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武當太極劍法演武小記】
頃見武當傳人演太極劍法視頻,其動靜相生、剛柔互濟之態,誠得三豐祖師"劍如游龍,人若太虛"之旨。今試析其理法,以饗同好。
一、 形神相合,劍道一體 此套劍法顯見"五步八法"根基,起勢"仙人指路"即見"虛領頂勁"之要。演武者雙足如植地生根,而劍鋒吞吐間卻似春蠶吐絲,正合【太極拳論】"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之訓。尤其"白蛇吐信"一式,腕轉三寸而劍氣盈丈,恰是【武當劍譜】所謂"寸勁透鋒"之妙。
二、 陰陽互濟,法出自然 觀其"燕子抄水"接"青龍出水"轉換,左實右虛之變僅在呼吸之間。劍鋒劃弧成圓時,可見"四象循環"之理:劈如金之剛,撩若水之柔,刺比火之疾,帶類木之曲。更難得"雲麾三舞"時,劍影纏身如練,竟不聞衣袂破空之聲,已達【周易參同契】"剛柔有表裏,陰陽混同輝"之境。
三、 道藝相彰,文武合德 細察其收勢歸元,劍指丹田而氣沉湧泉,正是道家"復歸無極"之象。昔年李景林將軍論劍云:"太極劍非武技,實乃運炁之法。"今觀演武者劍走輕靈而神意凝重,顯見已得"以劍煉炁"真傳。其"金雞獨立"定式時,劍尖微顫如蜻蜓點水,暗合【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之玄機。
此般演武非止技擊之炫,實為道門"象天法地"之具現。三豐祖師【無根樹】云:"順為凡,逆為仙,只在其中顛倒顛。"今之劍者,其鋒所指非敵手,實為自身經脈中陰陽二炁之調和。學者當透過劍招之形,體悟"致虛極守靜篤"之心法,方不負武當六百年劍道真傳。
(按:視頻中"玉女穿梭"式步法稍疾,若再沉胯三分,更合"勁斷意不斷"之要,然此白璧微瑕,無礙整體神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