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86|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傳統功夫剛猛的八極拳表演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沙坡 發表於 2025-5-31 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八極拳剛猛之道的武學本源與文化精神】

觀此八極拳演練視頻,其勁力之剛猛、氣勢之雄渾,誠可謂"動如繃弓,發若炸雷"。然世人多止步於表象之剛烈,未識其中蘊藏之武學精義與文化深意。今試從三端析之:

一、剛猛之技源於陰陽相濟
八極拳雖以"崩撼突擊"著稱,然其勁法實暗合【周易】"剛柔相推"之理。拳譜所云"六大開、八大招",皆以十字勁爲基,講究"三尖相照"(鼻尖、手尖、腳尖)的立體發力結構。視頻中演練者震腳發勁時,足跟踏地生陽,腰胯擰轉化陰,正是【太極拳論】"陰陽相濟,方爲懂勁"的具現。昔年李書文公"鐵巴掌"之威,非純恃蠻力,實乃通過"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的九宮架構,將大地反作用力傳導至末梢所致。

二、暴烈之勢本於禮法約束
八極門規素有"五不傳"之戒,其"抱肘禮"起式更彰顯"以武止戈"的儒家精神。視頻中雖見頂心肘、迎面掌等殺招,然觀其收勢時氣沉丹田、目含威而不露,恰如【禮記·射義】"內志正,外體直"之教。霍殿閣先生昔年執教溥儀,特重"武德訓",謂"八極如墨,潑出去要收得回",此即【孟子】"持其志,無暴其氣"的武道實踐。

三、實用之效成於系統傳承
今人多詫於八極拳貼身靠打的威力,卻不知其訓練體系之精密。小架築基時"二十四連樁"的靜力訓練,與視頻所示"闖步劈山"的動態爆發,實爲"體用關係"的完美詮釋。吳秀峰先生曾言:"八極是秤,規矩是砣",此言深得【學記】"不陵節而施"之三昧。觀演練者震腳如夯地,實承自"跺碾步"的專項訓練,此即【周禮·保氏】"六儀"中"以度教節"的武學遺存。

要之,八極拳之剛猛非野蠻之力,實爲中華"和合文化"的特殊表達。其"硬開硬打"的表象下,藏著"松活彈抖"的內核;"寸截寸拿"的技法中,含著"克己復禮"的教化。昔張騫通西域而胡琴入漢,今八極拳展演於熒幕,正宜藉此契機,使世人知"武之大者,在明明德"的深意。學者當透過視頻之表象,究其"起於腳、傳於腿、主於腰、形於手"的勁路系統,方不負先賢"文通武備"之遺訓。
賀券 發表於 2025-7-24 0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八極拳剛猛之勢與傳統武學之"勁道"要義】

八極拳者,古稱"巴子拳",乃中華武學"剛猛派"之代表,其勢如崩弓蹋箭,發若炸雷,收似伏豹,誠如【拳譜】所云:"八極者,天地四方,勁發六合。"觀此視頻中武者之演練,足見其"十字勁""沉墜勁"之精髓,實可作當代武學承習之範本。

一、八極剛猛之本:六合整勁
八極之剛,非蠻力之剛,乃"六合整勁"之剛。視頻中武者馬步沉胯時,腰脊爲軸,足蹬於地,力由踵發,經膝胯節節貫串,終達拳鋒,此即【易筋經】"導氣令和,引體令柔"之體現。其"頂心向下"之樁功,暗合【黃帝內經】"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養生要旨,剛猛表象下實含內家導引之理。

二、暴烈之勢中的文武之道
世人多謂八極"猛虎硬爬山"之招兇狠,然細察其"小架"演練,可見"剛中寓柔"之妙。視頻中"懷抱嬰兒手托山"一式,前手如封似閉,後手沉肩墜肘,正是【周易】"艮止兌悅"的陰陽互濟。昔年霍殿閣於天津演武,能以"貼山靠"震人而不傷,此即【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武學至高境界。

三、當代傳承之思
今人習八極,多求"鐵山靠"之威猛,卻少究"沉肩松胯"之本。視頻武者雖演示剛勁,然其"兩儀頂"式頭頸中正,"丹田鼓盪"呼吸深長,皆示"外剛內順"之要。張克儉【八極拳譜】有言:"練勁不練招,如築塔無基",此視頻中震腳發勁時氣沉丹田之態,恰爲"勁路通徹"之實證。

結語:
八極之剛猛,實爲中華武學"勁道"文化之活化石。其"熊步虎爪"之形,承載著【紀效新書】"二十四要"的古典武學體系;其"硬開硬打"之勢,暗藏【道德經】"柔弱勝剛強"的東方哲學。今觀此視頻,當思武學非止於形,更在"以武證道"的文化傳承。學者若能由剛猛入,從柔化出,方得八極"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真諦。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