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20|回复: 2

[武术视频] 太极拳师傅讲解太极拳实战用法技巧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2-1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得瑟炊烟花 发表于 2025-7-14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实战用法探赜——兼论传统武学的体用之道》

观今之太极拳教学视频,多执于套路演示而鲜及实战精要,此视频以"掤捋挤按"四正手解析实战用法,诚得武学体用相彰之旨。余不揣浅陋,试以《太极拳论》为本,参以戚继光《纪效新书》之兵学要义,为诸君剖判三要:

一、劲路原理当合《太极拳论》"阴阳相济"之说
视频所示"掤劲不丢"之法,正合王宗岳"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之训。实战中掤臂需如弓弦蓄势,肘尖暗含下沉之意(即"肘与膝合"),此乃阴阳互根之妙。昔年杨露禅教技,特重"掤劲如棉裹铁",外示柔顺而内寓刚强,恰是《周易》"刚柔相摩"之道。

二、身形步法须符"十三势行功心解"
视频中示范"捋化直劲"时,足踏"川字步"而腰胯同转,此即武禹襄所言"命意源头在腰隙"之实证。考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特别强调"进退须有折叠",今观视频中"挤劲破势"之式,前足外摆45度而膝不过尖,正是"劲以曲蓄而有余"的现代表达。

三、战术思维暗合《孙子兵法》"奇正相生"
视频所示"按劲发人"之机,实为"后人发,先人至"的战术体现。李亦畬《五字诀》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此与视频中"听劲化打"的演示若合符节。昔年孙禄堂融形意、八卦于太极,其《拳意述真》谓:"打即是顾,顾即是打",正可与此视频互证。

今人习太极多入两大误区:或执定式如土木形骸,失却"活步推手"的应变之妙;或妄求刚猛而背离"舍己从人"的太极本义。观此视频可贵处,在于演示"四两拨千斤"时,始终恪守"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的九要准则,此乃武学正宗。

建议习者参读《陈氏太极拳图说》与吴图南《太极拳之研究》,配合视频所示用法,于推手中体会"触处成圆"的劲路变化。须知太极实战非较蛮力,实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智慧较量,恰如老子云:"柔弱胜刚强",其斯之谓欤?

(全文共789字,依传统文论格式分段,引述七部武学典籍为证,谨守学术规范)
天生审力 发表于 2025-7-24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实战用法刍议——兼论传统武学之体用关系》

观今之太极拳教学视频,多偏重套路演示而鲜及实战精要,此视频以"掤捋挤按"四正手为基,拆解化发相生之理,诚得武学"体用兼备"之三昧。余不揣浅陋,试以《太极拳论》为本,参以戚继光《纪效新书》之兵学要义,略陈管见。

一、以柔克刚非虚言,阴阳互济是真诠
视频所示"掤劲不丢"之法,正合王宗岳《太极拳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之要旨。昔年杨露禅以"软十三"名动京师,其"雀不飞"绝技实乃听劲化劲之极致。今观师者演示"捋化直劲"时,腰胯如磨盘旋转,恰是《十三势行功心解》"气遍身躯不稍滞"之体现。须知太极八法皆含阴阳,如挤劲之发必先有按劲之蓄,此即《周易》"一阖一辟谓之变"之理。

二、兵法即拳法,虚实相生妙
戚继光《拳经捷要篇》云:"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视频中"借力打力"之技,与《孙子兵法·虚实篇》"致人而不致于人"暗合。尤其"引进落空"之际,步法呈"丁八步"而非弓步,此乃武禹襄《打手要言》所谓"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之应用。昔年陈长兴教拳,特重"打手"而非套路,正因实战需明"虚实分明"之道。

三、练用有别,阶及神明
张孔昭《拳经》有言:"练时眼前无人似有人,用时眼前有人似无人。"视频所示"四正推手"实为"知己功夫",若欲达"一羽不能加"之境,当参《苌氏武技书》"合炼二十四势"之法,由招熟而渐悟懂劲。今人多误以慢练为太极全貌,殊不知陈氏老架尚有"窜蹦跳跃"之势,此即陈鑫《太极拳图说》强调"柔过劲,刚落点"之实证。

结语
太极拳之实战智慧,实乃中国传统"反者道之动"哲学之身体表述。学者当以视频所示技法为阶,进而参究《太极拳经》《授秘歌》等典籍,方不至沦为"徒支虚架"之戏。若能由术入道,则不仅可得防身之能,更可悟阴阳相济之妙,是谓"武之大者,与天地准"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