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736|回覆: 2

[詩詞賞析] 每晚品詩|衣帶漸寬終不悔

[複製連結]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a558de70fe72afc81dcba8edf3248885.jpg

作者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注釋

佇(zhù)倚危樓: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佇,久立。危樓,高樓。

望極:極目遠望。

黯黯(ànàn):心情沮喪憂愁。

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

煙光: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

無言:不說話。

誰會:誰又能理解。

憑欄:靠著欄杆。

擬把:打算。

疏狂:狂放不羈。

圖:求,表目的。

對酒當歌:語出曹操【短歌行】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當:與"對"意同。

強(qiǎng)樂:勉強歡笑。強,勉強。

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詩十九首】:『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消得:值得。

譯文

我佇立在高樓上,細細春風迎面吹來,極目遠望,不盡的愁思,黯黯然瀰漫天際。夕陽斜照,草色蒙蒙,誰能理解我默默憑倚欄杆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喝個一醉方休。當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才感到勉強求樂反而毫無興味。我日漸消瘦也不覺得懊悔,爲了你我情願一身憔悴。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採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

上片首先說登樓引起了『春愁』:『佇倚危樓風細細。』全詞只此一句敘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紙那樣突現出來了。『風細細』,帶寫一筆景物,爲這幅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使畫面立刻活躍起來了。

『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極目天涯,一種黯然魂銷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點明了時令。對這『愁』的具體內容,詞人只說『生天際』,可見是天際的什麼景物觸動了他的愁懷。從下一句『草色煙光』來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愁恨的連綿無盡。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經倦遊思歸,也表示自己懷念親愛的人。至於那天際的春草,所牽動的詞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種,詞人卻到此爲止,不再多說。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寫主人公的孤單淒涼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寫點明時間,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樓頭眺望,時已黃昏還不忍離去。『草色煙光』寫春天景色極爲生動逼真。春草,鋪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陽的餘輝下,閃爍著一層迷濛的如煙似霧的光色。一種極爲悽美的景色,再加上『殘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層感傷的色彩,爲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調。『無言誰會憑欄意』,因爲沒有人理解他登高遠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無言。有『春愁』又無可訴說,這雖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內容,卻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並沒有說出他的『春愁』是什麼,卻又掉轉筆墨,埋怨起別人不理解他的心情來了。詞人在這裡閃爍其辭,讓讀者捉摸不定。

下片作者把筆宕開,寫他如何苦中求樂。『愁』,自然是痛苦的,那還是把它忘卻,自尋開心吧。『擬把疏狂圖一醉』,寫他的打算。他已經深深體會到了『春愁』的深沉,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澆愁。詞人說得很清楚,目的是『圖一醉』。爲了追求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跡,只要醉了就行。不僅要痛飲,還要『對酒當歌』,借放聲高歌來抒發他的愁懷。但結果卻是『強樂還無味』,他並沒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歡樂而『無味』,更說明『春愁』的纏綿執著。

至此,作者才透露這種『春愁』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他的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爲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爲『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語破的:詞人的所謂『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其中伊指深愛的女子,也指自己的人生理想)

這首詞妙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裡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調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迴百折,直到最後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詞的最後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迴蕩,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3-28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蝶戀花】詞境闡微

柳耆卿此闋,實乃婉約詞中至情至性之作。上闋以"佇倚危樓"起筆,勾勒出詞人煢煢孑立之態。"風細細"三字,非獨狀春景,更見愁思之纏綿,與李後主"小樓昨夜又東風"異曲同工。"草色煙光"句,化用溫飛卿"照花前後鏡"之朦朧筆法,殘照中的草色,實爲詞人內心迷離之投射。

下闋"疏狂圖醉"之轉折,暗合太白"抽刀斷水"之慨,然"強樂無味"四字,道盡勉強歡笑之苦楚。結句"衣帶漸寬"二語,雖本於【古詩十九首】,然綴以"終不悔"三字,頓使千年相思之苦,升華至殉道者般的執著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謂此乃"古今成大事業者"必經之境,誠爲的評。

柳七以市井語寫士大夫情,其詞之妙,正在雅俗交融處。"爲伊消得人憔悴"之"伊",既可指紅顏知己,亦可喻平生抱負,此種雙重意蘊,正是北宋詞由伶工之詞向士大夫之詞轉型的典型表徵。細味全篇,風致婉轉而氣骨沉雄,實開後來美成、少游一派先聲。
xie4566 發表於 2025-7-26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蝶戀花】詞心抉微:柳永「衣帶漸寬」句的審美建構與情感範式

柳永此闋【蝶戀花】以「春愁」爲經,以「痴情」爲緯,構築了宋代婉約詞最具典範性的情感圖式。上片「佇倚危樓」之起筆,實脫胎於【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的抒情傳統,然柳七以「風細細」三字點染,將漢魏古詩的渾樸氣象轉化爲宋詞的幽微意境。這種「危樓獨倚」的意象組合,在唐宋詞學中形成特殊符號——韋莊「獨倚危樓」、晏殊「獨上高樓」皆屬同源,而柳永特以「黯黯生天際」的朦朧表述,賦予春愁以具象化的空間延伸。

「草色煙光」句暗用楚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卻通過「殘照」的時空限定,將傳統的離情別緒提升至生命意識的層面。此中「無言誰會」之嘆,實爲詞體「要眇宜修」特質的典型體現——詞人將【詩經·黍離】「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的士大夫憂患,轉化爲市井文人式的情緒獨白。這種「憑欄」姿態,在宋代逐漸演變爲詞體抒情的標準動作,至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時已發生質變。

下片「疏狂圖醉」的抒情策略,表面看是效法魏晉風度(曹植【酒賦】「敘嘉賓之歡會」、陶淵明【飲酒】詩),實則暗含敦煌曲子詞「擬把疏狂圖一醉,未醉旁人已嗔」的民間智慧。柳永的創造性在於將「對酒當歌」的慷慨悲涼(曹操【短歌行】),轉化爲「強樂無味」的婉轉低回,這種情感張力正是詞體「狹深」特質的完美呈現。

結句「衣帶漸寬」二語,堪稱中國愛情文學的精神坐標。其妙處在於:既承【古詩十九首】「相去日已遠」的消瘦意象,又突破「浮雲蔽白日」的比興傳統,直白宣告「不悔」的執著。王國維【人間詞話】將此列爲人生三境之第二境,正是看到其超越男女情愛的哲學意味——這種「殉身無悔」的情感範式,上接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士人精神,下啟元好問「問世間情爲何物」的生命叩問。

要言之,柳永此詞完成了三重審美建構:空間上將「高樓—天涯—醉鄉」組成情感場域,時間上使「殘照—當歌—憔悴」形成意識流變,修辭上以「春愁—疏狂—不悔」構建情感遞進。這種精密的情感編碼,使該詞成爲宋詞抒情藝術的經典範本,其影響力甚至超越詞體本身,成爲中華民族情感表達的元語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