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65|回覆: 2

[武術視頻] 少林寺高手講解破解對方持械攻擊

[複製鏈接]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玄木上人 發表於 2025-6-13 01: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少林武學中持械應對之道——以視頻技法為例析】

少林武學素以"禪武合一"為宗旨,其械鬥技法尤重"以靜制動"之要義。觀此視頻所示破解持械之法,實暗合【少林棍法闡宗】"彼械未動,吾意先動"的古訓,今試從國學與武學交融之角度析之。

一、身形步法合【周易】變化
視頻中演示者"斜閃進身"之步,正應【易經·繫辭】"往來不窮謂之通"之理。少林秘傳【拳經】有云:"進步如舟行浪,退步似水歸潭",其側身換位時足踏巽位(東南),恰合八卦方位中"巽為風"的變通之道。此種步法非徒求避鋒,實含"以迂為直"的兵家智慧。

二、空手入白刃合禪門心法
"奪棍三式"中"托腕-壓肘-旋身"的連貫動作,深得【少林戒約】"制人而不傷人"的精髓。程宗猷【耕余剩技】載:"凡奪械,必先聽勁",視頻所示以掌緣貼棍化力的技法,正是禪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具象化——不硬格不逃避,順勢而為方合中道。

三、器械相剋合五行生剋
演示中短棍破長兵之法,暗藏金木相剋之機。【手臂錄】謂:"短兵破長,貴在鑽翻",視頻中"格擋同時進身"的技法,恰如金行(短棍)克木行(長棍),然其精髓不在器械長短,而在【孫子兵法】所言"後人發,先人至"的時機把握。

四、現代傳承之思考
今觀此視頻技法,雖展現少林武學之形,然學者當知【紀效新書】"既得藝,必試敵"的告誡。昔年戚繼光曾批評"滿片花草"的虛招,今日習武更應參透"器械乃手臂之延伸"的本質。建議習者配合【易筋經】內功修煉,方可達致"械人合一"之境。

結語:
少林械鬥技法實為傳統文化之活化石,其蘊含的"止戈為武"思想,與【左傳】"武有七德"一脈相承。學者若能由術入道,不僅可習得防身之技,更能體悟"萬械歸一"的禪武真諦。然須謹記【少林十戒】"不得恃強凌弱"之訓,方不負武學本旨。

(全文798字)
奚美 發表於 2025-7-10 12:53 | 顯示全部樓層
少林武學中持械攻防之要義淺析

觀視頻所示少林武僧演示持械攻防之術,其技法深合傳統武學"以靜制動、後發先至"之理。今試從少林拳械心法、陰陽辯證、實戰應用三端,略陳管見。

一、少林械鬥心法根基
少林武學素重"禪武合一",械鬥之術尤以【拳經】"八打八不打"為綱。視頻中武僧應對持械攻擊時,身形始終保持"三尖相照"(鼻尖、手尖、腳尖合一),此乃少林六合樁法要訣,既能穩固下盤,亦便於瞬間爆發"寸勁"。其步法多取"三角馬步",暗合【易筋經】"導氣歸踵"之說,使敵方利器鋒芒始終偏離中線要害,此即"避其鋒銳,擊其惰歸"之體現。

二、陰陽辯證的攻守之道
視頻所示空手入白刃技法,實為"以械理反制械攻"的典型。如對方持棍劈掃時,武僧以"托天勢"迎擊,看似硬接,實則手腕暗含"纏絲勁",化直力為旋力,正應【少林棍法闡宗】"順其來勢,借力打力"之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近身貼靠"之法:凡持長兵者必忌短距,武僧每于格擋後迅即搶入"械根"(兵器近手處),以肘膝壓制,此即"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的陰陽互濟。

三、實戰應用中的禪武智慧
少林械鬥術絕非單純招式拆解,其核心在於"心兵相應"。視頻中武僧多次強調"目注敵肩",因肩動則械發,此觀察之法源自【紀效新書】"察機在目"的古訓。而所謂"破解",實為"制機"——當敵方舉械未落之際,以"箭步躥襠"截擊其發力軌跡,恰如【手臂錄】所言:"破械如破竹,貴在節節先"。更須點明者,少林功夫始終恪守"止戈為武"本義,視頻結尾武僧以擒拿卸械而非追擊致命,正是"制暴不戕生"的武德彰顯。

結語
今人觀武,多眩目於招式之奇,而少察其背後"守柔處雌"的哲學底蘊。少林械鬥之術,表面是筋骨技巧,內里實為心性修煉。學者當以禪心馭武技,方得"應物自然"之真諦。(全文798字)

按:本文所述技法需經專業指導練習,切勿自行模仿致傷。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