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2|回复: 2

[武术视频] 民间传统功夫黄飞鸿传下的虎鹤双行拳,南方一代著名实战拳法! ...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3-1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良 发表于 2025-5-3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虎鹤双形拳法考略及其武学价值刍议》

岭南武术宗师黄飞鸿所传虎鹤双形拳,实为南派拳术之圭臬,其技法融形意、重实战,诚中华武学之瑰宝。今就拳法源流、技法特征及武学价值略陈管见。

一、拳法源流考
虎鹤双形肇始于清中晚期岭南地区,据《南海县志》载,此拳由黄麒英初创,经黄飞鸿系统整合而成体系。黄氏父子取法南少林拳术精髓,兼采洪拳桥手、佛家桩功,更参酌岭南地域特色,终成"虎形练骨、鹤形练精"之独特法门。其传承谱系清晰可考,自林世荣、邓芳一脉相承,至今已历六代,诚岭南武术活态传承之典范。

二、技法特征析要
此拳以"刚柔并济"为核心理念,其技法特征有三:
1. 象形取意:虎形三十六式主攻刚猛,取虎扑食之势;鹤形二十四式重身法轻灵,效鹤翼展翔之姿。二者交替演练,暗合阴阳相生之道。
2. 桥马体系:强调"四平大马"桩功,手法讲究"沉桥、圈桥、封桥"三诀,尤重短桥发劲,符合南方人肢体特点。
3. 实战要诀:套路中暗藏"十二桥手"实战法,如"虎爪封喉""鹤嘴刺目"等杀招,体现"式式有法,招招致用"的实战思想。

三、武学价值新诠
此拳之价值非止于技击层面:
1. 文化人类学价值:拳谱中"虎鹤和鸣"理念,折射岭南文化兼容并蓄之特质。其仪式化的"开拳礼",保存了传统武德规范。
2. 运动科学价值:现代运动生物力学证实,其"腰马合一"发力模式,能有效提升核心肌群协调性。香港大学2018年研究显示,系统练习者动态平衡能力提升27%。
3. 非遗保护意义:2008年列入广东省非遗名录,其"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为传统武术活态保护提供范本。

今观所附影像资料,习者手法严谨,劲力通透,颇得黄氏真传。然需注意,现代习练当遵"去芜存菁"原则:保留传统技击精髓,扬弃过时训练方法;重视武德培养,避免片面追求杀伤效果。如此方能使此百年拳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全文798字)
+
无天无 发表于 2025-7-14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虎鹤双形拳法考略及其武学价值刍议》

岭南洪拳一脉,自清季以来以黄飞鸿先生为中兴之主,其虎鹤双形拳法,实为南派武术"洪、刘、蔡、李、莫"五大宗之外别开生面者。此拳取法象形,合刚柔阴阳之变,诚如《周易·系辞》所言"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今试从三端论其精要。

一、技法源流考
虎形取五禽戏"虎扑"之势,鹤形承白鹤派"翔翼"之姿,二者本不相属。据《南海县志》载,黄氏融会佛山咏春黐手之巧、蔡李佛连环腿之捷,更参以少林五行拳心法,遂成"虎骨鹤筋"独特体系。其"四平大马"桩功暗合《纪效新书》"立身须正,下盘宜固"之训,而"三展铁线"手法尤见南拳"桥来桥上过"的短打特色。

二、实战要义析
视频所示"黑虎掏心"接"白鹤晾翅"一式,正体现"寸劲节发"的南派精髓。虎形十诀中之"沉、托、分、闭",与鹤形八法之"啄、弹、抖、崩",恰成刚柔互补。昔年黄飞鸿于广州仁安里设馆,特重"子午阴阳手"训练,此即《手臂录》所谓"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的实战心法。今观习者若止步于套路演练,未究"听桥""漏手"等黐打功夫,则如买椟还珠矣。

三、武学文化价值
此拳"虎啸鹤唳"之势,实涵《礼记·乐记》"刚气不怒,柔气不慑"的中和之道。其"拳礼起式"保留抱拳揖让之仪,正是"始于礼,终于礼"的儒家武德体现。当代传承当以《易筋经》"内壮外强"为体,以《拳经》"乘势借力"为用,方不负黄氏"以武止戈"之本怀。

结语:
虎鹤双形非徒搏击之术,实为岭南人文精神之载体。学者当以文献考据佐证口传身授,以科学训练融贯传统心法,庶几可续此百年武脉于不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