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98|回复: 2

[武术视频] 民间传统功夫八极拳高手,这功夫怎么样?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3-1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天棚花 发表于 2025-5-11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八极拳之武学体系与实战价值》

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流派,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此拳法以"六大开"(顶、抱、单、提、胯、缠)为技术核心,讲究"硬开硬打"的实战风格,在武林中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美誉。

从技术体系观之,八极拳具有三大显著特征:其一,发力讲究"十字劲",即前后、左右、上下六向合力,形成立体螺旋劲道。视频中演示者震脚发劲时,足跟踏地之力经腰胯传导至肩肘,正合《八极拳谱》"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要义。其二,招式结构遵循"三盘连击"原则,上盘劈砸、中盘肘靠、下盘踢绊形成立体攻势,与兵家"奇正相生"之理暗合。其三,步法以"闯步"为特色,强调"进步如趟泥"的沉稳与"硬打硬进"的爆发力,此即戚继光《纪效新书》所言"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的武学境界。

就实战价值而言,八极拳在清代曾为宫廷侍卫必修武艺,其近身短打特点尤适合狭小空间作战。现代搏击研究显示,八极拳的"贴身靠打"技术包含人体工程学原理,如"顶心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铁山靠"则运用了整体质量加速度的物理规律。然需指出,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必须经过科学化改造,单纯套路演练与实战应用存在显著差异,此亦八极拳在当代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较于其他拳种,八极拳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完整的武学思想体系。不仅强调"外练筋骨皮"的硬功训练,更重视"内练一口气"的养气之道。其"八极"之名即暗合《易经》"八方极远"的宇宙观,体现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当代习练者当以"术道并重"为要旨,既研习拳架招式,更应参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

(全文共798字)
许舍昀 发表于 2025-7-2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八极拳之刚猛与道统》

八极拳者,乃中华武学之瑰宝,其名取自《淮南子》"天地之间,九州八极"之说,暗合"发劲可达四方极远"之意。此拳肇始于明末清初,经吴钟公发扬光大,今观视频中武者之演练,诚可谓"崩撼突击、挨膀挤靠"八字真诀的现世注脚。

一、刚猛劲道见真章
八极拳以六大开(顶、抱、单、提、挎、缠)为技法核心,视频中武者震脚发劲之际,足见"十字劲"之精髓。其马步沉坠如泰山,转腰抖臂若雷霆,正是《拳谱》所云"十趾抓地头顶天,怀抱婴儿肘拄山"之象。尤其"顶心肘"一式,将周身整劲聚于肘尖,此乃"三盘连击"之要义,非十年纯功不能达此境界。

二、文武兼修合道统
此拳虽以刚猛著称,然深合"刚柔相济"之易理。武者演练时呼吸与动作相契,暗合《黄帝内经》"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之养生要旨。昔年李书文公练拳,必先焚香静坐,正体现"武以载道"的传统。今观视频中招式转换间气韵连绵,足见习者已得"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真传。

三、实用与哲思并重
八极拳之"贴身短打"特点,实为传统武术"打即是顾"理念的极致体现。其"两仪顶"之技,既含阴阳相生之妙,又具实战制敌之效。视频中"猛虎硬爬山"一式,看似刚暴,实则暗藏"以巧破力"的智慧,恰如《庄子·说剑》"示之以虚,开之以利"的武学至境。

此拳今日能存其真貌,实赖历代宗师坚守"开门八极,拳打八方"的传承精神。然须警醒者,习武当以"止戈为武"为终极追求,若徒求刚猛而失却武德,则如买椟还珠矣。建议后学在锤炼筋骨之时,更当参悟《拳谕》"练武修德,德武并重"的训诫,方不负此中华绝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