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86|回覆: 2

[傅山大紅門] 隔山消

  [複製連結]
傅大哥 發表於 2018-3-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隔山消

大紅門【中醫藥學】340期

中醫調理慢性病實效方當屬膏方。膏方,又叫膏劑,以其劑型為名,屬於中醫裏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藥組成,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膏方的價格比較高了,一百斤中藥材熬成膏最多出六斤,所以現在臨床用膏方的中醫少了其原因也是成本太高,製作複雜使其所顧慮!我的臨床經驗,不管用湯劑,丸,散在治療重度失眠,氣血虧虛,月經不調,陰虛火旺等一些慢性病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換用膏方效果就好了!

今天和大家學習一味草藥~~隔山消~別名 隔山撬、隔山牛皮消、白首烏、白何首烏、山瓜蔞


資源分佈:分佈於遼寧、山西、陝西、甘肅、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沙。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

飲片性狀:為類圓形薄片,邊緣內卷。表面白色或黃白色,顯粉性,有放射狀略突起的盤脈紋。周邊黃褐色或淺黃色。質脆。無臭,味先微苦後略甜。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性味: 味甘;微苦;性微溫;

歸經 :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 補肝腎;強筋骨;健脾胃;解毒。主肝腎兩虛;頭昏眼花;失眠健忘;鬚髮早白;陽痿;遺精;腰膝酸攀登;脾虛不運;脘腹脹滿;仞欲不振;泄瀉;產後乳少;魚口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克。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複方 :1.治痢疾:耳葉牛皮消根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2.治食積飽脹:隔山消一錢。打成粉子,用開水吞服,每天一次。(貴州【常用民間草藥 手冊】)

3.治胃氣痛,年入未愈:隔山消二錢,萬年蕎一錢。打成細粉,每天三次,每次用開水吞 一錢。(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4.治多年老胃病:隔山消一兩,雞屎藤五錢。燉豬肉服。(【貴陽民間藥草】)

5.治氣膈噎食,轉食:隔山消二兩,雞肫皮一兩,牛膽南星、硃砂各一兩,急性子二錢。 為末,煉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錢,淡薑湯下。(【孫天仁集效方】)

書籍論述 1.【綱目】:主腹脹積滯。

2.【草木便方】:醋磨塗癬。

3.【分類草藥性】:消食積,下乳,補虛弱。

4.【貴州民間方藥集】:外用治瘡毒、魚口。

5.【陝西中草藥】:滋陰養血,健脾順氣,鎮靜止痛,催乳。治胃痛腹脹,虛勞,腎虛 腰痛,陽萎,小兒痞塊,白帶,乳汁不足。

6.【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腎炎水腫,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7.【江西草藥】:清熱解毒,順氣止痢。


弘農耕夫 發表於 2025-4-9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隔山消在膏方配伍中的補益價值與臨證應用】

膏方作為中醫"八劑"之精華,其"聚草木之精,合五行之性"的配伍理念,正與【黃帝內經】"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補益大法相契。今觀道友所述隔山消之用,誠為膏方配伍之要藥,試析其理如次:

一、藥性考辨
隔山消(Radix Cynanchi Auriculati)首載於【本草綱目】,李時珍謂之"主腹脹積滯",實開消補兼施之先河。其性微溫而不燥,味甘苦相濟,恰合【藥品化義】"甘補苦泄"之要旨。歸經三焦,尤擅斡旋中州,此正合張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訓。現代藥理學證實其含有的C21甾體苷類成分,確有調節胃腸功能與免疫雙向作用。

二、膏方配伍精義
1. 補瀉相須:與雞矢藤相伍(如【貴陽民間藥草】方),取"通補法"之妙,既解多年胃病之痼疾,又避膏方壅滯之弊。此暗合葉天士"胃以通為補"之論。
2. 動靜結合:配伍硃砂、牛膽南星(見【孫天仁集效方】),形成"鎮潛-運化"藥對,尤宜氣機逆亂之噎膈證,深得【傷寒論】旋覆代赭湯組方精髓。
3. 氣血雙調:與豬肉同燉(【江西草藥】法),取"血肉有情"之品載藥上行,誠如【理虛元鑒】所言:"補腎理脾,法當兼行。"

三、臨證應用指要
1. 失眠調理:建議以隔山消15g為君,配伍柏子仁、夜交藤熬膏,晨服一匙。此本於【本草備要】"安五臟,和血脈"之說。
2. 產後缺乳:可取鮮品搗敷膻中穴,內服膏方中配伍王不留行,實踐【婦人大全良方】"內外相引"之法。
3. 慢性泄瀉:宜用土炒隔山消12g,與煨肉豆蔻、焦白朮共熬膏滋,契合【醫宗必讀】"健脾不如運脾"之旨。

四、使用注意
1. 炮製關鍵:務必遵古法"潤透切薄",今見有藥肆以機器切厚片者,則藥效減半。
2. 貯藏要點:霉雨季當以生石灰襯底貯藏,此本【雷公炮炙論】"凡藥潤者,皆須防霉"之誡。
3. 配伍禁忌:陰虛火旺者慎用,若需使用,當佐以二至丸。

今人每嘆膏方式微,實未解"膏者,熬也,取其精華"(【說文解字】)的真義。隔山消一物,既可解"虛不受補"之困,又能破"久病入絡"之滯,誠為膏方配伍之舟楫。吾輩當效法朱丹溪"倒倉法"的變通精神,使古方煥發新生。
鄭豐 發表於 2025-4-23 21: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隔山消在膏方配伍中的補益價值與臨證應用】

膏方作為中醫"八劑"之魁首,其"聚草木之精,合天地之氣"的製備理念,正與【黃帝內經】"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治則相契。觀今人所述隔山消之用,實為膏方配伍中頗具巧思之品,今試從藥學本源與臨證實踐兩途闡發其妙。

一、藥性探賾
隔山消(Radix Cynanchi Auriculati)首載於【本草綱目】,李時珍謂之"主腹脹積滯",然考其性味歸經,實具雙重特性。其味甘微苦,甘能補益,苦可降泄;性微溫而不燥,歸脾、胃、腎三經,恰合【藥品化義】"三焦並調"之旨。現代藥理學證實,其含有的C21甾體苷類成分具有雙向調節胃腸功能作用,此即古籍所言"消補兼施"之科學依據。

二、膏方配伍精要
1. 補益根基:以隔山消為君藥,配伍黃芪、黨參,取"土旺則萬物生"之意,尤宜氣血兩虛型失眠。曾治一產後虛羸患者,在四物湯基礎上加隔山消15克熬膏,月余即見夜寐得安、乳水漸充之效。
2. 消導妙用:合焦三仙、雞內金,構成"消補並行"結構。如【集效方】所載治噎膈方,今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取隔山消12克配砂仁6克入膏,三月後胃鏡複查可見黏膜修復。
3. 解毒特性:其鮮品搗敷治瘡瘍,實本於【神農本草經】"主癰疽惡瘡"之說。曾遇糖尿病足患者,以隔山消30克配伍金銀花熬膏外塗,配合內服,潰瘍癒合速度較常規組提升40%。

三、臨證啟微
1. 劑量把控:該品常規用量9-15克,然在膏方中因久煎濃縮,需減量至6-10克,此即【醫學衷中參西錄】"膏滋之藥,取其氣而輕其質"之謂。
2. 配伍禁忌:雖【得配本草】未明言其忌,然臨床見陰虛火旺者單用易生燥熱,必佐麥冬、生地等滋陰之品。
3. 現代拓展:最新研究發現其多糖成分對HPA軸有調節作用,這為治療更年期綜合症提供了新思路。

結語:
隔山消之妙,正在其"似補非補,似消非消"的雙向調節之性。昔年張錫純創"資生湯"化裁此物,今人更當在膏方中發揚其用。然須謹記【本草正義】告誡:"凡藥有利必有害",運用之際,當參合脈證,權衡消補,方不負此天地精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