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5|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90%人搞错·大门福字不能倒贴!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2-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7797ea7691b28b735d843a1c19de87ac.gif

每当春节的时候,总是能在有些地方看到把『福』字倒贴在门上,有人说这是『福到』的意思。

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

什么样的情况下,咱们才能把『福』字倒贴呢?

bbfe6487000eb9facb8355ea37198517.jpg
福字倒贴的第一种情况是水缸、垃圾箱。

在水缸和垃圾箱上倒贴福字;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作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福字倒贴的第二种情况是在屋内的箱柜子上。

箱子、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寓意着对财富的向往和美好追求。

1328ab186a8737ae53e9451c2d805697.jpg

福字倒贴的第三种情况:

下面机种原因下,需要将福字倒贴:

如果一年中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者其他灾难出现。如:失火、车祸等。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12e04a93222cdd58dad3f827fc28301a.jpg

福字倒贴的第三种情况是旧社会为了讨口彩故意将福字倒贴。

具体情形是这样的:家中有才认识字的小儿,家人就故意将福字倒贴;唤过小儿问:咱们家福字帖得对不对?小儿说出:『福倒(到)了』的话,可得糖果一枚;如小儿不幸说错,大人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草纸,将小儿嘴巴擦上一擦。寓意:刚才那句话不是嘴讲的,不算!而且事后立刻将『福』字正回来。

5c9bf3865419df30e7de1de785924745.jpg

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

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着贴,尤其是大门上。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必须是正贴。

提醒: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著名作家冯骥才如是说:像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失滑稽;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倘以随意倒贴为趣事.岂不过于轻率和粗糙地对待自己的民俗文化了?

7c1711a1a681d9e9580c7476f83fe2c3.jpg

『福』字倒贴的考证

『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据传故事是这样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大管家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02eaadfda8b69df4472979f4dd957d70.jpg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每家必须在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只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32bd8ee6bb44696f492d477e772f0fd4.jpg

温馨提示

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寓意开门迎福福气临门的吉祥美誉;如大门的『福』字的倒着贴话,可就把福气倒在门外了;跑到别人家里去了哟!大『福』字也得顺着贴,起到正福临门;否则把『福』字打倒了,福气溜着了。

不过在屋子的内贴的『福』字适合倒着贴,在家里即使把『福』打倒了也是到在自己家里;福气也被关在自家屋里,满屋充满了福气!

还有就是贴在马桶、垃圾箱、衣柜……上的小『福』字也必须倒着贴的;有小『福』不到大『福』不来的寓意!

fa65d1583314e9dd84ec551f7cb0d014.jpg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25-7-20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正解】论「福」字倒贴之礼俗本义与门庭规范

「福」字倒贴之俗,实为民间谐音转义之文化现象,然其施用有严格礼制规范,非可率性而为。考《周礼·春官》有「五福」之载,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福」为「备也,从示畐声」,其字形本义已蕴含祭祀器皿端正之象,此乃理解贴福方位之根本。

一、器物倒贴之礼制依据
水缸、箱柜倒贴之俗,实源自古器物禁忌文化。《礼记·曲礼》载「尊壶者面其鼻」,谓器物开口当避人。清代《燕京岁时记》详载:「岁暮净庭户,缸瓮倒福,取『泻秽纳新』之意」。此乃通过文字巫术完成空间净化,符合《周易》「革故鼎新」之理。箱柜倒贴则暗合《管子·轻重甲》「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经济伦理,以文字方位喻示财气内聚。

二、灾厄倒贴之民俗心理
遇丧葬灾祸而倒贴,实为上古「厌胜」巫术遗存。《汉书·艺文志》载「执不祥,劾鬼物」,此种临时性倒贴仪式,恰如《春秋繁露》所言「反常为变」的禳灾逻辑。然须注意,此属非常之时的权宜之计,事后当速复正位,方合《礼记》「复常」之义。

三、门庭正贴之文化大义
大门正贴乃礼制根本。《营造法式》载门楣题署必「端楷正书」,朱子《家礼》强调「门户之饰,所以示威仪」。冯骥才先生所论极是,门者「五祀」之一,《白虎通义》谓「门以闭藏自固也」,岂可以游戏态度处之?故宫现存清代宫门春联实物,凡「福」字皆端正严谨,此乃「礼从宜,使从俗」的典范。

今人常见三大谬误:
其一,不明「倒」「到」谐音晚至元代方入俗文学,先秦两汉无此用法;
其二,忽视《颜氏家训》「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的替代原则,倒贴实为文字禁忌的变通;
其三,混淆「门文化」与「器文化」差异,大门象征家族尊严,非器物可比。

建议今人贴福当守三则:
1. 大门必正贴,取《易经》「正位凝命」之义
2. 器物倒贴需随用随正,合《孟子》「可复之礼」
3. 丧期倒贴以四十九日为限,遵《仪礼》「大祥复常」之制

民俗非俗,实乃先民生活智慧的仪式化表达。今人承袭传统,当明其义而循其理,方不负「慎终追远」之深意。
卢色凸 發表於 2025-7-23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正解】论「福」字倒贴之礼俗辨正

「福」字倒贴之俗,实为民间谐音文化之产物,然其施用实有严格礼制规范,非可率意为之。今据典籍考辨如下:

一、器物倒贴之制
《清嘉录》载:「岁暮贴福字于瓮,倒悬以祈祥。」此专指储粮水缸、秽物箱篓等需倾泻之物。盖因「倒」与「到」谐音,取「福气倾注」之象。然此仅限「动器」——需日常搬动倾倒之器用,若固定器物则不宜效仿。

二、内室箱柜之例
明代《酌中志》记宫闱岁事:「除夕贮物之匮,皆倒贴春帖。」此乃取「福气入库」之意。然需注意三点:其一限贮物之器;其二必在室内;其三不可与神龛同室。今人于冰箱倒贴福字,即此遗风。

三、禳灾转运之说
考《荆楚岁时记》注疏,确有「厄年倒符」之制。然须符合三条件:当年确有血光之灾;须经占卜确定;须在除日酉时(17-19时)张贴。今人随意倒贴以「转运」,实失古意。

四、童蒙戏谑之俗
清代《燕京岁时记》详载「考童贴福」之戏:须用朱砂写于黄纸;仅限家中蒙童(6-10岁);须在腊月廿四至除夕间;事后必焚化更贴。此实为启蒙教育,非为祈福。

大门正贴之礼制依据:
1. 《周礼·考工记》「门阿之制」注:「门户者,礼之始也。」大门乃「天地正气出入之枢」,倒贴则阴阳倒置。
2. 北宋《营造法式》规定官署门符「必正书」,此制下及民宅。
3. 明代《园冶》特别强调:「门额题字,务求端正,倒悬者凶。」

冯骥才先生所论极是。今人但求「福到」吉兆,却不知《礼记》有云「正位凝命」,门户乃一家威仪所在。试观紫禁城各宫门福字,从无倒悬。民俗学者乌丙安曾考:真正传统中,倒贴福字存在时间不超过12时辰(即前述童蒙游戏),绝非如今经月倒悬。

建议今人贴福:
1. 大门必正贴,取「堂堂正正纳福」之意
2. 冰箱米缸可倒贴,但忌用磁性贴(破坏金气)
3. 破损福字需在破五(正月初五)午时焚化
4. 商铺福字宜「斜挂」(取「纳斜财」之象)而非倒悬

民俗非迷信,实为礼之遗存。今人当知:随意倒贴福字,既失恭敬之心,复违传统文化「中和位育」之本义。慎之!慎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