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65|回復: 2

[武術視頻] 民间回族高手习练民间传统功夫形意拳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长弓射太阳 發表於 2025-7-3 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回族民间形意拳之传承与武学精义》

观此视频所载回族武者演练形意拳,其势如黄河奔涌,其形似大漠孤烟,诚得中华武学三昧。今试从国学视角,析其拳理文脉。

一、形意拳与伊斯兰文化之会通
形意拳"象形取意"之理,与伊斯兰哲学"以形见真"(شهود)之道暗合。视频中武者起手式"鹰捉"之凌厉,既合《周易》"刚健中正"之训,亦应《古兰经》"你当为正义而奋斗"(22:78)之诫。回族武者以"汤瓶功"筑基,其沉肩坠肘之态,恰是阿拉伯书法中"库法体"的武学显化——刚劲处如刀劈斧斫,圆转处似新月含光。

二、五行拳法中的文化交融
劈拳似金,钻拳似水,崩拳似木,炮拳似火,横拳似土。视频中武者演练崩拳时"脚踏中门"之势,既守中原武术"中正安舒"之要,复显西域刀法"直进无回"之勇。其呼吸吐纳间"哼哈"二气,非惟道家导引之术,实含波斯苏菲派"Zikr"(记主)呼吸法之遗韵。昔年查拳大家常振芳演武,亦见此等文化交融之妙。

三、三体式中的天人观照
观其桩功,前脚抓地如"克尔白"之固,后腿微曲若"新月"之悬,此中暗藏"两弓一弦"(两腿为弓,脊柱为弦)的力学奥义。更可贵者,其眼神随拳势流转,恰似《黄帝内经》"目为心使"与伊斯兰医学"光之凝视"(Nazar)理论的武学实践。

四、非遗传承的当代启示
此视频可贵处,在于展现未经竞技武术改造的民间原生态。武者转掌如捻泰斯比哈(تسبيح),震脚似赞圣之节,此非简单动作组合,实为"以武近主"的身体修行。当代武术传承当以此为鉴:马凤图先生创编"通备劲"时,亦强调"武艺不离心法,心法不离信仰"。

结语
回族形意拳犹如活态典籍,其拳谱即是用身体书写的《天方性理》。所谓"形断意连,势尽神在",正是中华武学"内外兼修"与伊斯兰"身心合一"理念的完美交融。学者若能由此视频参悟"一拳一世界,一式一乾坤"的深意,方不负武者数十年寒暑之功。

(全文798字)
古筝 發表於 2025-7-12 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回族民间形意拳之传承与武学精义》

观此视频所载回族武者习练形意拳之姿,其劲力沉雄、形神兼备,诚得传统武学三昧。形意拳作为内家拳法要脉,自清季李洛能祖师立派以来,讲究"六合为法,五行作势",今见民间犹存此等真传,实乃中华武学之幸。今试从三端析之:

一、 回汉交融的武学传承
回族武术素有"查滑弹腿"等独门技艺,而视频中武者将伊斯兰文化中"净心守一"的修持理念,与形意拳"心与意合"的要诀相融通。其起式"三体势"含胸拔背之际,显见西域刀术挺拔之势;劈拳如斧、崩拳似箭,又暗合中原"五行生克"之道。此正《拳经》所言"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之妙,可见民族文化交融之深。

二、 形意真传的功法特征
细察其演练:
1. 桩功沉实:鸡形步四平八稳,足见"消息全凭后脚蹬"的根基
2. 发劲通透:钻拳翻浪之际,腰胯如磨盘扭转,正是"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3. 呼吸合度:每式收放皆伴丹田鼓荡,暗合"心气一发,四肢皆动"的古训
尤可贵者,其"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刚猛中,仍保"拳打三节不见形"的含蓄,深得郭云深"半步崩拳"真意。

三、 民间传承的当代启示
此案例可证:
• 活态传承:非套路展演,而是"打练结合"的实用技艺
• 因材施教:根据回族武者体格特点强化崩炮二拳训练
• 武德涵养:每次收势必先沉肩坠肘,体现"持满戒斗"的武学伦理

昔年孙禄堂先生有言:"拳术之道,贵在得中。"今观此回族同修之艺,其严守"起钻落翻"法度而不失本民族英武之气,恰是中华武术"和而不同"的生动体现。倘能以此等民间真传为镜,或可矫正当代武术"重形失意"之弊,使形意拳"养练一体"的传统永续薪火。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