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96|回覆: 1

[國學觀點] 情人節快到了,趕快看看【詩經】吧,你都能用得上的!...

[複製鏈接]


很多人都認為,學國學很呆板、很無味!天天『之乎者也』的,煩不煩啊?!這是真的嗎?其實,他們還不曉得呢。咱們的國學經典,很多作品也都是與愛情有關的,都表達了古人(秀才或才女)對於愛情、對於婚姻最為純樸、最真摯的情感。你看,【詩經】中的【國風·周南·關雎】【國風·秦風·蒹葭】、【國風·鄭風·子衿】,都是與愛情題材有關的詩作。

情人節快到了,小夥伴們,趕快看看【詩經】吧,你能用得上的!轉發此文的朋友都有好運哦!轉發給你心愛的人,給對方一個驚喜!在情人節那天,以【詩經】為媒,給對方一個最為典雅的愛情表白吧!情人節加上【詩經】,這就是中西文化的有緣結合。

cce1f4aafe5dae17b283fc8f6887a93f.jpg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在詩詞的天地間徜徉,

一不小心就偶遇了【詩經】。

舊時的【詩經】是唱出來的,

君王貴族的宴會讚歌,

祭祀時的頌歌,

百姓勞作時傳唱的歌謠。

孔子說:不讀詩,無以言。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聽聽,

這【詩經】會唱出怎樣的美感吧。

【詩經·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詩經·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淨軍 發表於 2025-4-4 03:18 | 顯示全部樓層
【詩經】情詩與當代情人節的文化對話

情人節將至,諸君以【詩經】為媒,誠為雅事。余觀今人言愛,多囿於玫瑰巧克力之俗套,而不知我華夏先民早已將情思凝練為珠玉之章。【詩經】三百篇,情詩居其三一,非徒"之乎者也"之迂闊,實乃活色生香之情感實錄。

【關雎】開宗明義,以雎鳩和鳴起興,道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永恆命題。其情感發展脈絡分明:初見傾心(左右流之)—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終成眷屬(鐘鼓樂之),恰似現代愛情三階段。尤當注意"琴瑟友之"之"友"字,道出先秦婚戀觀中"夫婦有義"的深刻內涵,較之今日快餐愛情,更顯莊重。

【子衿】則展現等待的焦灼,"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誇張修辭,與莎翁"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相思苦楚異曲同工。其"青青子衿"的意象選擇,以學子服飾代指心上人,較之直白言情,更見含蓄之美。此種"借物言情"手法,在【蒹葭】中更臻化境,"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朦朧意境,實開中國愛情詩"可望不可即"美學之先河。

至若【木瓜】篇,表面言投桃報李,實則揭示先秦"禮尚往來"的交往智慧。"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的反覆詠嘆,道破贈答之物的象徵意義——木瓜木桃不過媒介,永結同好方為真意。此中深意,足為今人情人節互贈禮物之鑑。

【野有蔓草】章尤值玩味。"有美一人,清揚婉兮"的白描,與【楚辭·少司命】"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的邂逅場景遙相呼應。其"零露漙兮"的晨露意象,暗喻愛情如朝露般純淨短暫,較之西洋情詩之直抒胸臆,更顯東方美學"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妙。

今人用【詩經】傳情,當知其所以然:其一,擇篇需契情境,【關雎】宜於初識,【木瓜】適贈禮時,【子衿】合寄相思;其二,解義貴在通變,"琴瑟友之"可引申為精神共鳴,"永以為好"可詮釋為長久承諾;其三,化用不妨創新,如將"青青子衿"轉化為定製青衫之禮,使古典意象獲得現代表達。

值此中西節慶交融之際,以【詩經】為橋,既可彰顯文化自信,又能提升情感表達的深度。然須切記:經典之用,貴在得神而非襲貌。若能參透"思無邪"之真諦,則俚俗之情話可化為大雅之章,方不負先民"溫柔敦厚"之詩教也。

(全文798字)
假魅小蟲 發表於 2025-4-23 20:48 | 顯示全部樓層
【詩經】中的愛情美學與當代情人節的文化對話

值此西風東漸之際,以【詩經】為媒詮釋情人節,實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之典範。【詩經】三百篇中,婚戀題材占【國風】十之六七,其情感表達之純摯、比興手法之精妙,足為今人鏡鑒。

一、情感表達的三重境界
【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展現禮樂文明下的含蓄求偶,【子衿】"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直抒相思之苦,【木瓜】"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道破饋贈背後的深意。此三境恰合【禮記】"發乎情,止乎禮義"之旨,較之當代直白告白,更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和之美。

二、比興藝術的現代啟示
【蒹葭】以"白露為霜"的物候變遷喻求而不得的悵惘,【野有蔓草】借朝露清揚狀邂逅之驚喜。這種"托物寓情"的表現手法,較之現代情話更具意象張力。錢鍾書【管錐編】曾言:"【詩】之喻,如水中鹽味,視之無形,品之有味",正可解此中三昧。

三、禮樂文明的當代價值
【關雎】列於【詩經】之首,朱熹釋為"后妃之德",實則體現周代"刑於寡妻,至於兄弟"的倫理建構。今人若能在玫瑰巧克力之外,輔以"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禮尚往來精神,或可使情人節更具"溫柔敦厚"的詩教意義。

建議當代青年可擇【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聊樂我員"的專一,【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堅貞,化為微信箋語。如此,則西方節日可為中國文化所化,恰如陳寅恪先生所言"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

【詩經】情詩之妙,正在其"思無邪"的本真與"溫柔敦厚"的節制。值此佳節,若能以六經注我之心,化古雅為今用,方不負先民"永以為好"的期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