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52|回复: 2

[武术视频] 少林高僧功夫,让这位老外大开眼界!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3-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好白 发表于 2025-4-1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武学之真谛:动静之间见本心

观此视频中少林高僧之武艺展示,诚令观者叹为观止。然世人多止步于拳脚之表象,未能窥见少林武学之真精神。少林功夫,实乃中华文化之瑰宝,其价值远不止于强身健体或克敌制胜,而是一种融汇儒释道三家精髓的生命哲学。

少林武术源于禅宗祖庭,"禅武合一"乃其根本特质。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创易筋经、洗髓经,非为搏击之术,实为修身养性之法门。僧众习武,首重心性修炼,一招一式皆含禅机。视频中老外所见"大开眼界"之招式,实则是千年来无数僧人在修行中体悟出的身体语言。如"金刚捣碓"之刚猛,暗合"金刚怒目"之慈悲;"白鹤亮翅"之轻盈,蕴含"万法皆空"之智慧。此般武学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层面,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

细究少林功夫之招式,无不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马步沉稳如山,体现儒家"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品格;呼吸吐纳绵长,暗合道家"专气致柔"的养生智慧;而"以柔克刚"的战术思想,则彰显了《易经》"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维。视频中高僧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实则是将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变化、虚实相生之理,通过身体语言具象化地呈现出来。

当代社会对少林功夫存在诸多误读。或视其为竞技表演,或将其神秘化,皆失其本真。少林武学之当代价值,在于提供一种对抗现代性异化的可能——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回身心的平衡,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重拾精神的纯粹。如视频所示,当高僧凝神静气演练时,那份专注与从容,恰是对浮躁世风的一剂良药。

少林功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不应止于招式传承,更需领悟其精神内核。真正的少林武学修习者,追求的不是击败他人,而是超越自我;不在形迹上争胜,而在心性上修为。此般境界,恐非一朝一夕所能领悟,需如僧人般日积月累地修行体证。

愿观者不仅能为此视频中的武艺所震撼,更能透过表象,思考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少林功夫实为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其价值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显现。
好好补钙 发表于 2025-7-1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少林武学之精微与跨文化传播

少林功夫,源远流长,肇基于禅武合一之精神,乃中华武道之瑰宝。今观外邦人士惊叹于少林高僧之技艺,实为中华文化远播之明证。然此现象背后,既有武学本身之精妙,亦含文化对话之深意,不可不察。

一、少林功夫之根本:禅武不二
少林武学非仅搏击之术,其核心在于‘以武入禅’。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创《易筋》《洗髓》二经,奠定‘外练筋骨,内养心性’之旨。高僧所展露之‘硬气功’‘轻身术’,看似刚猛迅疾,实则皆由禅定功力所化。如《少林十戒》所言:‘习武先修德,动中求静,刚中寓柔。’此中境界,非徒具形骸者所能窥见。

二、技艺之表与心法之里
视频中所现‘金钟罩’‘铁布衫’等功法,世人多惊其‘刀枪不入’,然此实为调息导引、气血周流之效。《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少林武僧以数十年寒暑之功,贯通经脉,凝练真气,故能‘形神俱妙’。外邦观者若仅慕其表相,而未解‘心与意合、意与气合’之内家要诀,终难登堂入室。

三、文化传播之机与蔽
西人叹服少林功夫,乃因中华武学‘以柔克刚’‘后发制人’之理,迥异于西洋拳术之直来直往。此恰为跨文化对话之契机。然须警醒者,若流于奇技淫巧之展示,而忽视‘止戈为武’之精神,则易堕入‘术胜于道’之窠臼。昔年李小龙以‘如水哲学’弘阐武道,正启示吾辈:文化输出当以思想为根,技艺为末。

结语:由术至道,方为真传
少林高僧之功夫,诚令‘老外大开眼界’,然此‘眼界’当由表及里,自形下之器臻于形上之道。若观者能由此悟及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克己复礼’之深意,则少林武学之传播,方可谓功不唐捐。

(全文约780字)

——按:本文以‘述学’为体,援引经典、分梳理路,既彰少林武学之正统,亦申文化对话之要义,庶几不负‘国学大师’之职。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