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楷书间架结构百法刍议》
柳诚悬楷法,集欧虞褚陆之精粹,成晚唐瘦硬之极则。其《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二刻,尤见间架结构之妙谛。今观所示百法图例,虽非柳书原迹,然能摄其筋骨,可资初学门径。试析其要旨如下:
一、骨法用笔之辩证 柳体以"颜筋柳骨"著称,其横画起笔多作方切,如"千"字首横,呈"策"势斜切入纸;竖画则取"弩"势,若"中"字悬针,虽细若毫发而力透纸背。此中暗合卫夫人《笔阵图》"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之要义。习者当注意方笔中须含圆转,瘦硬处不失丰润,方得"铁画银钩"之妙。
二、空间布白之玄机 柳字结体尤重"计白当黑",如"国"字外框与内部"或"之关系,外实内虚,形成"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对比。其左右结构字,若"明"字,左"日"右"月"间必留隙地,所谓"潜虚半腹"是也。此等空间意识,实承智永《真草千字文》遗韵。
三、向背呼应之理趣 观"好"字左右相向,"北"字左右相背,皆得顾盼之姿。柳公权深谙"阴阳相生"之道,纵使如"册"字平行多竖,亦通过粗细曲直变化破除板滞。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多本于此。
四、重心调控之秘钥 柳体险中求稳,如"乃"字斜钩纵逸而支点稳固,"母"字多折而重心不坠。其字往往上紧下舒,若"楚"字下部"足"旁舒展,暗合"天覆地载"之理。此等平衡智慧,实为唐楷巅峰造极之体现。
习柳须知:今传百法乃后人归纳,真迹风神须从原碑揣摩。建议取《玄秘塔碑》数字精临,体会"心正笔正"之训。柳书虽以法度森严著称,然其《蒙诏帖》行书又见率真,可知法度之外尤重性情。学者当由法入理,由理入神,方不负诚悬公千年法乳。
(全文共798字) |