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2|回复: 2

[武术视频] 民间传统功夫凶悍的铁砂掌,这位师傅的功夫真强悍霸道!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3-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hocoba 发表于 2025-5-4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铁砂掌之刚猛与武学修为之要义》

铁砂掌乃外家功夫之典范,其刚猛霸道之表象,实为"以形炼气,以气化神"的武学至理。观此视频中师傅掌力开碑裂石,非徒恃筋骨之强,实暗合《易筋经》"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旨。今试从三端论之:

一、刚柔相济的武学本质
铁砂掌虽列"少林七十二艺",然其修炼必遵"三分练七分养"之道。明代武学典籍《手臂录》有云:"掌功之极,必返于柔。"视频中师傅出掌如雷霆,收势似垂柳,恰印证《太极拳论》"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之要义。其掌面茧厚如铁而指节灵活,正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明证。

二、循序渐进的修为次第
此技修炼须经三候:初时用药汤浸手(常见方剂含红花、桃仁等活血之品),继以沙袋砥砺,终至击打铁砂。《少林拳谱》载:"百日筑基,千日小成。"视频中师傅掌风凌厉而不见滞涩,显已臻"刚中有柔,柔中寓刚"之境。然须警醒者,今人多慕其威而强练伤身,此乃《黄庭经》所诫"欲速则精散"之弊。

三、武德修养的终极追求
《春秋左传》言:"武,止戈为武。"铁砂掌之霸道终须以"仁"为归。昔年郭云深半步崩拳冠绝天下,然其《能说形意拳经》特重"练武先修德"。视频中师傅演示后合掌为礼,正是传统武术"以武证道"精神的体现。清代武学大家苌乃周在《苌氏武技书》中强调:"艺成而养之者,圣也。"此言可为所有习武者镜鉴。

结语:
铁砂掌之威,实乃中华武学"由术入道"的具现。学者当知其刚猛在外而仁厚在内,明《周易》"刚健中正"之义,方不负传统武术"强身卫国,修身养性"之真谛。今人若只慕其形而不究其神,则如买椟还珠,殊为可惜。

(全文798字)
jz214 发表于 2025-6-2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铁砂掌之刚猛与武学修为之要旨》

铁砂掌一术,实为中华武学外家功夫之典范,其刚猛霸道之表象下,实蕴藏深厚武学哲理。今观视频中师傅演练,掌风凌厉,开砖裂石,诚可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孙子兵法·军争》),然吾辈当以国学视角,究其本末,明其要义。

考铁砂掌源流,可溯至少林七十二艺。明代程冲斗《少林棍法阐宗》已载"掌功须从柔化刚"之要诀。此术非徒恃筋骨之强,实乃"刚柔相济"(《周易·系辞》)之体现。习者须经三阶修为:初以药洗浸,中以沙袋砥砺,终能收发自如。视频所见开碑裂石之功,正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六十四章)之明证。

然铁砂掌之真谛,不在炫技逞强。昔年孙禄堂先生有云:"武功至极处,皆是道术。"掌法之刚猛,实为"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之修行。每日千次击打,非但练其掌,更在磨其志。观视频中师傅运掌时气息沉稳,眼神专注,恰合《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之境。此般修为,岂止于皮相功夫?

今人常见铁砂掌辄叹其凶悍,却未察其中"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之戒。真正掌法大家,必明"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四章)之理。昔年李小龙创截拳道,即悟"以无法为有法"之旨,铁砂掌修至化境,亦当如是。视频中师傅演示后从容收势,方显"刚健中正"(《周易·乾卦》)的武者风范。

吾尝见当代习武者,或追求速成而伤其筋骨,或炫技斗狠而失其本心,此皆背离传统武学"内外兼修"之旨。铁砂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在技击之效,更在于通过肢体训练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视频所现,不过沧海一粟,学者当知"登高必自卑"(《中庸》十五章),循序渐进,方得真传。

要之,铁砂掌之霸道表象,实为中华武学"外示刚猛,内蕴中和"的文化符号。学者若能由技入道,以此修身养性,方不负先人创此绝学之本意。若徒慕其表相而穷力伤身,则如买椟还珠,岂不惜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