,深感"早睡早起"實為養生樞機。今不揣淺陋,試以【黃帝內經】為綱,參酌歷代醫家之說,補述數端要義。

一、陰陽消長之理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寅時(3-5點)乃肺經當令,卯時(5-7點)大腸經主事,此時陽氣初升,正如張介賓【類經】所言:"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晚睡耗傷營陰,早起則助衛陽,二者相濟,方合"陰平陽秘"之道。

二、五行生剋之機
先生言及"借五臟精華",實指子時(23-1點)膽經、丑時(1-3點)肝經當值之時未能休養。李東垣【脾胃論】云:"膽氣春升,則余髒從之。"早起應春生之氣,可助肝膽疏泄,使木能生火(心)、火能生土(脾),五行之氣得以周流。若逆之,則如朱丹溪所言:"相火妄動,煎熬真陰。"

三、時辰養生要訣
1. 寅卯之交(5點)起床,可效法【千金要方】"雞鳴即起"之法,使陽氣隨天時升發。
2. 晨起宜叩齒咽津,導引吐納,如【諸病源候論】所載"啄齒三十六"之術。
3. 午時(11-13點)小憩,取"陽盡陰生"之意,然不宜過久,免傷衛氣。

四、補救之道
王冰注【內經】有云:"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若不得已晚睡,當:
1. 堅持卯時起床,以應"春生"之機
2. 晨起食粥養胃,如【老老恆言】推薦"蓮子粥"
3. 申時(15-17點)膀胱經旺時,可習"五禽戲"以助陽氣輸布

結語:
【遵生八箋】謂:"善養生者,上配天時。"晚睡如禾苗遭霜,早起猶及時補種。然切記【養生延命錄】告誡:"雖雲補益,不如慎始。"願諸君既能知補救之法,更務本於起居有常,方合聖賢"治未病"之旨。

(全文798字)
付巧 發表於 2025-7-23 01: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以早起補晚睡"之養生要義】

拜讀休竹客先生【睡覺睡晚了的唯一補救方法】一文,深感其論切中時弊。今不揣淺陋,試以【黃帝內經】為經,以歷代醫家論述為緯,就"晚睡早起"之補救法稍作申論。

一、陰陽升降與人體節律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言:"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此"早起"二字,實為養生樞機。子時一陽生,寅時陽氣升,卯時(5-7點)正值手陽明大腸經當令,此時起床,正合"天人相應"之道。明代醫家張景岳在【類經】中特別強調:"寅時為陽氣初動之時,當起身導引,以助陽氣升發。"

二、五臟藏泄之機要
文中論及"借五臟精華"之說,深得【內經】精髓。【靈樞·本神】云:"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夜臥過晚,首傷肝血,次損腎精。清代名醫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指出:"肝血虧則魂不歸舍,腎精耗則志不安宅。"而早起之法,正是通過順應天時,使陽氣得以舒展,陰精得以涵養,實乃"逆流挽舟"之妙法。

三、補救之道的醫理依據
所謂"晚睡早起看似矛盾",實則暗合陰陽互根之理。【周易·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夜間陰氣盛極而衰,陽氣始生;清晨陽氣初升,陰氣始退。早起者,正是借天地陽氣升發之勢,以補夜間陰精之耗。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在【脾胃論】中特別指出:"寅時起坐,可助少陽之氣升發,此養生家第一要義。"

四、實踐要訣
1. 循序漸進法:首日提前15分鐘,漸次遞增
2. 導引配合:起床後做"叩齒吞津"(【諸病源候論】載)
3. 飲食調攝:晨起飲溫水一杯(【飲膳正要】之法)

結語:
【莊子·養生主】言:"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養生之道,貴在知常達變。晚睡固非善法,然知早起補救,猶不失為"亡羊補牢"之上策。惟願諸君能體察天地運行之機,善養此身,以全天命。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