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意相生论海外武学现象——析视频所见拳法之要旨》
观此视频中异国习武者所演练之术,实为形意拳之变体,兼取八卦掌步法之妙,可谓"得髓而去形"者。余尝考武术流变之理,此等现象正合《周易》"天下同归而殊途"之旨。今试从三端论之:
一、形意本源与海外流变 此拳架虽稍异传统,然其"三节分明"之要(即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与形意"六合"之道暗合。视频中"劈拳"化用尤为明显,虽外显刚猛过之,然其"起钻落翻"之内劲轨迹未失。昔孙禄堂《拳意述真》云:"形意不过五行为体,十二形为用",今观其"鹰捉"之势,虽步法加大以适西人体格,然"出手如钢锉,回手似钩竿"之意犹存。
二、文化转译中的得与失 其步法圆转处显见八卦"趟泥步"遗韵,然已掺入现代搏击滑步之法。此即《庄子·天地》所谓"机械者必有机事"之变。按程廷华《八卦掌谱》原旨,走转当如"游龙戏水",今视频中步幅虽阔,而"平起平落"之要未失,唯"扣摆"角度稍逊,此乃文化转译中常见"得势失韵"现象。
三、武学传播的现代启示 此案例恰证《礼记·学记》"教学相长"之理。昔年李存义授拳,强调"拳不打力,力不打功,功不打艺",今观习者虽发劲尚欠穿透,然已得"腰如轴立"之要。其"崩拳"化直为弧,实因西人髋部灵活度差异所致,反暗合戴氏心意"收如伏猫,纵如放虎"之变通智慧。
要之,此非单纯模仿,实为"以我之神,化彼之形"的文化再创造。正如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言:"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真正武学传播,终究要经历"由形入神-破神重组-形神再构"三阶段。今观此视频,恰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之中,可为当代传统武术国际化提供有益参照。习武者若能进而研读《内功四经》《苌氏武技书》等典,必能更上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