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65|回復: 2

[国画欣赏] 启功先生见其墨竹图赞叹为『天下又一竹』!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3-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610821259f6e15608305c1a1ebf336a.jpg

周楚清

周楚清(1958~ )号松木岭道人。安徽绩溪人。中国当代写意兰竹名家,新安画派传人。现为绩溪县政协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书画家联谊会常务理事。高级画师。龙美文化/书法孔见签约艺术家。少时受徽州文化之长期熏陶,得著名书画家张光多先生启蒙,经其介绍拜于国画大师萧龙士门下。十六岁时萧老在其所作的兰竹图上就有题赞:『楚清画兰,出手不凡』、『楚清作画,笔墨老练,大有可观』。

e001d2caeb850e04145461401d250915.jpg

国画,〖君子之交〗

落款:松木岭道人周楚清写于丁酉新夏

作品尺寸:68×68cm

130c3d08f5d8ff1722e9c0b7d8575acb.jpg

国画,〖山中韵友〗

落款:山中韵友。松木岭道人周楚清丁酉初夏写意

作品尺寸:68×68cm

多年来,兰竹作品十余次参加中国美协、中国文联主办的国家级书画展。1995年应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之邀,作墨兰图三百幅,作为大会礼品赠送给各国来宾。兰竹图在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文联及各地博物馆均有收藏。其兰,格调清新,品味高雅,构图多变,笔姿纵肆,潇洒自如,一任天成。

39a77ee77dfccb003265297806afb00f.jpg

国画,〖竹韵〗

落款:松木岭道人周楚清写于慢慢斋

作品尺寸:68×68cm

其竹,用笔毫放,既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又与现代思维之交融,跨入了当代写笔画家新的探索之路,其作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正如原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胡裕教授为其所题:『泼墨窗前度寂宵,偶成翠竹立风摇。千姿百节妙神气,不让当年郑板桥』。

94c2c9adee2c45894c0c5db4ba5450da.jpg

国画,〖春竹〗

落款:一节一节高青青。松木岭道人周楚清戏笔于慢慢斋

作品尺寸:34×137cm

从事书画创作50年,作品获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并有多件被收藏。其兰竹图曾5次参加省级、3次入选国家及展览,并在首届全国扇子艺术大展中获优秀奖,被国内数家艺术院校国画专业作为优秀临摹师范作品。1995年8月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组委会捐赠国画300幅,获一致好评,中组委颁发荣誉证书。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曾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慈善艺术家』称号。少时拜萧龙士为师,精研兰竹四十三年,曾多次参加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主办的国家级展览。作品、辞条辑入〖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国际书画篆刻大观〗、〖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第五卷等

948b0a2127325609891f863d0b203a3d.jpg

周楚清,国画〖九畹遗韵〗

落款:九畹遗韵。松木岭道人周楚清戏墨

作品尺寸:35×68cm

兰竹图被中南海、中国国家博物院、钓鱼台国宾馆、安徽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收藏!其作品格调雅致、笔墨秀润、意境清新、自成一格!可谓不输古人,不让今人!启功先生生前见其墨竹图赞叹为『天下又一竹』!是当今与张立辰、卢坤峰三足鼎立的写意兰竹名家之一!周大师的作品被各界书画爱好者、收藏家们争相收藏。其收藏意义与升值空间巨大 !


贾衣 發表於 2025-7-10 01:3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周楚清兰竹艺术之"新安风骨"与"板桥遗韵"》

启功先生以"天下又一竹"盛赞周楚清墨竹,此评非虚誉也。余观松木岭道人之作,其兰竹艺术实具双重美学品格:既承新安画派之清峻风骨,复得板桥写意之精神气韵,诚当代文人画之典范。

一、新安文脉的当代诠释
周氏兰竹深植徽州文化沃土,其笔墨中可见新安画派"渴笔焦墨"之遗法。所作《竹韵》以篆籀笔法入画,竹节如金石铭文般劲挺,恰合程邃"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旨。尤可贵者,其构图突破传统"三叠式"范式,《山中韵友》以倾斜取势,于68cm方寸间营造出"万玉森森"的空间张力,此乃对新安前辈渐江"几何式"构图的创造性转化。

二、板桥精神的笔墨新生
胡裕树教授"不让郑板桥"之评,正道出周氏墨竹的写意特质。其《春竹》长卷中"一节一节高青青"的题画句式,显见对板桥"六分半书"书画同源理念的承续。然周氏更以现代构成意识重构传统——竹叶组合借鉴平面设计中的"重复与变异"原理,如《君子之交》中叶片聚散似交响乐章,此即所谓"与现代思维交融"的真谛。

三、文人画格的守正创新
观其1995年为世妇会所作三百墨兰,虽为礼品画却无匠气,反以"笔姿纵肆"保持文人画写心传统。萧龙士早年"笔墨老练"之评,在《慢慢斋》系列中愈见精纯:飞白处见苍劲,润墨处显华滋,将金农"漆书"笔意化入兰叶勾勒,形成"铁线描"与"折钗股"并存的独特语汇。

昔年郑板桥自题画竹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今观周楚清五十年兰竹耕耘,其艺术历程恰如《春竹》题跋"一节一节高青青",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终成"天下又一竹"之气象。此非仅个人成就,实为徽州文脉在当代的生动延续。
陳心華 發表於 2025-7-31 04: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周楚清兰竹艺术之"三绝"品格》

启功先生"天下又一竹"之誉,非虚美也。周楚清先生兰竹艺术,实承新安画派之正脉,得萧龙士"江淮大写意"之真传,更兼徽州文化之滋养,终成"清、劲、逸"三绝品格,诚当代文人画之典范。

一绝在"清"。观其《山中韵友》,兰叶穿插如吴带当风,墨色层次分明若"墨分五色"。新安画派渐江以清峻著称,周氏兰叶承其骨而增其润,构图疏密有致,留白处皆成妙境。张光多先生启蒙时授以"写兰如楷"之法,今观其作,笔笔中锋而气韵流动,恰似徽州民居之粉墙黛瓦,清气逼人。

二绝在"劲"。其竹枝勾勒可见李方膺"铁干铜皮"遗韵,《春竹》中枝节顿挫如金石篆刻,而叶梢飞白处暗含邓石如隶书笔意。尤可贵者,能以水墨浓淡表现竹之向背,郑板桥"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的创作理念,在周氏笔下发展为"时代之竹"——传统折枝构图与现代平面构成相融,胡裕树教授"不让板桥"之评,正谓此也。

三绝在"逸"。1995年三百幅墨兰赠国际宾朋,非匠人所能为。萧龙士早年"出手不凡"之评,已见其性灵。《竹韵》中风雨竹的姿态,既合文同"成竹在胸"之理法,又暗合海派吴昌硕"以书入画"之妙趣。所谓"慢慢斋"者,非作画迟滞,实乃文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从容心境。

昔年戴熙《习苦斋画絮》云:"凡画竹,干如篆,节如隶,枝如草,叶如真。"周氏兰竹之妙,正在于以书骨为基,以诗心为魂。其作品能被毛主席纪念堂等机构收藏,非唯技艺精湛,更因延续了中国文人"比德"传统——兰竹已非寻常草木,实为君子人格之投射。当代画坛能臻此境者,鲜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