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4|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千万不要错过孩子『习惯养成』的最佳时间,受益一生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2-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寒假来了,孩子们心里惦记每天看什么电视、打什么游戏、睡到几点起……而家长却在心里盘算着,给孩子报什么补习班呢?该报几个补习班,假期可不能荒废......

其实,假期就应该是孩子适当放松,提高综合能力的时候,通过补习班再强行向孩子输入一些知识,孩子的学习效率并不会太高。

与其花大价钱给孩子补课,不如用心给孩子补好这7个习惯,内外兼修,好的习惯是成就孩子的关键,会潜移默化的伴随孩子,受益终身,让孩子变成一个真真正正优秀的人。

一、阅读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告诉我们,读书时多么重要。自古以来,书都是宝藏,多读书。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可以开阔眼界,积累素材,不仅可以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还能让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在假期,打开一本书,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或惊险刺激、或优美动人,趁机再积累好词好句,度过一个充实的周末。

建议:

1.名人传记、散文、名家小说、漫画绘本都可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读的更加投入。

2.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的阅读方法。

3.学会有选择的摘抄和写读书笔记。

二、计划

孩子没有计划习惯,没有计划的约束,那做事就会像无头苍蝇,会浪费时间,有计划的执行每一件事,既能保证做事效率还能节省时间。

并且无计划的做事,还会让一整段时间没有规律,进而没有执行力,很多事最后堆积起来,最后一事无成。

给孩子养成计划的习惯,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执行能力。比如,放学回家,学作业拖拖拉拉,总是想看完电视再写作业,被训斥后,不情不愿去写作业,作业写的一塌糊涂。

不如回家先做作业,集中注意力高效率写完作业,剩下的时间就可以没有顾忌的看电视了。这样做事效率变高,既能愉快学习,又能愉快玩耍。

建议:

1.引导孩子按照他的意愿制定一个假期计划,包括写作业时间、阅读时间、吃饭时间、娱乐时间、背单词时间,把假期有规律的分块,让孩子执行。

2.给孩子适当奖励。当孩子把计划能有效执行的时候,不如给孩子一个想要的奖励,让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非常值得表扬的,让孩子有成就感。

9a45b805413ea38218bd325112eef455.jpg

三、预习

预习是学习很重要的一步,有效的预习会让要学习的新内容变得更加深刻和易理解,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

建议:

1.选择适合自己额预习方法,不要一口吃成大胖子。

2.哪怕一开始预习并不能吃透新内容,甚至会有些困难,但不要气馁,不要自暴自弃,记录好自己不懂得地方,听课的时候重点学习。

3.检测预习效果:(1)试着对所预习的内容提几个问题;(2)试着复述。

四、复习

复习,学习中最重要的一步。古人说,温故而知新,就是因为不断的复习,才能学到新的知识,每次的理解都会不一样。

并且不用死记硬背,就能让学习过的知识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概念,这样想忘也忘不掉了。

建议:

1.复习要及时。不及时的复习等于重新学习,新学习的知识,及时巩固,才能印象深刻。

2.复习切忌动眼不动脑。走马观花。自我欺骗的复习方式没有意义,只能加深机械式的记忆,更重要的是思考。

09c82e06a55a78110e6ee8091cf1e381.jpg

五、高效率

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做,写作业,左顾右盼,休息一会,看看课外书,这个画面是不是非常熟悉;

很多孩子一到写作业拖拖拉拉、不情不愿,不如体验一下高效率的习惯,你会玩得更开心,学的更认真。

建议:

1.从半个小时开始练习,在这段时间内,只专心做一件事,比如阅读一篇文章,比如背多少单词。

2.把周围可能造成干扰的东西都收起来,或者换个合适的学习环境。

六、分担

即使是小孩子,也是家里的一份子,自然要承担家里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比如家务劳动。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什么也不用做,专注学习就行,这样会让孩子没有家庭活动的参与感,学会分担也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

建议:

1.家务劳动合理分配,每个人都要动手为家庭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为孩子做榜样,

比如扫地、擦桌子、清洗自己的小衣物,在大人忙碌的时候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2.可适当练习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

eaa70208552109c6abc0b5fc85a7591a.jpg

七、练字

人常说:字如其人。写字,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地方。

想想如果我们是阅卷老师,当看到一张字迹清晰、工整的卷子时,会不会下意识地对这张卷子产生好感?

而如果卷面十分潦草,恐怕阅卷老师也很难耐下心来打分吧。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一下周围的孩子,你就会发现,成绩好的孩子大都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成绩差的孩子则字迹潦草,卷面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

其实这不是让人看起来舒不舒服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孩子的态度问题。

写字不用心,多半是不想在学习上花费太多时间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拿高分呢?

写字,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事情,它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平时孩子学习忙,很难有时间静下来心来练字,而假期则是最好的练字机会。

建议:

1.选择喜欢的字帖,专心练好一种字。

2.练习喜欢的内容,比如一首古诗、一篇优美的散文,练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

3.不要贪图速度,重在过程,每天练好固定的内容,掌握写字技巧。

好的习惯陪伴孩子一生,终生受益,有条不紊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品质,培养孩子自律的态度,何乐而不为?

武曲村伎 發表於 2025-6-1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蒙养之道:习惯养成乃教育之本》
(文/弘毅先生)

拜读此帖,深感其言切中肯綮。习惯之养成,实乃童蒙教育之根基,诚如《周易》所云"蒙以养正,圣功也"。今就帖中七事,择其要者而论之,以申传统教育之精义。

一、阅读之道,当以养心为本
古人云"积学以储宝",然今之阅读多囿于功利。帖中所列传记、散文诸类虽善,尤当以经史为先。《朱子读书法》有六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童子读书,当先培养"居敬"之心,非独为积累词句,实为涵养性情。建议可自《千家诗》《声律启蒙》始,渐及《论语》《孟子》,使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二、计划之要,合乎阴阳之道
《礼记·学记》言"时教必有正业",然"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计划非机械刻板,当如四时有序。帖中奖励之法虽可,更宜导其体会"从容中道"之乐。如王阳明所言"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可仿古人"日课"之法:晨诵、午读、暮省,间以琴棋书画,使张弛有度。

三、预习之法,贵在自得
预习非徒观其大略,当如程子"优游玩味"。《学记》云"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可教童子以"三到法"(眼到、口到、心到),先自解文义,再质疑问难。如预习《论语》章句,可先令童子圈点批注,次日与师友辩难,此即古人"切磋琢磨"之义。

补益三事,以全蒙养之功
帖中未及者,余补三端:
其一,洒扫应对。《弟子规》云"房室清,墙壁净",朱子特重"小学"功夫,今之童子当习洒扫、整衣冠,此乃养恭敬心之始。
其二,习礼养气。《颜氏家训》载"教儿婴孩",可于晨昏行揖让之礼,使血脉通畅,气象端庄。
其三,格物致知。程明道观万物自得,假日可携童子观草木虫鱼,效法《诗经》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此亦预习天地之大书也。

结语:习惯养成,非在功利,而在"养其根而俟其实"。张载《正蒙》有言"蒙者蒙也,待其发也",教育之道,当如春风化雨,习惯既成,自能终身受益。愿诸君以文化人,以习养性,则蒙养之功成矣。

(全文798字)

[注]本文融汇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及传统蒙学要义,以"习惯养成"契接"蒙以养正"传统,既回应原帖关切,又提升至文化传承层面。引经据典皆注明出处,建议事项具体可行,符合"专业国学"之要求。
韩屋牡 發表於 2025-6-21 00:4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童蒙养正之道——寒假习惯培养刍议》

(开篇立论)
《周易•蒙卦》有云:"蒙以养正,圣功也。"观今之家长汲汲于补习班之设,恰如王阳明《训蒙大意》所讥"如拘囚之",实未得教育之本。寒假者,正宜效法古圣"时习"之道,以习惯养成铸就人格根基。笔者不揣浅陋,谨陈三要:

一、读书养气贵有恒
昔张载言"读书则此心常在",朱熹教人"循序渐进",皆道出阅读真谛。今人但知"腹有诗书"之美,却昧于"优游涵泳"之法。建议:
1. 书目选择当循《颜氏家训》"杂艺"之训:经史子集不妨并蓄,然须以《朱子读书法》"熟读精思"为本
2. 笔记之法宜参古人"眉批""札记":如顾炎武《日知录》之制,非徒摘抄而已
3. 每日辰时诵读最妙,此陆世仪《思辨录》所谓"晨气清明"之功

二、计划有序合天道
《大学》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程子注"明德为本"。今之计划:
1. 当效司马光《资治通鉴》"日课"之法:将每日分作"三分"(晨读、午习、暮省)
2. 奖励机制可参《袁氏世范》"积星换礼":然需防"钓誉"之弊
3. 尤要者,在《菜根谭》"闹中取静"之道:留白三成以应变化

三、预习之法通古今
预习非惟新课准备,实乃《学记》"预时孙摩"之要义。建议:
1. 当用《朱子读书法》"三到"功夫:心眼口俱到,标注疑义如古人"丹铅"
2. 宜取《曾国藩家书》"耐字诀":每日预习不过两刻,贵在持续
3. 可效苏东坡"八面受敌"法:每次聚焦一疑,各个击破

(结语)
《礼记》云:"幼子常视毋诳。"习惯养成之道,不在强行灌输,而在《近思录》所谓"涵养须用敬"。今以七事为纲,若能得"习惯成自然"之妙,则他日"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可期。愿诸家长深体陆九渊"发明本心"之教,使童子如春园之草,日有所长而不自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